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根據民國 103 年的癌症公報,
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發生率
排名於男性為第 18 位,
在女性為第 19 位;
而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的死亡率
於癌症排名於男性為第 15 位,
在女性則為第 13 位。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肝臟有眾多功能,其中一樣是分泌膽汁,
肝臟分泌膽汁後,膽汁會沿著膽道流向膽囊,
經過濃縮後貯存在膽囊內。
最常見的膽囊健康問題
就是膽結石及膽囊炎,
至於膽囊癌雖然並不那麼常見,
但由於不容易早期發現,
患者常到了膽囊癌比較棘手時才接受治療,
預後並不好。
知名作家趙寧亦是因膽囊癌過世。
膽結石是膽囊癌最常見的危險因子,
約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膽囊癌患者是有膽結石的。
但這裡還是要強調,
多數有膽結石問題的患者並不會得到膽囊癌。
但假使膽結石過大,或造成了膽囊的慢性發炎,
就會升高膽囊癌的機率,
像是當膽結石造成膽囊壁上累積鈣質沉積物,
稱為瓷膽囊(Porcelain gallbladder)時,
就與膽囊癌有更明確的關聯性了!
既然膽囊癌的發生
常與膽囊慢性發炎有關,
膽道變異也就成了另一樣危險因子。
原本膽囊會由膽囊管接到總膽管,
在總膽管進到小腸開口之前,
還有一樣東西會加進來,就是帶著胰液的胰管。
然而這些管路之間如果沒接好,
或是開口受到阻塞,
導致胰液從胰管回流到膽管或膽囊,
在胰液刺激下,
膽道膽囊的細胞可能會因此增生病變,
容易增加了膽囊生病的機會。
膽囊癌的女性患者較多,
體重過重的人也比較容易罹患膽囊癌,
這兩者可能與膽結石的產生有所關係。
還記得我們提到罹患膽結石的危險因子 – 4F 嗎?
forty(四十歲),fat(體重過重),
female(女性),fertile(值生育年齡)這幾個因素。
體重過重與女性這兩個特性
也較容易罹患膽囊癌,
但多數膽囊癌年紀超過 65 歲。
因此也有研究認為,罹患膽結石 20 年後,
可能會略為提高此人罹患膽囊癌的機率。
膽囊位於腹腔內較深處,
身體觸診難以發覺膽囊是否長了癌症,
目前亦無法用單一抽血檢查知道罹患膽曩癌,
因此,患者通常都是到了膽囊癌範圍變大,
造成了不舒服症狀才會就診,
才知道自己罹患了膽囊癌。
至於膽囊癌的症狀,並不是很有特異性,
跟一般的腸胃不舒服
或膽結石症狀很類似,
像是上腹痛、有時會噁心嘔吐、
脹氣、食慾下降、體重下降。
可能會在右側腹部摸到腫塊,
假使有黃疸症狀的話,
代表膽囊癌已經造成膽道阻塞。
由於腹痛、腹脹這些症狀可能來來去去,
一般來說患者很難早期發現自己生病了,
但有少數患者是因為膽結石,
接受手術移除膽囊,
在病理檢查檢體時意外發現有膽囊癌!
那在懷疑患者有膽囊癌時,
醫師會怎麼安排檢查呢?
還是要從抽血與影像檢查做起。
抽血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臟功能及黃疸指數,
若是黃疸指數異常升高,
就要小心是肝臟或膽道出了問題。
罹患膽囊癌時可能會讓癌症指數 CEA 和 CA199 升高,
但其他癌症也有機會讓這些癌症指數升高,
並不具有特異性。
另外很重要的是用超音波、電腦斷層、
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方式觀察膽囊的型態,
藉此結果評估是否有癌症的可能、
目前疾病的進展範圍、
是否需要切片及研究後續可行的治療方式。
講到膽囊癌的癌症分期,
我們要先知道膽囊切面的分層,
最裡面的是內上皮層,周遭包覆著結締組織,
接著是肌肉層,周遭也有肌肉旁的結締組織,
最外側則是漿膜層。
我們在評估膽囊癌的嚴重程度時,
會依據癌細胞侵襲到的範圍而定。
● 原位癌:
癌細胞只位於內上皮層
● 第一期:
侵犯到肌肉層,
但沒有轉移淋巴結或其他器官
● 第二期:
侵犯超過膽囊肌肉層,
可達最外側的漿膜層,
但沒有轉移淋巴結或其他器官
● 第三期:
侵犯到膽囊最外層,
並侵犯了肝臟、胃、十二指腸、或胰臟等鄰近器官;
或是沒有侵犯鄰近器官,
卻侵犯了附近小於三個淋巴結。
● 第四期:
膽囊癌侵犯超過四顆淋巴結,
侵犯鄰近兩個以上的器官,
或侵犯肝臟的大血管,
或已經轉移到身體他處。
一般來說,發生在膽道的癌症,
像是膽管癌或膽囊癌,其存活率都不是非常好。
若接受治療時為膽囊癌第一或第二期的患者,
五年存活率約有五成左右。
但在第三期以後,通常很難以手術完整治療,
患者五年存活率可能不到一成。
膽囊癌患者若能接受完整的手術切除,
是最有可能讓獲得治癒機會的。
但可惜的是,只有少數於膽囊癌初期就被診斷的患者
能夠接受完整的手術治療。
因此治療方面醫師
會先把膽囊癌患者粗分為兩組,
一種是可以開刀的,
另一組則是無法接受手術的。
手術治療部分除了把膽囊切除之外,
還要依個人腫瘤生長狀況,
考慮切除部分膽道、部分肝臟、及淋巴結等組織,
甚至需做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
無法以手術清除的腫瘤
則可以考慮做電療(放射線治療)減輕症狀,
化學治療也許也會有幫助。
想要預防膽囊癌,
有些危險因子是我們改變不了的,
像是年紀逐漸變大,以及身為女性這些。
然而,我們還是可以注意維持適當體重,
體重過重與很多樣癌症發生有關,
絕對是預防癌症的重點之一。
另外,若現在被檢查出來有膽結石,
最好依據醫師建議決定是否開刀移除膽囊。
醫師會依據你是否有膽結石症狀,
平時身體狀況,年紀等因素分析,
若有需要就可以考慮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
或直接開腹膽囊切除手術移除膽囊。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狀況是膽囊息肉,
如果膽囊裡面若長了超過一公分的息肉,
就愈有機會罹患膽囊癌,
因此通常當息肉超過一公分的時候,
也要用手術移除膽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LULU)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 照護線上網站:https://www.careonline.com.tw/
- 照護線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reonlinetw/
- 照護線上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