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彭博(Bloomberg)日前報導,台北股市過去一個月漲幅達 4.89%,
在亞洲股市高居漲幅第一名,暴漲行情主要由半導體族群帶動,
其中佔台股市值權重已達 22% 的權王台積電(2330),
從 9 月底的 270 元到 11 月初攻破 300 元,
亮眼的表現成為台股攻破萬一的關鍵,
眾所皆知,外資是台積電(2330)或是鴻海(2317)這一類的多頭主力部隊,
尤其外資在短短一個月內買超的一千多億元,
大多流向 0050 成分股內的電子及蘋概股族群,
反觀經常被投資人戲稱是台股黑手的官股行庫,
卻一路將持股賣給外資大軍,
難道官股行庫在萬一行情之後就只出不進?
如果仔細研究過官股行庫的買賣習性,
會發現官股行庫的買賣習性其實是買低賣高,
簡單說就是喜歡「抄底」,換一個說法就叫「價值投資」,
官股行庫其實是「價值投資」的實踐者,
比起外資、投信動輒追高殺低的做法,
官股行庫會在兩個情況下進場買股:
1.發生股災時
以台股近幾年的大型股災來看,
無論是 2015 年的 824 股災事件,
或是 2018 年 10 月的貿易戰暴跌事件,
通常這一類由「羊群效應」所引發的大跌,
會讓台積電(2330)這一類的大型績優股也出現超跌的狀況,
此時官股行庫就會進場承接外資的股票,
待外資熱錢湧入,進入瘋買狀態時(比如目前的行情),
再將低點買進的股票高架拋售給外資。
2.多頭行情時被遺忘的股票
第二種則是多頭行情時被市場遺忘的股票,
在大盤進入上升趨勢後,
投資人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可觀的報酬率,
會選擇將資金投入強勢股,這裡的投資人包括散戶及法人,
尤其法人的基金經理人或操盤手,
通常會定期檢視一次投資績效,所謂價值投資是無助於短期績效的,
也就導致資金產生磁吸效應 -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而買到弱勢股的投資人看到其他人都在賺錢,只有自己賠錢,
更會傾向於將手中的弱勢股賣掉,轉而買進強勢股,
這個時候原本已經弱勢的股票也就顯得賣壓更沉重,
當現象劇烈到讓股票的「價格」低於「價值」時,
官股行庫就會開始進場建立部位。
由於目前不少權值股本益比及股價高高在上,
投資人對於不斷吸引資金的股票也買不下手,
那麼找出喜歡做價值投資的官股,目前都買進那些股票,
也不失為一種參考方向,
篩選標準為:
1.官股行庫過去 30 日買超 5 千張以上
該篩網篩選出來後,
再用人工判斷排除掉前幾大買超分點不是落在總公司的個股
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前往官股券商開戶,
這其中也包括散戶、中實戶,
如果單純使用兆豐證券的所有分點當作是官股進出依據,
會有嚴重失真的問題,就以話題性十足的群創(3481)為例,
該公司買進庫藏股的分點位在兆豐 - 竹北,
再廣義上被納入了官股行庫,
但只要稍加研究,就會發現兆豐 - 竹北買了 16 萬張跟官股一點關係都沒有。
2.總市值大於 2 百億以上
通常會被官股鎖定作為價值投資的標的,
多屬於中大型股票,
透過第一個篩網「30 日買超五千張以上」所篩選出的股票,
正常來說都已經是屬於中大型市值的公司,
但為了確保篩選出來的股票,是屬於被官股鎖定,
且具備低點「價值投資」的股票,
就再下一個 200 億市值以上的篩網。
經過篩選出來的股票一共有 12 檔,
這 12 檔股票涵蓋了電子、傳產及金融股,
且大多屬於空頭排列或是在底部盤整缺乏量能,
短期內要成為飆股的機率微乎其微,
但官股行庫既然是「價值投資」,
就代表其買進的理由並非只有跌深,
而是公司的財務體質及長線展望在當前低價位具投資價值,
這才選擇在低點建立部位,並待資金回流到這些股票後,
擇機將持股在高價位賣給外資。
1. 仁寶(2324)
筆電代工大廠仁寶(2324)牛皮的股性一直為人詬病,
在早期該公司股價還有 20 元以上時,
經常被投資人戲稱為 23 元買 24 元賣的股票(代號 2324),
在近幾年獲利水平下滑至 1.2 ~ 1.6 元之後,
股價的震幅區間從 20 ~ 24 元,變成 17 ~ 20 元,
而不少內資大戶,包括官股,就與外資玩起了你丟我撿的遊戲,
每當仁寶(2324)因為種種因素導致季報表現不佳時
(大多是認列轉投資損失、毛利低於預期、匯損超出預期),
股價會在短時間內因外資賣壓大跌 2 ~ 3 元,
在下跌完畢後,外資會繼續賣超仁寶(2324)數個月,
張數甚至會高達數十萬張,但這個時候股價卻不會繼續大跌,
因為內資大戶及官股行庫會進場承接外資拋出來的現貨,
待某個季度仁寶(2324)財報轉佳,或是法人圈研究員開始喊多仁寶(2324)後,
再以獲利 10% ~ 15% 的價格將股票賣給外資,
此時外資反而會因為內資的賣壓而無法將股價買上去,
該情況近年在仁寶(2324)周而復始、反覆循環的發生。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與一般大戶買散戶賣的邏輯不同,
當股價跌到價值投資價位時,
籌碼上呈現出的反而是大戶比率下滑、散戶比率上升,
畢竟將股價打壓下去的可是外資的大型法人們,
此外,如果有長期研究仁寶(2324)的股權分散表,
仁寶(2324)是一支散戶勝率非常高的股票,
這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該公司長期的高殖利率,
另一個則是下殺之後的低本益比,
而官股在仁寶(2324)往往與散戶站在同一方向,
當然,散戶勝率高對於仁寶(2324)極為牛皮的股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還有 11 檔過去 30 個交易日,
官股行庫買超 5 千張以上,
且市值大於 200 億的股票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