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方式百百種,都為了買進好公司!公司賺錢的一大特徵,就從 EPS 變化來看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19-04-03 11:33
  • 更新:2021-08-04 14:24

選股方式百百種,都為了買進好公司!公司賺錢的一大特徵,就從 EPS 變化來看

 

【我們想讓你知道】

投資股票,與其刻意買在低點,想要賣在高點,不如選擇一間能夠持續為你賺錢的好公司,買下去讓它持續為你賺錢。而要如何挑到好公司,可以從公司賺錢與否來做選擇,當公司的 EPS 有成長時,就是考慮可以買進的時機了。

 

文 / 李雅雯

 

買進股票的最佳時間點是什麼時候?是否該逢低買進?還是等除權之後?……這是很多股票新手都一定會問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買進股票的時間關鍵不在於高點或低點,而是應該在當你發現這間公司(股票)的盈餘有大幅改善的時候。這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每種股票的 EPS 有大幅改善或賺錢的時候就是買進的時機!也是所謂「收割之前」的時間點。

任何股票買進的時間,往往是跟這間公司有沒有獲利有關。公司本身除了要有營利外,商品要很暢銷,而且布局全世界,這就是一間賺錢的公司。當公司的通路和銷售明顯都有大幅提升,EPS 有上台階(往上攀升)或跳升的情形,就要注意,代表公司經營已經看到成果,此時就是可以進場的時間。

以全家、台積電為例

再以全家(5903)為例:全家在 2004 年到 2009 年內的 EPS,每股盈餘都在 3 元上下,可是從 2010 年年尾開始,盈餘大幅躍升了 30%,漲到了 4 元。任何一間公司的盈餘成長超過 20%、30% 都是大事為什麼呢?因為這代表事有蹊翹。一間公司不可能突然之間賺大錢,事出必有因,一定有發生什麼事情或是公司做了什麼。

前文提過,全家便利商店於 2004 年布局中國,在廣州、蘇州、上海等地設立據點,是台灣第一個登陸中國的便利商店品牌。從 2004 年登陸到 2008 年,全家才開始獲利,而真正大幅度獲利的時間點則是在 2009 年以後。

台積電(2330)為例:2009 年以前,台積電並沒有任何大幅支出,EPS 總是在 3 元左右,卻從 2009 年之後忽然跳升到 6 元,這一跳可是增加了 80%!台積電在 2009 年時,投入資金大量增添設備,其資本支出大幅擴張。我們可以從圖表 2-13 中看到,2009 年的長投(長期股權投資)與固資(個股融資),從 2916 跳到 4142,也就是從兩千多億元跳到四千多億元,盈餘也是大幅擴張。

當任何股票的 EPS 提升時,就要留意並保持警覺了!若是一檔股票每一季的盈餘都有大幅增加,代表這家公司過去所做的耕耘已出現成果。比如市場有擴張、商品賣得更好⋯⋯不論何種因素,都表示當初所做事情或決策已開花結果。而這正是進場的好時機,也就是所謂「股票買進的時間點」。

 

注意公司 EPS 的變化

在此解釋一下 EPS 站上台階(提升)的意義。所謂的 EPS(每股盈餘),若是翻倍或上漲 20%、30%,這叫做「轉骨」。簡單來講,就是一間公司過去所布局投資的牛肉,已成功兌現,轉變成營利。任何一間公司,從投資到後來賺錢都需要經過一段經營的時間,而最佳買進的時間點,就是整個產能爆發或獲利爆發的時候,此時的盈餘會大幅擴張,並且從大部分的市場可以看出他已經變成一個更賺錢的公司。

本來是一間被市場認為賺 3 元的公司,突然變成賺 6 元,這時候他的股價就會完全不同。一間賺 3 元的公司,股價大概會維持在 50 至 60 元,而賺 7 元的股價則是約 100 元。所以只要一間公司的盈餘一往上竄,就可以特別留意了。辨別一間公司是否變成一間更賺錢的公司,其方法就是:每一季結算日一定要去查看該公司的 EPS。要對每一季盈餘都保持警覺。

再以全家為例。全家 EPS 非常明顯上竄 是在 2009 年開始。2009 年 Q1(第一季)的時候是賺 0.32,而在 2010 年 Q1時是賺 0.68 喔!從 0.32 跳到 0.68,就要開始保持警覺了!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當 2010 年第一季發現,這間公司的營利怎麼突然暴增了 80%至 90%?這表示公司這一整年有可能賺到更多錢。如果真的越來越賺,就要回頭看,去回想、推算他們是不是有做過什麼布局或策略,然後在某一年開始開花結果。

全家前進中國的成果,在 2009 年和 2010 年前後爆發。全家所做的投資,比如設點、租金、裝修費用等,到了 2009 年達到了損益兩平(折舊損益兩平)。不需要新的投資(新店面、廠房、器材等),成本沒有增加,但是每一間單店都能持續賺錢。所謂的成果就在 2010 年前後爆發,反應在每一季的財報上。這時候就可以進場了,買進全家的時間點就在 2010 年第一季。

 

一檔股票買進的時間點,「看盈餘」就是關鍵!

不過,要注意的是,一間公司賺不賺錢,盈餘的持續性很重要。我要強調並解釋這個概念。

 

為什麼要強調「持續性」?

因為突然跳漲,雖然代表公司賺錢了,但有時候獲利的原因並不一定是靠布局或本業賺來的。像是公司賣掉子公司,從賣掉子公司賺到的錢,會挹注在財報上,會有突然奮發圖強、一枝獨秀的錯覺。

我朋友林先生跟我分享一個案例。以精密鑄造起家的大田(8924),過去七年裡,EPS 掙扎在虧損邊緣。但在 2017 年第二季,忽然獲利大增,從累計虧損 1.6 元,突然變成賺 8 元,全年累計,比 2016 年足足多 10.57 元!

一間連續虧損 4 年的公司,突然變成大賺錢的公司,這可不是前期經營布局開花結果,這是賣子公司、一次性獲利了結的結果。這種獲利暴增,就好比土財主賣鄉下土地,突然腰纏萬貫、手頭寬裕。

土財主手頭寬裕不是壞事,但有了大把的現金,能不能用錢滾錢,考驗的還是土財主做生意的眼光和能力。如果土財主會做生意,應當能在幾年內繼續賺錢、越賺越多才是,否則曇花一現,只是資產變現、啃食祖產而已。大田 2017 年獲利暴增之後,2018 年,經營本業又回到虧損邊緣,繼續掙扎,看不出成長點。

這種一次性的獲利,所以像這種的公司就要屏除,因為這不叫做「持續性」,這叫「一次性」。一次性因素造成的數據,需要繼續觀察,而不是買進的指標。

 

如何判斷「買進時間」?

為什麼只需要看獲利來判斷即可?不用看大盤嗎?買進股票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獲利,公司賺錢投資人就賺錢,所以公司獲利才是大事,在大盤什麼點買進其實沒那麼重要。這是根據我觀察股市多年和實際操作所得到的經驗。

2014 年 7 月 2 日,台股大盤在 9,484 點,算是相對高點。如果你在這一天買進台積電(2330),握著四年之後,其實你還是獲利 86%。台積電稅後淨利從 2,639 億元漲到 3,431 億元,EPS 則從 10 元漲到 13 元。也就是說,台積電這四年的獲利持續成長,就算在高點買進,股價一樣繼續大漲,你也跟著獲利。

但製造輪船的正新(2105)就不一樣了。如果你同樣在 2014 年 7 月 2 日買進正新股票的話,持有四年後,你會賠 30%。因為正新在這四年的盈餘整體是衰退,不但縮水了 65%,而且 EPS 也下降了 60%。

 

到底什麼是最佳的買進時間?

一間不賺錢的公司,不論你在高點還是低點買進都不會賺錢;而你買進會賺錢的公司,即使是在高點買進,公司繼續賺錢你還是會跟著繼續賺錢。所以說,問題的關鍵不是你在哪個點位買進,最關鍵的還是這間公司的營利狀況。最佳的買進時間,就是這間公司賺大錢或是擴張有獲利的時間,就是最佳買點。

 

更多買賣股心法,這些好文推薦你>>

 

本文摘自《富媽媽靠存致富股,獲利100%》,作者:李雅雯、出版社:采實文化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Eating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