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益生菌,反而便秘更嚴重?吃 益生菌常見的 5 大迷思,專家一次說給你聽!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 2019-07-23 11:12
  • 更新:2019-07-23 11:26

天天吃益生菌,反而便秘更嚴重?吃 益生菌常見的 5 大迷思,專家一次說給你聽!

(圖/shutterstock)

 

 

隨著腸道健康及防癌意識抬頭,

益生菌產品成為國內外保健食品市場

成長最快的品類之一,

然而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琳瑯滿目,

你真的吃對、選對了嗎?

有亞洲益生菌之父稱謂的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

他從 2005 年開始推動腸道健康公益活動,

就發現國人對於益生菌有許多迷思,

以致不知如何選購,甚至是吃錯益生菌,

反而沒有獲得保健效果。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迷思一:益生菌吃越多越好嗎?

(X)【吃什麼】

很重要;蔡英傑教授表示,

市面上部分宣稱每份高達千億以上菌數的產品,

裡面超過 9 成都以體積小、

且容易大量培養的 Enterococcus (腸球菌) 為主,

真正具保健功效的如比菲德氏菌或植物乳桿菌,

僅佔不到 10%;所以,菌數吃得多不如吃得精。

以腸道消化保健而言,一天 100-200 億便足夠;

免疫調節功能的菌也一天 200 億,

吃三個月可以看到效果;

而特殊功能如精神心理、代謝調節等,

一天要吃 600 億以上。

 

迷思二:所有益生菌都能抗過敏、

預防便秘、輔助睡眠?

(X)功效應看「菌株」非盲目選擇;

蔡英傑教授指出,乳酸菌有成千上萬種,

其中只有極少數對健康有益的特殊菌株,

才能稱為「益生菌」。

不同的益生菌株,各自有其特殊功效,

如提高精神活性、舒壓助眠、抗發炎、減緩過敏等;

事實上就如同維他命 A、維他命 B、維他命 C

都各自有其截然不同的生理功效,益生菌也是一樣,

不能因為看到都是「益生菌」三個字就混淆。

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的菌株庫中,

同樣是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植物乳桿菌),

便分別有降低壓力荷爾蒙、降低發炎指標、

抑制壞菌等不同突出特性,

不能說都是植物乳桿菌就都有這三種功能。

 

迷思三:

吃了益生菌就不會便秘嗎?

(X)益生菌這樣吃反而會便秘!

蔡英傑教授解釋,

時常在演講場合遇到民眾問為何開始吃益生菌之後,

反而便秘更嚴重?

這些民眾的生活習慣時常會有「水喝不夠」、

「蔬果纖維吃不夠」問題。

因為舒緩便秘問題只靠益生菌是不夠的,

且市售好的益生菌產品

多半會加上水溶性纖維「益生質」,

應該大量喝水以達到更好的功效;

若自認為吃了益生菌就可以不補充蔬果、喝水,

反而會讓便秘更嚴重。

 

迷思四:

可以治療許多現代人的疾病?

(X)只是輔助品,不能取代正規治療,

且重症患者應小心使用;

蔡英傑教授強調,雖然益生菌是相當安全的保健品,

但益生菌只是輔助,絕對不能「取代」藥物。

例如消費者聽到有可提升快樂情緒的益生菌,

都會趨之若鶩,

一旦精神科病人在未經醫師允許下停藥,

這是非常危險的。

此外,益生菌畢竟多半是活菌狀態,

重症患者或免疫力異常低下的民眾,

應減量或先暫停服用,並詢問醫師,以確保安全。

 

迷思五:

現代的益生菌可以常溫保存?

(X)益生菌怕熱!

蔡英傑教授說明,

以實驗室常規所謂的常溫/室溫,一般是指25度。

益生菌天生就是怕高溫,

當溫度超過 30 多度,活性就會快速下降,

例如 25 度可以安定放半年,

30 度可能就只安定一個月,

37 度也許連幾天也撐不了。

另外,益生菌可以冷凍,但不要拿進拿出,

雖然益生菌不怕凍,但怕反覆的凍結溶解,

在細胞裡,冰晶形成又化解,最傷細胞結構,

因此雖說可以冷凍,但不要進進出出。

 

 

本文由 健康醫療網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猜你還想看這些!】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健康醫療網特別設立「公益專區」,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http://www.healthnews.com.tw/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健康醫療網特別設立「公益專區」,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