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漢堡沒熟,千萬別急著吃! 快用這 4種「方便又省錢」的方法,就可以消除惹人厭的「大腸桿菌」!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 2019-07-15 15:55
  • 更新:2019-07-15 16:35

生菜、漢堡沒熟,千萬別急著吃! 快用這 4種「方便又省錢」的方法,就可以消除惹人厭的「大腸桿菌」!

(圖/shutterstock)

                                                                           

 

 

大家應該都很常聽到「大腸桿菌」,

你可能在新聞裡會聽到,

衛生局抽驗冰品、飲料等時候,

可能會說「XX 家的招牌冰品

被驗出超過標準值好幾倍的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感染致死的案例在北美、歐洲、日本時有所聞。

那大腸桿菌究竟是什麼?有很嚴重嗎?

 

其實我們平常俗稱的大腸桿菌(E. coli),

大部分不會致病,

每天我們可以從糞便中

排出 1 千億到十兆隻附近的大腸桿菌。

所以,我們的腸道正常狀況下就有大腸桿菌喔,

大腸桿菌在腸道時一般雖然無害,

但離開腸道進入泌尿道後,會引發尿路感染,

是泌尿道感染的一大兇手。

另外,少數的大腸桿菌株會分泌毒素,

讓人拉肚子甚至拉到出血。

我們今天就來看看

造成腸道問題的大腸桿菌感染症是什麼?!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大腸桿菌可以分出超過 150 種,

其中有十幾種會造成人類致病。

導致患者致病的大腸桿菌中,

毒性最強的病原菌是大腸桿菌 O157:H7。

大腸桿菌 O157:H7 可產生毒素破壞腸道,

更厲害的是,大部分細菌讓人致病時,

都是要千軍萬馬的細菌,

量要夠大才能傷害人體。

大腸桿菌 O157:H7 只要少少的數量,

大概一百隻左右就會讓人生病。

也就是說,游泳時不小心喝下一口被汙染的泳池水,

或是吃漢堡時其漢堡排中央有點沒熟透的肉,

就可能讓人得病了。

 

這個讓人類生病的大腸桿菌 O157:H7

存在於牛、山羊等家畜的腸道,

而要感染這些讓人生病的大腸桿菌,

最常見的方式是「病從口入」。

 

因此你要小心:

 

● 漢堡肉排烹調不當

在屠宰場處理牛隻時,

牛隻腸道內的細菌可能會沾到肉上。

絞肉又是混了很多不同來源的肉,

最有機會受到汙染。

過去國外大腸桿菌 O157:H7 的案例

不少是由沒熟透的漢堡肉引起的。

2018 年日本摩斯漢堡

因為大腸桿菌 O121 感染造成 28 名顧客食物中毒。

 

● 沒有滅菌的牛奶

牛隻除了腸道裡有大腸桿菌,乳腺也有大腸桿菌。

集乳的器具上也都沾有大腸桿菌。

因此如果沒有滅菌的話,就會有機會感染。

 

● 生菜

如果農場同時養牛和種植蔬菜,

蔬菜可能會被牛隻的糞便汙染。

像是波菜、蘿蔓生菜都可能會受汙染。

過去德國曾發生的案例

是很多人吃了受污染的生豆芽。

另外一起則是喝了被牛糞汙染的蘋果打成的果汁。

美國也曾發生菠菜受大腸桿菌汙染後

導致百人中毒、三人死亡這樣的事件。

日本北海道則是因為

吃了含有大腸桿菌 O157 的大白菜泡菜後,

有六十幾人食物中毒,七人死亡。

 

● 水源

人和動物的糞便都會汙染水源,

一般自來水會消毒、檢測,

但私人水井或野外的河川、湖泊中的水

就可能會受汙染而無人知曉,

如果跑去受汙染的河流游泳,

就可能喝下到受糞便汙染、藏有大腸桿菌的水。

 

● 接觸

如果跑去摸了動物後沒洗手,

或是接觸到受大腸桿菌汙染的食物後沒有洗手,

都可能再將大腸桿菌帶給其他人。

 

接觸到受汙染的水、食物後,

大約過 3 - 4 天後就會開始水瀉,

最初症狀多是拉肚子、肚子絞痛,有些人還會嘔吐,

如果是健康的成人大約可在一星期內緩解。

但如果是小孩或免疫力差的成人、老人,

感染之後會愈拉愈嚴重,甚至變成出血性腹瀉。

身體因為急速脫水和出血而導致腎衰竭。

小孩容易併發溶血性尿毒症,

大人則會併發栓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

甚至引發長期洗腎及危急性命安全。

 

臨床上醫師若懷疑患者為大腸桿菌感染的話,

可以送糞便的檢體去化驗。

然而,目前醫學沒有什麼特別可治療,

僅能請患者多休息,補充足夠水分。

因為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帶來更多併發症,

甚至更容易腎衰竭,目前並不建議。

一般也不建議用止瀉藥,

因為這會減緩腸胃道蠕動的速度,

身體就無法排出大腸桿菌分泌的毒素。

 

目前也沒有任何疫苗能夠防範大腸桿菌感染,

因此我們最好還是要預防勝於治療。怎麼做呢?

 

首先你要把食物煮好煮滿。

剛剛大家已經讀到了,

喝生牛奶、生菜、吃到沒煮到熟的肉,

都是感染大腸桿菌的危險因子,

因此食物最好要煮好煮滿。

要殺死這隻細菌並不難,

只要在攝氏 75 度加熱一分鐘,就能殺死。

如果烹調絞肉類的食品,

務必要注意肉排、肉丸中心的顏色,

萬一看起來粉紅粉紅的就還煮得不夠,

請煮好煮滿,要看到咖啡色。

(但實際上看顏色還是不準,

部分處理過後的牛絞肉本身顏色就比較深,

因此最好還是量個溫度。)

 

當然,也盡量不要生食。

尤其是免疫力比較低的人,

像是小孩、糖尿病患、腎衰竭者或長者,

即使已經好好洗過生菜,

細菌還是有機會附在葉子上的,

無法完全滅菌,加熱才有辦法滅菌。

(不過當然還是得洗菜,至少把泥土都洗掉,

最好再刷洗一下,才能減少細菌量。)

 

 

接著是家庭處理食物需知:

1. 不共用生食和熟食的碗盤或器具

並充分洗滌菜刀、砧板、碗盤等

處理生食時用上的器具。

 

2. 勤洗手

處理食物前、如廁之後、

幫寶寶換尿布之前,都記得洗手。

 

3. 果汁記得滅菌 

平常要喝衛生的飲用水,

想喝果汁最好選擇經過滅菌的果汁。

 

4. 水塔、水井要時常清洗

若有儲水設施(水塔、水井等),

要定期檢查清洗,確定水源未受汙染。

 

大腸桿菌生活在腸道裡,不會生活在水裡,

因此如果水源中被驗出大腸桿菌,

就代表水已經被糞便汙染了。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猜你還想看這些】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