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 / Demi
過年,真的是減肥族群的最大考驗!
家裡堆滿了一大堆零嘴,
有:糖果、果凍、巧克力派、鳳梨酥、花生糖…等,
實在是很容易讓減肥計畫破功。
到底在這想吃、
又不想變胖的矛盾之間,如何管住嘴?
掌握以下吃零食的 8 大原則,
讓你滿足了口腹之慾、
而且比較不容易發胖。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吃零食 8 大原則 讓你「少胖一點」
1. 檢視熱量與成分標示
想瘦非難事,但一定要從這個習慣開始培養,
也就是「買東西先看熱量與成分標示」;
除了看每公克的熱量多少,
也要注意添加物、糖分、反式脂肪含量,
盡量避免挑選過多添加物,
以及糖分和反式脂肪過高的零食,
尤其反式脂肪每天不得攝取超過大約 2 公克,
攝取過量容易患得心血管疾病,
建議挑選 0 添加、低糖、低熱量的健康零食,
吃了比較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2. 小包裝分量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過,
那就是一打開零食就會不停的一口接著一口狂吃,
不知不覺把整包零食吃光光!
若你是這類型的人,
建議選擇小包裝的零食,
避免購買真空包裝、大份量的零食包,
才不會一下子吃太多。
那麼如果是別人送你大包裝的零食呢?
你可以多分給親朋好友,
和大家一同共享零食,少吃點、也能發福少一些,
這也是一項小心機減肥技巧
(給其他人吃,讓他們變胖,自己先偷偷瘦起來!)。
3. 每天攝取零食熱量的扣打
一定要限制自己每天攝取的零食熱量!
包括:吃了什麼、寫在筆記本,
檢視自己是不是吃太多、熱量超標。
另外,可以嘗試「漸進式」控制熱量,
試著第一天設定零食的熱量攝取,
在 300 大卡以內,隔天減少為 250 大卡,
習慣後再減少為 200 大卡,
漸進式忌口,會讓執行更有成效。
4. 與正餐相隔 2 小時
想吃零食,建議要與正餐相隔 2 小時以上,
如果可以,要規定自己吃零食的時間,
只有 10 到 20 分鐘,避免吃過量!
畢竟過年期間,又是年菜、又是零食,
一定不會有肚子餓的時間,
用「時間間隔」來提醒自己,
除了可以讓腸胃好好消化、也有休息時間之外,
同時避免過量進食,增加身體負擔。
5. 選擇吃得麻煩、有嚼勁的零食
越麻煩吃的、越能降低一直吃的慾望;
例如:帶殼花生、Q 彈蒟蒻、新鮮蔬菜棒…等,
這些零食熱量較低,
又能讓你避免狼吞虎嚥、拉長咀嚼時間,
相對也因為細嚼慢嚥,可以增加飽足感。
6. 選擇原味,不加工零食
零食最好挑選原味、無添加人工調味劑的,
例如:水果、無調味堅果、原味海苔…等,
會比較健康;而加工類零食,
包含:蜜餞、蜜汁肉干…等,
能不吃就不吃,這些都是熱量陷阱。
7. 避免啤酒、汽水、含糖飲料
過年過節總是免不了喝飲料的習慣,
但你可以選擇較健康的飲品,
像是:油切茶、無糖綠茶。
特別是無糖綠茶,含有兒茶素,
有助於提高基礎代謝率,
消除多餘的熱量與脂肪,預防發胖的風險。
避免啤酒、汽水、含糖飲料
8. 經常變換零食種類
總是吃同一種零食,不僅容易吃膩,
也很容易營養不均衡,
建議每天交替零食種類,
例如:今天吃花生、堅果、瓜子,
明天改吃蔓越莓乾、全麥餅乾,
讓你感覺每天的零食很多樣,
滿足你的口腹之慾。
零食選擇 這些「卡健康」
天然、無加工的零食,相對健康,
但一定要記得,
這些能同時補充營養成分的健康零食,
並不是無熱量,
吃多了,卡路里還是會爆表。
只是真的嘴饞、忌不了口,
那就參考小編列出的這些零食清單,
挑著吃、相對健康點!
零食,就是正餐以外多餘的熱量,
「能不吃、就不吃」才是原則;
如果還是免不了、想吃一點,那就多多分享,
可以促進感情、也能少點熱量攝取!
只是過年期間,慢性病患者,更要忌口,
像是:糖尿病患者,要更注意控制血糖,
少吃糖含量過高的糖果、餅乾;
心血管疾病、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
則要注意減少攝取過多的鹽、油、糖,
多遠離蜜餞、肉乾,改為以上健康零食清單,
才能讓身體的負擔,少一些。
本文由 WorldGym Blog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