近年來天氣極端,
不管是炎炎的夏日,
或是近期襲來的寒流,
都會讓我們依賴電子產品,
來讓環境變的舒適,
日常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
而政府的"回台政策",
更是讓許多台灣企業,
回來台灣進行投資,
廠房、辦公室、營業處......等,
也大大提高工業用電的需求。
臺灣的供電,
是由國營事業"台電"公司壟斷,
而"台汽電" (8926),
就是一家充滿官方色彩的台電子公司,
同時具備"政府特許產業"、
以及"民生必需消費"兩大亮點!
公司本身是怎麼看待後續景氣呢?
讓我們從第三季法說會,
來看公司的未來展望吧!
一、了解公司
台汽電 (8926) 由經濟部主導下,
結合台電、兆豐銀、中華開發,
國內幾家著名機電製造公司,
在 1992 年成立,
並於 2003 年上市,
資本額 58.9 億。
業務與營收組成
主要業務為電業相關領域,
包含發電、工程和投資事業,
其中類別為主要的四大項目:
1.興建電廠、汽電共生廠、再生能源、輸變電工程等業務,
包含規劃、設計、採購、安裝、專案管理等
2.投資電廠、汽電共生廠、再生能源電廠等業務,
目前共經營 15 家轉投資公司。
3.電廠、汽電共生廠、輸變電工程的工程與技術諮詢。
4.新能源(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輸變電統包工程)業務之開發。
主要營收來源為研究諮詢與工程服務,
佔整體營收 72% ,
其他則是銷貨收入 (佔 28%)。
由於汽電共生的發電原料,
主要來自於煤炭、燃油、天然氣或廢棄物,
因此台汽電在也算是受到原物料報價影響,
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景氣循環股"。
(資料來源-台汽電年報)

★警語:
以上只是個人研究記錄,
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