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林銘水
最近網路論壇上流傳著一個故事,
一位老人家受到業務員的慫恿,
利用高財務槓桿操作套利,
結果因為忽略投資風險,
導致短時間內大幅虧損,
落得利沒套到,本金卻血本無歸的下場!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到
幾個金融市場的偏誤:
偏誤 ①:有心人利用資訊不對稱
進行不當銷售。
極少數的業務員為了業績,
刻意隱瞞部分資訊,
只提供誘人的獲利預估,
對於風險則是輕描淡寫地帶過,
誤導投資人進行與自己
風險承受度不符的投資。
偏誤 ②:投資人的投機心態。
許多人自以為運氣比別人好,
可以賺得比別人輕鬆,
又不必承擔風險。
偏誤 ③:不求甚解的投資文化。
台灣人最愛買配息基金,
利息配得越高,越多人買,
總以為固定配息就像定存一樣沒有風險,
事實上卻不是那麼穩妥,
而兩者更不能拿來做比較,
因為只要是高於定存的報酬,
就會有風險。
而且基金公司的操作手法是,
若賺不到所要的配息時,
就拿本金當利息配給投資人。
換句話說,投資人是
拿自己左邊口袋的錢放入右邊口袋,
不僅根本沒賺,還要付管理費給經理人。
偏誤 ④: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
很多人在投資之前沒有擬定計劃,
更不知道為何要投資,
只想要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才會演變成只看獲利,
無視風險的投機策略。
雖說社會走向 M 型化,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巨大的財務缺口,
以至於必須冒著極大的投資風險,
去追求報酬率極大化。
事實上,這樣的想法
只會導致更大的財務危機,
俗語說:「呷緊弄破碗」,就是這個道理。
投資是現代人達成財務目標的必要手段,
值得慶幸的是每個人
都擁有成功投資的必要條件
──「時間」與「複利」,
只要懂得善加利用這 2 個要件,
穩紮穩打,不求快,
要實現人生夢想
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最後,要提醒投資人幾個
出手前應注意的重點:
① 投資不能只看配息高低,
標的風險才是最重要的
② 財務槓桿操作是不智的,
還沒投資已經背負債務
③ 任何套利行為
都不可能長期維持
④ 高風險不等於高報酬,
千萬別誤會了
⑤ 投資沒有捷徑,
唯有長期資產配置一途。
本文由 Money 錢 137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想看更多,歡迎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