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公園 - 蔡誠圃 拍攝)
透過手頭可自由運用的現金
去找出營運穩健的公司
在談完幾個常見的評估指標
接下來要談的就是自由現金流量
主要還是因為會計上是採用應計基礎
有營收並不表示有現金,而學會看現金流量
你能盡可能地避開「財報造假」的公司
(贊助商連結)
運用自由現金流量衡量盈利
優先查看數字成長的公司
首先一樣先看到自由現金流量的公式:
營業現金流量 - 必要資本支出
其中的營業現金流量
是表示公司有實際收到的錢
而必要資本支出就是指
營運需要的資本、
還有稅金等需要繳納的費用
大家都清楚,在存錢時
你每個月能花費的錢 =
薪水 - 負債 - 固定支出 - 儲蓄
而手中這些能花費的錢
你可以選擇是否要多儲蓄,或是自我投資
甚至想要買個掛布裝飾房間,而當你加薪後
原本的負債、固定支出未變的情況下
這個「每個月能花費的錢」(自由現金流量)
如果出現成長,就表示你就有辦法去做更多的事
自由現金流量長期為負
風險承擔能力相對較小
會強調現金流量,就是因為
營運一間公司來說也是相同的
你每個月收到的現金就像是薪水
得先扣除應該要支出的廠房、器具成本,以及負債
然後再扣除要給股東的股利等等
最後剩下來的才是可以自由運用的
這部份的資金,可以用於增加股利發放
或是把握機會擴廠
甚至在出現匯兌損失時能夠避險
而相對來說,在自由現金流量較小
甚至長期為負值的公司上
風險承擔能力就相對小很多
自由現金流量為正的公司
較能把握住市場轉機
這部份同樣以早餐店為例子
在煎台、冰箱等機器定期維護、
還完創業青年貸款每月應繳金額後
最後買進餐點材料
假設你發現一個餐點有機會廣受歡迎
研發+營銷費用只要 5 萬/月,而手邊還有 100 萬
那麼一般人大多會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只是在創業初期。如果你所有的現金流都卡住
並且很可能在買完餐點材料時只剩下 15 萬
考慮到每個月有固定要還的青年貸款壓力
新品雖然可能熱賣,但 5 萬/月的費用
對你而言就不一定會考慮
因為你需要留意點應變用的資金
自由現金流量長期為正
盈餘有機會跟著成長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
這自由現金流量是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標之一
是表示公司可以自由使用的現金餘額
如果數字長期呈現成長
那麼有可能表示公司營運看好
盈餘將有機會跟著成長
同理,如果長期為負
不僅無法把握投資機會
還可能出現負債持續增加的情況
所以在運用上
除了以自由現金流量長期保持正數
去做濾網找尋績優股
也應留意自由現金流量轉負的公司
是否需要汰弱留強
自由現金流為負逐年擴大
華映 財務危機早有預警
這邊以成立於 1971 年的
面板五虎其中一員:華映(2475)為例
在 2018/12/13 時驚爆財務危機
並於 2019 年的 1 月發生 10 億本票跳票
導致掛賣爆天量
而仔細看近 10 年的自由現金流量
在 2014 年開始自由現金流量轉負
並於 2015 年開始逐漸擴大
至 2017 年時已高達 -263.79 億
而華映(2475)在 2015 年
處分一座 4.5 代線給予子公司凌巨外
2016/5/24 代子公司公告
處分廈門華僑電子(股)公司普通股
於當年度 Q2 認列處分利益約人民幣 2.7 億元
而子公司華映科技(集團)在 2016/9/13
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增資發行約 9.5 億股
募資 100 億人民幣
且 2016/10/10 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都貢獻台灣母公司淨值
但 2017、2018 年的自由現金流量也都未能轉正
(菜圃股倉製圖)
月營收遞減 + 自由現金流不足
近幾年資金壓力令風險擴大
而雖然 1H16 處分華僑電子(股)公司
普通股認列處分利益約人民幣2.7億元
2H16 子公司華映科技(集團)完成募資
於深圳交易所上市,貢獻淨值
但華映(2475)母公司本業仍未見起色
由下圖可看出營收呈現逐步衰退
加上剛剛提及的自由現金流量
也於 2017 年持續擴大
可看出 2018 年底的財務危機已有前兆
快速總結
由於在股市中,可能常看到有短線題材激勵
導致股價飆漲,但最終仍會回歸基本面
去看是否有實際的收入
所以我經常會運用自由現金流量
去檢視個股的安全狀況
最後附上 18 檔以近 5 年自由現金流量為正
且近 3 年自由現金流量遞增、
近 5 年平均 ROE>15、年度 EPS>現金股利
等 3 個較嚴格條件去篩選出的 18 檔高質量穩健股: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哦
《定存股延伸閱讀》
1. 善用負債比找出真獲利優質股,提高長線持股穩定度!
2. 本益比不是越低越好!避開本益比 6 盲點,買到便宜好股
3. 避開 ROE 選股 5 盲點,找到【公司獲利穩定】的定存股!(內附 13 檔清單)
加入 CMoney 財經日報 》每日早晚報不漏看 !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徒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