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父母都做錯了... 沒有脾氣壞的孩子,只有不懂他的爸媽!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9-02-20 14:25
  • 更新:2019-10-07 10:34

90%的父母都做錯了... 沒有脾氣壞的孩子,只有不懂他的爸媽!

(圖/shutterstock)

 

我們跟孩子說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要乖乖聽話」,我們一廂情願地以為,

好好聽話,懂得配合的孩子好帶,

希望孩子一直都不使性子,不發脾氣,

最好是我們說什麼他們聽什麼,

最好是我們要求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最好是我們講一遍的問題,他們統統可以改掉。

 

但是,在我們這麼要求的時候,

我們是否把他當成孩子了呢?我們是否有考慮過,

孩子這個發脾氣的行為到底和我們有沒有關係,

也就是說,我們是否有過反思,

孩子的行為是不是與我們的反應有關係,

我們的行為會不會導致他們發脾氣呢?

 

繼續看下去……

 

 

這個小孩親戚家的小妹妹來,

但這天他卻特別不聽話

他媽媽就特別喜歡逗這個小妹妹玩,可是,

這個小孩這一天特別不聽話,要吃水果不自己拿,

還反過來搶走小妹妹手裡的玩具,還推倒小妹妹,

小孩的媽媽用玩具熊哄小妹妹的時候,

這個小孩還走過來一把搶過了玩具熊,

他的媽媽很生氣,責備小孩,小孩哭著跑掉了,

 

 

聽來,這個小孩是有點不講理,

但我問這個媽媽幾個問題

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我問:小孩要吃水果的時候,你在幹什麼?

媽媽答說:我在陪那個小妹妹玩呢

我又問:你的小孩搶走妹妹玩具時,你在幹什麼?

他答說:跟小妹妹玩積木呢

我再問:小孩搶玩具熊的時候,說了什麼?

然而媽媽答:小孩說,玩具熊是我的

 

從這些簡單的對話中,

你們大概了解到小孩的心理了嗎?

我來嘗試著還原一下這個小孩的心理活動:

小孩看到媽媽只陪著妹妹玩,心生妒忌,

於是以吃水果為由,想吸引媽媽的注意,

可是媽媽依舊陪著小妹妹玩,所以小孩很生氣,

進一步破壞妹妹玩玩具,還推開妹妹,

想搶回自己的媽媽,可是媽媽不但沒有離開妹妹,

反而拿自己的玩具熊哄著妹妹,

小孩要搶回自己的玩具,所以說玩具熊是我的,

也更想搶回自己的媽媽,

可是媽媽不但沒有回到自己的身邊,

反而把自己說了一頓,這一切都因為這個妹妹,

小孩很生氣,終於哭了出來。


 

如果這個媽媽這麼處理,

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如果小孩在說想吃水果的時候,

心思細膩的媽媽就能察覺到小孩的小情緒,

過來陪著小孩一起吃水果,讓小孩和妹妹一起玩,

而不是厚此薄彼,也許,

小孩還會引導著妹妹玩的很好呢,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事物的現象,

而不是本質,

小孩發脾氣的時候,

我們要看到他們情緒變化

和引起情緒變化的原因,

這才是我們需要引導他們的地方,

不是等到他們發作了才去劈頭蓋臉罵一頓,

覺得小孩不夠聽話,是小孩在找事情,

殊不知,這個導火線還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解鈴還須繫鈴人,當一個觀察者吧,

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小孩的需求,

讓小孩不要「被」發脾氣。

 

看更多好文,拉近你與孩子間的距離: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80後勵志網)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