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爆 27 例不明肺炎病例!是 SARS 重演? 疾管署緊急回應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 2019-07-15 14:32
  • 更新:2019-12-31 17:49

【最新】中國爆 27 例不明肺炎病例!是 SARS 重演? 疾管署緊急回應

(圖/shutterstock)

 

 


近日中國爆發近 30 例「不明肺炎」疫情,

經衛福部稍早(12月31日)表示,

目前已知病例雖有 7 人病情較為嚴重,

但尚未傳出「人傳人」的現象,

與過去人心惶惶的 SARS 不太相同。

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也出面說明病情,

表示病人發病症狀包含發燒、

少數病人呼吸困難、胸部 X 光有肺炎跡象,

且所有病例都有隔離治療,發病原因仍有待確認。

衛福部同時也呼籲民眾無須過於恐慌。

 

然而,在過去幾年,

肺炎一直名列國人的十大死因前五位,

究竟這比肺癌更常見且致命的疾病是什麼?

有什麼症狀?該怎麼預防?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什麼?「會走路的肺炎」?

是不是覺得標題搞錯了吧?

我們只知道有名的酒商

Johnnie Walker約翰走路,

怎麼連疾病都有會走路的肺炎

Walking Pneumonia呢?

沒關係,繼續看下去,

讓我們一同認識常見又容易被忽略的黴漿菌肺炎!

 


先談談肺炎。

舉凡細菌、病毒、黴菌、

化學物質、吸入食物等因素,

都可能讓原本乾淨的肺泡內聚積了液體,

而這些液體是白血球、

發炎物質、細菌/真菌/病毒的集合。

當肺泡蓄積了液體,

就難以進行血液氣體交換,

因而影響呼吸,我們稱為肺炎。

肺炎裡的病菌可能跑到血液裡,

演變成敗血症,並導致多重器官衰竭。

因此,肺炎在2016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

其實,

死在肺炎的人數比死於肺癌的還要多!


雖然「疾病正在行走」

會帶給你一種喪屍片的恐怖感受,

其實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

是一種非典型肺炎 – 黴漿菌肺炎,

是相對較不可怕的肺炎之一,

症狀常輕微到你沒注意到自己生病了,

也不太會像流感、

肺炎鏈球菌引發的肺炎那般讓人嚴重到要住院治療,

患者還可以走來走去,

因此得到了「會走路的肺炎」封號。

那什麼是黴漿菌呢?可別讓它的名字搞糊塗了,

黴漿菌其實是種細菌,不是黴菌,

但1944年發現時科學家原以為它是黴菌或病毒,

才起了個這麼混淆視聽的名字。

 


黴漿菌可以感染肺部

和呼吸道其他部位,

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黴漿菌還是隻特別的細菌,

沒有牢固的細胞壁,

因此攻擊細菌細胞壁類型的抗生素,

例如盤尼西林,就拿黴漿菌沒轍!

它也是能夠自己生活和繁殖的最小的生物體。

比黴漿菌更小型的病毒們

就必須在細胞內生存和繁殖,不能自己存活了。

黴漿菌感染比較常見於學齡孩童

及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

黴漿菌的潛伏期很長,大約一週至四週,

不像感染病毒時兩、三天就出現病徵。

並不是每一次黴漿菌感染都會引發肺炎,

有的時候只是到支氣管發炎的程度而已。


若在擁擠的地方過生活或工作,

已經感染黴漿菌的人可以透過咳嗽和打噴嚏,

將含有細菌的小水滴傳播給你。

家中一人感染黴漿菌肺炎後,

其他家裡成員也容易繼續中標。

學校、幼兒園、大學宿舍、軍隊、

療養院等擁擠的地方

也都是發生黴漿菌群聚感染之處。

像當黴漿菌高峰期你可能聽見小兒科醫師這麼問:

「你是哪個國小的?幾年級?」

等你說完,醫師會表示:

「啊!我今天已經看了好幾位

XX國小的學生黴漿菌感染了呢!」

 


黴漿菌感染在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

夏秋之際最容易。

患者可能表現:

● 喉嚨痛

● 吸氣時胸口痛

● 持續惡化的咳嗽,剛開始多是乾咳

● 輕度流感症狀,像發燒和發冷

● 頭痛

● 疲勞

但大多黴漿菌感染的病例都屬輕微症狀,

後來就自己好了!

而小於五歲的孩子黴漿菌感染時常不發燒,

但會噁心嘔吐,因此也容易被誤判為腸胃發炎


看過黴漿菌肺炎的症狀後,

相信你也能理解:

「這些跟其它呼吸道感染很像嘛!」

是的,一般來說我們很難早期診斷黴漿菌肺炎,

除非家中或學校等親近的人

已經很明確的有黴漿菌肺炎的病史,

才比較有機會早早猜到這個病。

不然光是細菌性肺炎,

除了目前提到的黴漿菌之外,

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流感嗜血桿菌、肺炎披衣菌、

退伍軍人肺炎桿菌都是引發肺炎的嫌疑犯。

再加上病毒性肺炎的可能兇手,

那名單可就像粽子般一整串了。

要直接認定黴漿菌不是容易的事情。

 


由於治療其他細菌性肺炎的抗生素

常對黴漿菌肺炎沒效,

因此患者可能在吃藥後發現症狀沒改善,

卻也沒變差太多,

到了第二次、第三次就醫,

醫師就有機會猜到黴漿菌感染。

假使剛開始肺炎症狀比較嚴重,

那就得用胸部X光檢查及血液黴漿菌抗體檢查,

覺察是否有黴漿菌肺炎的可能。

黴漿菌生長緩慢,

比較少用細菌培養診斷黴漿菌肺炎。

確定是黴漿菌感染後,

就能找到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雖然黴漿菌肺炎嚴重程度不高,

但有部分的人感染後還是會變成嚴重疾病:

● 原本先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

還在恢復期,又感染到黴漿菌

● 免疫系統差

● 伴有哮喘

這裡要提醒大家,

沒有疫苗能夠預防黴漿菌感染。

而且,這不是種「得過一次就免疫」的疾病,

今天得過黴漿菌肺炎後,

可能隔年夏天黴漿菌肺炎又來報到。

因此想要避免黴漿菌肺炎,

你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衛生習慣:
● 咳嗽或打噴嚏時,

請蓋住口鼻,並丟棄紙巾。

● 經常洗手。

它是防止細菌擴散的最佳方法之一。

● 吸煙會傷害肺部,

肺部受損更有可能被感染。請務必戒菸!

● 運動,吃均衡的飲食,並得到足夠的睡眠。

做這些事情將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

更好地抵禦感染。

 

 

文 / 白映俞 醫師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Kaedy)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猜你還想看這些】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