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除濕排毒法...不是慢跑!醫師推薦體內濕氣去除 3招,一定要解決 否則拖久會生大病..!

樓中亮 醫師

樓中亮 醫師

  • 2019-09-10 16:24
  • 更新:2019-09-17 14:29

最好的除濕排毒法...不是慢跑!醫師推薦體內濕氣去除 3招,一定要解決 否則拖久會生大病..!

(圖/shutterstock)

                

文/樓中亮醫師

 

以中醫的觀點來說,

大便濕黏便為痰濕或濕熱體質,

體質痰濕或濕熱通常跟飲食

及生活作息有很大的關係,

若長期為此兩種體質,很容易導致造成肥胖、

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

若已有此情況,平時應如何排濕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飲食原則

飲食去鹽巴。穀類以糙米為主。

飲食以深海魚(如:鱈魚、比目魚、蝶魚)為主,

其他肉類(如:豬、雞、鴨、牛、羊)暫不食用。

少吃易生「痰」與「氣」食物,

例如:甜食、油炸物、糯米等。

 

二、建議食譜

祛濕茶飲:茵陳 7 公克、茯苓 7 公克、

野菊花 12 公克、藿香 7 公克、

白扁豆 7 公克、甘草 3 公克,

煮 1500C.C 水當開水喝,

一星期喝兩帖,待濕熱症狀改善時,即可停喝。

可以食用冬瓜蛤蜊湯,幫助排除體內濕氣。

 

三、袪濕穴道

穴道按摩︰可按壓以下穴位,

每次 100 下,每天 2-3 回,可促進循環、消水腫。

承山穴︰在小腿肚下方正中央。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處。

 

【建立正確的養生觀念】

後天體質佔體質成因的六成,

由飲食作息、生活環境、工作環境、

個性、情緒所塑造,並受到當時氣候所影響,

後天體質若調養得宜,所產生的疾病也會減少。

 

 

本文授權自 樓中亮醫師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猜你還想看這些!】

 

 

樓中亮 醫師

樓中亮 醫師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創辦人,現任「樓中亮中醫體系」院長。樓醫師將多年致力鑽研的諸多古中醫精隨,統整於「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將這套獨創的古中醫療法「數位化」,使預防保健之衛教資訊生活化、客製化和普及化,讓一般民眾在家輕鬆保健、預防疾病,使大家共同體驗「天人合一」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