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某天,朋友小涵突然來借錢,要的不多,
但聽上去很急迫,說月底就能還,
我趕緊給她帳號轉了帳,但晚上的時候,
她說:謝謝你啊,小軌,
但這筆錢月底暫時還不上了,
因為我是幫葉子借的,
她正在籌錢裝修房子等著結婚用呢,
我一驚,問她,哪個葉子?
她跟我有什麼關係嗎?她說,
你沒見過,但是我跟你提過,
就是那個半夜跟她老公吵架,
跑到我家睡的那個女孩,
我跟她的關係還不錯。
這個葉子,我確實聽小涵講過幾次,
她有建立玩樂群組,經常叫群裡的人輪流請客,
一起吃飯、爬山、唱歌,小涵每次都參加,
而且她會去參加群裡每個人的婚禮並包紅包,
會隨時同意別人需要她湊數的飯局,
不用提前約,隨叫隨到。
繼續看下去......
那些明知你不樂意,
還拿著「合群」為難你的人,
也不是什麼好人!
小涵是出了名的濫好人,因為她很少拒絕別人
但是小涵工作五年幾乎沒存什麼錢,
沒男友沒房沒車,在圈子裡是出名的老好人,
大家都說她很好相處,因為她不管熟不熟,
都不太會拒絕別人,而小涵的腿有點外八字,
很害怕別人笑話她走路滑稽,
不過就是有人喜歡拿這個開她玩笑,
尤其是關係稍顯親密的人,
說她走路像一隻上了煎鍋的鴨子。
別人指著她痛處哈哈大笑時,
她也只是尷尬一笑。我問她,
不喜歡別人開的玩笑為何不直接告訴對方?
她說,我怕別人說我開不起玩笑,說我不合群。
很多人都會這樣,胸口即便雷霆萬鈞,
唇齒間卻依然雲淡風輕。
為了別人口中的合群,
明明想拒絕卻不敢說出口,
寧可犧牲自我為代價,
也要對他人友善。
你見群就合就算是合群了嗎?
有多少人,明明討厭社交卻不敢不去;
有多少人,明明不想瞎聊卻硬是張開嘴強顏歡笑;
又有多少人,試圖通過幫助別人來維持泛泛之交?
小軌手頭上還有工作,
但又沒辦法拒絕慶功
在報社做記者時,認識一個加拿大朋友達西,
他聘請我給他做一個項目的翻譯,項目結束後,
達西在一個會所請項目組所有人歡聚慶功,
那天剛好報社排表上分給了我兩個版,
但我手頭還有四篇稿子,需要當天寫完上版。
所以去參加慶功宴的時候,就對自己說,
嗯,就玩一個小時,然後就滾回去幹活。
一個小時過去了,大家都玩得興致正濃。
有人要玩射箭,讓我幫忙跟工作人員溝通一下;
有人想點首歌讓台上那個身材火辣的歌手唱,
要我幫忙問問需要多少錢……
因為第一次合作,希望給達西他們留下好印象,
以後有這種錢多事兒少的活,還能願意再次找我。
兩個小時過去了,他們完全沒有散的意思,而我,
也不好意思早退,但因為一堆稿子還在等著我,
所以每過去一個小時,我就焦慮地看一下時間……
四個小時之後,我開始心不在焉,焦慮爆棚,
如果晚上十點前交不了版,我必死無疑。
於是她決定醞釀各種理由,
讓自己妥善退場
所以她醞釀各種抱歉的情緒好讓自己能妥善退場。
這個時候達西注意到我的不對勁,他問,
我是不是有事需要提前走?
我臉一紅,支支吾吾地說出各種理由和原因,
表達自己不得不提前退場的慚愧與抱歉,
沒等我說完,他馬上打斷我,一臉詫異地問我,
你要是有事需要提前離開,
為何不直接說呢?你隨時可以走啊,
這裡沒人需要你遷就我們才能開心,
而且,也沒有人有權利干涉你的自由啊。
之後達西在這裡的一年,
我們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係。
同道中人,和而不群;非你所願,群而不合。
合群不能成為一種價值判斷
當你和一個群體交往感覺到累的時候,
說明你們可能並不是同一類人,不是所有的群,
你都要迎合,脅迫性融入群體很難給你帶來
任何舒適與價值,當你削足適履地綁架自己
強行融入一個自己根本不喜歡的群體,
這往往意味著一種墮落的開始。
《在細雨中呼喊》一書中,余華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不再裝模作樣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單中,
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
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
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有很多人,只是因為害怕別人說他孤僻才去社交,
才去犧牲自己的獨立精神與真實意願
讓自己出現在聲色犬馬的群體狂歡中,
但真正有所成就的人,
都在用「不合群」的時間
去重塑真正的自我。
合群確實能給很多人帶來安全感,
孤僻、不愛說話、跟大家玩不到一塊去,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但是,有些平庸的群體就是怕你太出眾,
他們要同化你,想盡辦法把你拉到平庸的層次裡,
這樣,他們才有群體平庸的安全感。
你害怕不融入群體會被鄙視,
但用合群逼你融入群體的人,
卻更怕被你鄙視。
妥協來的泛泛之交,很難讓你受益良多,
合群確實會給人帶來資源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明明心不甘情不願,
但是還是要打起精神來觥籌交錯的原因。
但有獨立精神的人,多數不稀罕所謂的人脈資源。
泛泛之交,多是表面資源,唯有擇良木而棲,
擇良友而交,讓自身強大,沉澱真本事,
才能跟別人平等對話,
才能不卑不亢地談合作雙贏,而不是跪求幫忙,
朋友過生日,來吧;誰誰誰結婚,去吧;
晚上來喝酒啊,好的。很多人跟我們並不熟,
但因為一句「都是朋友嘛」,撐著面子就去了。
為了「合群」,
我們究竟浪費了多少時間?
我們以犧牲自我意願為代價的「合群」,
又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我們期待的友誼與資源?
有時候,不是別人綁架了你的意願,
而是你用不切實際的期待綁架了自己。
合群很重要,但是要合一個什麼樣的群,
更重要,沒有人逼著你去做誰誰誰,
合群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學習、彼此提升,
或者只是為了純粹而真實的情誼。
如果這兩樣你都不是,
只是花費大把的時間讓別人都說你「人很好」,
那麼,你就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
這樣的群,合而無用,只是在幫你消磨餘生。
唯有尊重內心,擅做取捨,
才能腳踏實地擁有一個清淨快樂的自我。
合群不是規則,你終究還是要對自己負責。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