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非凡主播賴家瑩從小在家庭中建立理財觀,大學就讀經濟系,畢業後進入非凡財經台,多年來靠著採訪不斷吸收財經資訊,一路從記者晉升主播,她每年至少存 20 萬元,目標在 35 歲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
本文目錄:
賴家瑩從小跟著媽媽做家庭代工,體會到賺錢不易,媽媽把記帳視為很重要的工作,長大後她有樣學樣,存錢和省錢成為她生活中的樂事。
非凡主播賴家瑩大學就讀經濟系,畢業後進入非凡財經台,多年來靠著採訪不斷吸收財經資訊,一路從記者晉升主播,除了因為她的亮麗外表,更是因為她有著邏輯清楚的理財頭腦。
談到理財,她維持著每年至少存 20 萬元的習慣。現年 30 歲的她,希望能在 35 歲時存到 3 成的資金做為頭期款,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說起賴家瑩的理財觀,要從小時候在宜蘭鄉下跟著母親做家庭手工談起,從小她就知道錢不能亂花,而且還懂得要好好存錢。
童年幫忙做家庭代工 微薄收入啟發理財觀
「現在回想起小時候的生活,真的太勤儉了。」賴家瑩說,從小就跟著母親做家庭代工,串 10 條項鍊只賺 1 元,往往辛苦工作了 1 小時,卻連牛奶或糖果都買不起,體會到賺錢真的很辛苦。
「能賺就賺、能存就存。」因為家庭代工要賺大錢不容易,為了養活一家人,賴家瑩從小就看著母親每天拿著帳本仔細記錄,將家用及小孩學費等開銷分門別類存放,無形中也讓她對於理財及存錢有著另類體會。
用 5 個方法積極存錢和省錢
賴家瑩有自己的一套存錢省錢法則,看似沒有什麼戲劇性情節,但對上班族而言,卻可能是最安全的方式。
方法1 用定存逼自己存錢
賴家瑩考上大學之後,家裡每月會給她 6,000 元零用金,但為了不造成家裡經濟負擔,也覺得自己身邊要多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她開始到學校打工,每個月約賺取 5,000 元,並把額外的收入放在定存,算是她踏出「經濟獨立」的第一步。
方法2 網購治裝省很大
當記者與主播,賴家瑩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專業,需要很多套裝行頭。談起自己的治裝費用,她不經意地透露出務實的個性,透過比價,她發現逛淘寶網買衣服最划算,尤其在特惠活動期間買套裝,利用信用卡刷卡還有現金回饋,無形中也省下不少治裝費,「套裝都可以依照尺寸訂做,每件只需要人民幣 100 多元,質感也很好。」
方法3 用 4 帳戶管理支出
賴家瑩每個月會將薪水依照功能分配到不同帳戶,每個帳戶都有獨立功能,有 3 成收入會固定存到專門投資用的帳戶,用來儲存實現未來目標的基金,金額自訂規定,非必要情況,裡面的錢都只能進不能出。另外 3 成則存到固定支出的帳戶,例如房租、水電費等;2 成放生活開銷帳戶,用來支付日常生活必要開銷,如交通費、伙食費、交際娛樂費等;最後 2 成存進活用帳戶,當作緊急預備金以及變動的額外支出。
方法4 記帳+數位帳戶控管消費
賴家瑩認為,有記帳的人比較存得住錢,用手機 App 隨時記帳,就能清楚知道每天所有開銷,思考該如何控制支出,每週檢視一次,就能明瞭消費習慣是否有所改變。為了讓自己有安全感,賴家瑩用信用卡搭配數位帳戶來控管消費,每個月有 9 成消費都會用這張信用卡,她會不定時登入 App 檢視刷卡紀錄,如果咖啡買得太頻繁,或吃飯超出預算太多,App 裡的消費分析就會出現提醒,下個月就要省點花。
方法5 刷卡賺現金回饋
「刷卡賺 2% 現金回饋不稀奇,3.5% 現金回饋才是基本的。」賴家瑩笑說,因常會去超市、賣場及便利商店購物,發現刷卡賺回饋金是省錢妙招,如果再搭配行動支付,就能賺到雙重回饋。
例如台新@ GoGo 卡在 7-11 超商消費就有 3.5% 現金回饋,透過街口支付再得 2% 街口幣,總共就能賺進 5.5% 的現金回饋。
要她談投資理財或許為時過早,但是談如何省錢及存錢,她絕對是箇中老手。「很多人認為小錢不用存,但錢就在不自覺中沒了。」賴家瑩從小就有存錢的習慣,這幾年她努力工作,隨著薪資收入成長,更容易存到錢,盡量規劃每年多存一點,就能早日完成她的買屋夢。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存 1 萬元在銀行竟要 72 年才能翻倍?三位媽媽 3 種理財方式,看完再決定錢該往哪放!
- 錢別鎖進保單裡!任選3方法照樣能存錢:9 年翻一倍,30 年後竟比儲蓄險多存 1115 萬!
- 存 1 萬放銀行,竟要 72 年才變 2 萬?越早搞懂「72 法則」,讓你早日踏上 財務自由之路!
- 小資夫妻四帳戶存錢法!28 歲 Moly 月薪 32K,婚後照樣養 2 小孩、還清 400 萬房貸...
- 大學教授江季芸 用「紅包理財法」幫 7 歲女兒存下 80 萬!
本文由 Money 錢 144 期 授權轉載
(圖:新聞主播賴家瑩 Vicky Lai 臉書 / 責任編輯: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