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在意他人眼光,只會活在別人眼裡死在他人嘴裡」如何不在意他人?哲學家有答案!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19-07-10 10:53
  • 更新:2019-07-10 11:09

「過度在意他人眼光,只會活在別人眼裡死在他人嘴裡」如何不在意他人?哲學家有答案!

(圖/shutterstock)

比起真正有興趣的工作,更想進入名聲響亮的大公司;

從家世、學經歷等面子因素,來挑選結婚對象;

參加了不想去的公司活動⋯⋯

我們是不是都有這樣的傾向呢?

周遭的人怎麼看自己,

不自覺地在意別人的

眼光和大眾的評價,

活得不像自己。

因為愛面子,而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為什麼人會在意他人的目光呢?

為什麼我們無法順從自己的心,

而是看別人的臉色行動呢?

讓我們追溯傅柯的生涯及思想,

來探討這個煩惱。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法國哲學家傅柯

傅柯是當代法國的哲學家,他從歷史研究的角度,

分析他人的眼光如何影響人的言行舉止。

傅柯從年輕時就是個資優生,

卻因為自己是同性戀者而煩惱不已。

菁英意識強烈的同儕關係也令他感到窒息,

學生時代就在既不穩定、又充滿煩惱的情況下度過。

他在就讀法國最難考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時期,

曾經因為同性戀者的身分遭到歧視,

兩度自殺未遂。

那個時候,把他從痛苦中拯救出來的是學校老師、

哲學家路易.阿圖賽。

據說阿圖賽為苦悶的傅柯,

在保健室設置了專屬房間,

並建議他用工作克服疾病。

在那之後,傅柯將所有精力都投注在工作上。

於大學任教後,

他撰寫了第一本著作《古典時代瘋狂史》,

之後《詞與物》成為暢銷書,一躍而成時代寵兒,

最後在法國學苑擔任教職,

登上法國學術界的頂峰。

傅柯是繼沙特之後,

活躍於各種領域的法國代表性知識分子。

傅柯的研究主要分為三個時期。

初期他在《詞與物》當中,

分析支配時代的知識架構;

後期於三卷《性史》,探討自身的生存美學;

在那之間的中期,

則是在《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及

《認知的意志》(為性史《第一卷》),

徹底分析了監視個人的近代權力機制。

 

 

全景敞視監獄

是權力象徵

傅柯關注將犯人集中管理、

統一監視的「全景敞視」監獄結構,

將之視為典型的近代國家權力機制。

如圖所示,全景敞視指的是,

眾多的單獨牢房圍成環狀,

中間聳立著監視塔,

塔樓中有監視人可察視周遭,

一覽無遺的監獄設計。

但實際上,監視塔裝設著魔術玻璃,

關在牢房裡的囚犯看不到監視塔裡是否有監視人。

因此即便監視人不在裡面,

「被觀看」的意識會讓

囚犯產生自我約束

此監獄建築是為了增加社會全體的幸福,

提升罪犯和社會不適者的幸福,

以邊沁的效益主義理念為基礎設計而成。

然而,傅柯重新解讀了那個意義。

他一語道破,這個全景敞視監獄,

正是近代後支配人們的權力象徵;

在意「看不到的他人」

而約束自我行為的現代人生活模式。

 

 

在「行為必須一致」的社會

看不到的壓力尤其顯著

我們在意別人的眼光,

最後別人的眼光「內化」成即便人看不到,

也會覺得別人正在看著自己的自我監視。

傅柯指出現代人的自我控制心理機制,

是以自己的行為會不會很奇怪、

是否妥當作為基準。

在「大家的行為必須一致」的社會,

看不到的龐大社會壓力尤其顯著。

棒打出頭鳥,所以不能跟別人不一樣;

必須跟別人一樣的社會,

可以說是用看不見的方式

在強迫每個人自我控制。

就像是在學校課堂上問「有什麼問題」,

沒有人會舉手一樣,

即便沒有違反規則,

大家也會察言觀色、自我控制的「同儕壓力」。

(中略)

所以針對在意別人眼光的問題,

從傅柯的哲學可以這樣說:

「從歷史的觀點去懷疑社會主流的常識、

氛圍、周遭的觀點從何而來、

有何依據,然後為了讓自己的

能力與魅力盡可能地自由發揮,

必須勇於改變身邊

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

實際上二十一世紀之後,

歐美各國有越來越多國家承認同性婚姻。

我們應當在容易

受傳統知識束縛的社會裡尋找折衷點,

更重要的是,管理在意世人與他人眼光的自己,

鼓起勇氣、

努力讓自我能自由地活下去

在傅柯過世三十年後的現在,

這樣的想法仍為全體社會大眾所關注。

 

 

 

本文摘自《你的煩惱,哲學家早有答案》

作者:  小林昌平 / 出版社:方智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責任編輯 / Lenox)

(首圖/SHUTTERSTOCK)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