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加權指數在 12 月 12 日大漲 135.65 點,
成交量擴大到 1,508 億,但觀察下跌家數與上漲家數,
上漲家數為 331 家,下跌家數為 435 家,持平家數為 159 家,
其中收紅 K 的家數為 488 家,收黑 K 的家數為 991 家,
如果從漲跌點貢獻來看,12 日大盤上漲的 135 點當中,
台積電(2330)就佔了 110.24 點,
台積下游廠封測大廠日月光亦貢獻了 6.26 點漲點,
排除台積電(2330),多數股民持股在本周表現都不甚理想。
加權指與台積電比較
將加權指走勢與台積電(2330)、上漲家數放在一起比較,
可看出市場過去一年對加權指數的迷思是真的,
這個迷思即為只要台積電(2330)上漲,加權指數就會漲
台積電(2330)下跌,加權指數就會跌,兩者走勢同步,
加權指數與台指期慘遭台積電(2330)綁架,
從線圖來看,如果將價格與名稱遮起來,
幾乎分辨不出哪一個是台積電(2330),哪一個又是加權指,
此外,從上漲家數來看,從 9 月開始,只要加權指數下跌,
必定伴隨著上漲家數的萎縮,也就是說,
在 12 月 12 日之前,只要台積電(2330)上漲,
上漲家數就會上升,只要台積電(2330)下跌,上漲家數就會減少,
12 月 12 日是 9 月以來第一次出現台積電(2330)上漲,上漲家數卻萎縮的狀況。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伴隨台積電走揚的設備族群
喜好操作中小型類股的本土資金,在面對這種狀況時,
出現了三種行為模式:
第一種行為模式就是持股續抱,
從 Q2 開始台股多數股票攻勢猛烈,就算目前行情陷入撲朔迷離,
帳面上依舊是獲利狀態,因此敵不動我不動,
繼續持有觀察行情動向,這也是多數散戶目前的行為模式。
第二種則是覺得指數大漲,上漲家數創低,
如此反常的狀況,必定是大凶之兆,先將持股賣出,
落袋為安,待確定行情依舊是穩紮穩打後再進場也不遲,
這類型的投資人讓中小型類股的賣壓進一步加重。
第三種類型的投資人則是資金效率派,
他們無法忍受資金一動也不動,
隨時都想要擴張報酬率,總是往風險最高的方向移動,
這類型的投資人(也包括部分法人),在台積電(2330)上漲過程中找到新的題材-半導體設備股,
尤其是近幾日報章雜誌紛紛報導台積電(2330)擴大 2020 資本支出,
更讓這一類型的資金蠢蠢欲動,
本文後半段將盤點幾支進期漲幅特別凶猛的台積電(2330)概念股,
但投資人要有一個認知,任何股票在短時間內快速飆漲,
資金面的影響遠大於實質基本面,也就是炒作派投資人要知道自己正在當炒作派,
不要進場的時候是炒作派,擬定出場策略的時候變成基本面派。
1. 弘塑(3131)
弘塑(3131)這支股票,如果是 2012 年以前就在市場打滾的投資人,
大多對他印象深刻,原因無他,
台積電(2330)在 2012 年第一次擴大資本支出,
當年弘塑(3131)在短時間內從 70 - 80 元飆漲到 340 元,
一時之間台積電(2330)資本支出概念股在台股成為顯學,
之後每一次台積電(2330)擴大資本支出,弘塑(3131)都會參與到上漲行情,
但往往是台積電(2330)決定擴大資本支出的當下就會大漲,
而營收與 EPS 開始在財報上顯現後,股價反而開始走弱,
此外,觀察外資買賣超與投信買賣超,
三次台積電(2330)資本支出行情,都可以看到這兩大法人頻繁的進出,
值得一提的是 2012 -2014 年的行情,
當時帶領半導體設備族群大漲的是生產電子光束檢測儀的漢微科,
在 2014 年一舉攻上 2000 元,創下 2400 元天價,
如果不是該公司已被艾司摩爾(ASML)收購,
應該會成為 2019 年底的指標性股票。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當沖張數(比率)是用來判斷股票投機性質的一個指標,
弘塑(3131)從 11 月初開始當沖客就頻繁出沒,
12 月初部分投信為了在作帳行情領先對手,
冒著高風險追高買進,原先當沖的力道搭配投信的力量,
讓股價出現連續漲停的走勢。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