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外資卻反手買進 2.3 萬張 ,原來是搶食兆元大餅!

詹宗霖

詹宗霖

  • 2019-10-23 16:26
  • 更新:2019-10-30 17:42

 

廣達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外資卻反手買進 2.3 萬張 ,原來是搶食兆元大餅!

(圖片來源:google map)

 

廣達(2382)將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

9 月底市場傳出,從第一代開始,

就與蘋果(AAPL)合作生產 Apple Watch 的代工大廠廣達(2382),

將從 2020 年起淡出 Apple Watch 組裝業務,

市場第一時間得知該消息後,股價立刻做出反應,

由 57.4 下挫至 54.4 元,

外資卻在股價觸及到 54 元後,

一反先前已賣出廣達(2382) 5 個月的規律,

反手買進,從 10/8 到 10/21,共買超 2.3 萬張廣達(2382),

是否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對廣達(2382)「利大於弊」?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廣達(2382)為電子代工第二大廠

廣達為全球第二大電子代工廠(第一大為鴻海),

早期搭上筆記型電腦熱潮,營收高速擴張,

從 1997 年的 350 億,到了 2010 年筆記型電腦衰退前夕已達 1.12 兆,

之後筆記型電腦市場不斷遭到各類新興行動裝置興起衝擊,

廣達營收也從 2010 開始長期在 1 兆元左右停滯不前,

而在筆電產業衰退的這 10 年,廣達(2382)開始跨足不同產品的代工組裝,

截至 2018 年,筆記型電腦佔廣達的營收比重已下降至 50%。

下圖:廣達(2382)營收已連續 8 年在 1 兆元上下停滯不前

廣達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外資卻反手買進 2.3 萬張 ,原來是搶食兆元大餅!

(資料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目前營收分為 4 大部門

目前廣達(2382)的營收可大致分類為

筆電、伺服器、智慧裝置(智慧錶、智慧音箱)、其他這四大部門,

以下為整理 2018 年及 2019 上半年廣達(2382)四大部門營收占比

可以發現 2019 上半年筆電佔整體營收已下降至 50% 以下,

同時伺服器部門的營收佔比已達 21%,

且伺服器部門客戶包括雲端運算 3 大巨頭(微軟、Google、亞馬遜)

當中的兩大(Google、亞馬遜),

最後是智慧裝置與其他,智慧裝置主要以智慧音箱及智慧手錶為主

廣達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外資卻反手買進 2.3 萬張 ,原來是搶食兆元大餅!

(資料來源 : 永豐金證券)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生產基地分布 5 國

生產基地分布五個國家,包括

中國: 上海廠、江蘇廠、重慶廠

台灣: 林口廠

美國: 田納西州廠、加州廠

以及德國廠、泰國廠(10 月斥資 10 億台幣買下世界電子泰國廠)

因應貿易戰關稅衝擊,公司正在擴充台灣及泰國的產線。

 

Apple Watch 業務長期虧損

廣達(2382)雖然早在第一代 Apple Watch 開始,

便已經與蘋果展開合作,然而經過了 5 年,

Apple Watch 業務卻依舊處於虧損狀態,

成為拖垮廣達(2382)營業利益的元凶,

Apple Watch 業務無法盈利主要有兩大原因:

 

勞力密集且組裝難度高

第一大原因,是因為 Apple Watch 與 iphone 相同,

組裝難度與傳統筆電不同,不僅更精密也更複雜,

通常代工廠可以透過學習曲線(時間)來克服良率問題,

但蘋果產品年年改款,一旦改款,學習曲線便必須從頭來過

導致每年都遭遇到良率問題,

同時,Apple Watch 的組裝與組裝 iphone 同樣屬於勞力密集業務,

根據法人推估,廣達一年投入在 Apple Watch 的人力高達 10 ~ 20 萬,

一旦蘋果出現訂單下修或是良率問題,

便會出現大量的人力資源及產能的無效率與浪費。

 

出貨量規模不夠

同樣問題固然在 iphone 生產商身上也會遇到,

但由於 iphone 的出貨量遠遠大於 Apple Watch,

鴻海(2317)、和碩(4938) 這兩個 iphone 的主要生產商,

可以透過出貨量來抵銷上述的問題,

但如果遇到 iphone 銷量不如預期時,

同樣發生在廣達(2382) Apple Watch 的問題也會出現在 iphone 生產商身上,

這也是鴻海(2317)、和碩(4938)這兩年毛利率、營益率一再讓市場驚嚇的主要原因,

而身為 iphone 供應鏈第二順位的緯創(3231),

其 iphone 組裝業務也就與廣達(2382)智慧錶業務相同,

成為其營運上的拖油瓶。

廣達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外資卻反手買進 2.3 萬張 ,原來是搶食兆元大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未來衝刺伺服器領域

除了上述 2 大問題,

近年競爭對手立訊及仁寶(2324)也開始搶食 Apple Watch 大單,

這讓原本就已經難以獲利的智慧錶業務更是雪上加霜,

本次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頗有停損的意味,

並將資源移往更有發展性的方向,即伺服器與 Ai,

前面提到過,伺服器代工業務已佔廣達(2382)營收比重 21% 以上。

 

雲端運算將在 5G 時代爆發

近兩年 AWS 雲端運算業務成為美股的當紅炸子雞,

尤其進入 5G 時代後,雲端串流有望出現爆發性成長,

甚至 Google 已經提出「串流遊戲」的概念,

未來只要透過訂閱服務,就可以直接連網享受不同的遊戲內容,

不需要下載,更不需要擔心硬體需求的問題,

消費者從此與每年砸大錢更換硬體的日子說再見,

這對於消費性電子廠商來說可是一個大利空,

但卻可能讓伺服器的需求出現爆發性成長,

目前法人預估,廣達(2382)的伺服器業務有望在 2020 年增 14% 以上,

達 2,459 億元,未來伴隨著 5G 時代來臨,

相關增幅只會有增無減。

 

蘋果將開始自建雲端機房

尤其大客戶蘋果近期推出影音訂閱服務,

蘋果正計畫從租用雲端服務轉變為自建雲端機房,

也就是從租用的「公有雲」轉移到蘋果自己的「私有雲」,

蘋果目前是透過租用亞馬遜 AWS 和微軟 Azure 來支撐旗下的 iCloud 服務,

並搭配 Google Cloud Platform 來支撐部分 iCloud 功能,

身為美國科技巨頭之一,卻沒有自己的雲端運算服務,

廣達(2382)此時放棄 Apple Watch,才能將資源轉往伺服器部門,

並搶食蘋果這塊大餅。

廣達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外資卻反手買進 2.3 萬張 ,原來是搶食兆元大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籌碼分析

前面提到過,原本對廣達(2382)不聞不問的外資,

在廣達(2382)宣布將淡出 Apple Watch 後,

卻轉而反手買進,通過上述分析,

整理出了外資對於廣達(2382)放棄 Apple Watch 業務反而樂觀其成的邏輯,

總計外資從 10/8 至 10/21 共買超 23,809 張廣達,

需要注意的是,廣達(2382)短線漲幅過大,

外資已於 10/23 開始出手調節,調節張數 5 千張左右。

買超前二名的券商分別為:

美林證券、台灣摩根士丹利

廣達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外資卻反手買進 2.3 萬張 ,原來是搶食兆元大餅!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外資過去 60 個交易日共出具 3 份報告,

平均目標價落在 64 元,

而美林與摩根士丹利,

分別在 9/23 及 10/4 給予買進評等,

目標價落在 65 元左右,

而這兩家外資也是本波買超最為積極的外資,

此外,目前外資圈對於廣達(2382) 今(2019)、明(2020)兩年 eps 的預估,

依舊是落在 4 ~ 5 元區間。

廣達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外資卻反手買進 2.3 萬張 ,原來是搶食兆元大餅!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歷年股息政策

最後是存股族最為關心的股息發放,

從下表可以發現,

廣達(2382)配息政策一項非常穩定,

過去 10 年平均配息 3.73 元,且最少的年度亦有配息 3.4 元,

平均殖利率落在 5.47%,

透過過去 10 年的配息率(股息/每股盈餘 = 配息率)

可計算出平均配息率為 78.02%,

若以外資圈目前預估的 2019 eps 4.1 元來看,

明年度每股配息可能落在 3.2 元左右,

若改成取過去 5 年平均配息率 86.93% 計算,

每股配息則可能落在 3.5 元左右,

在搭配目前 58 元股價來看,

現階段殖利率大約 6%,

與過去 10 年平均殖利率相差不大。

廣達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外資卻反手買進 2.3 萬張 ,原來是搶食兆元大餅!

(圖片來源 : 作者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 快速結論

最後整理出本文重點如下:

 

1. 廣達接下來 2 年將淡出 Apple Watch 業務

2. 目前筆電業務佔比 47%、雲端 21%、智慧裝置 20%

3. 智慧裝置中的 Apple Watch 盈利困難,淡出為果斷停損

4. 集團資源將集中火力投入雲端伺服器業務,後續將搶食蘋果自建雲大單

5. 外資樂觀看待廣達停損 Apple Watch 業務,開始回頭買進

6. 歷年股息政策穩定,明(2020)年應無太大變化,目前價格並未偏高

 

📣歡迎加入【股市小P】粉專

 

 

詹宗霖

詹宗霖

高中開始接觸股市,股齡9年 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任職 多年投資經驗歸納出以財報為主避開地雷 並搭配籌碼以及均線選股的方式 過去曾靠台股從低本益比到高本益比 拉升的過程獲得不錯的績效 投資中心思想是停損做好才能不虧大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當本金大幅度縮水 再怎麼驚人的績效也無力回天了。 粉專:https://reurl.cc/6g2AXO 網站:https://www.peterja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