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存股的目的其中之一是為了領取股利,而高殖利率往往是人們第一個看的重點,但高殖利率不代表往後也是如此。因此,如何挑選到一個能夠長久發放股利的公司就是存股族所必須要思考的點,本文列舉 3 個重點,幫助你判斷這些股票是否為值得投資的標的。
文 / 龔招健
國內銀行存款利率長期偏低,一般上班族很難靠薪水、銀行存款利息準備退休金,不少人改以「存股」替代,於是股息殖利率的高低成了重要考量,然而真相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近幾年「存股」在國內成為顯學
許多人存股目的是為將來退休做準備,希望在存夠股票之後,可以靠每年的股息收入過生活。每到歲末,比較積極的存股族就會開始評估個股明年可能的配息,預估股息殖利率的高低,有不少人偏好股息殖利率較高的個股,甚至認為越高越好,這其實是一種迷思。
所謂「股息殖利率」,一般都以配發的股息除以股價計算得來,其概念源自債券殖利率,但兩者其實有很大差別,存股族若因為公司近 1、2 年的股息殖利率高,而買進股票,中長期要承擔的風險非常大。
股息殖利率不能看短期,要看長期平均值
債券屬於固定收益,除非債券發行機構(政府、企業)違約,否則投資人在債券存續期間,每年都可以領到固定的回報(利息),類似在銀行放定存收息的概念,而且債券存續期屆滿之後,所投入的本金可以全部拿回來。
至於股息,主要看公司上一個年度盈餘,以及公司如何分配這些盈餘,因此若公司年度盈餘減少,隔年配息也會縮水,不像債息是固定的。此外,股價的波動風險相對較大,股票買進之後若下跌,本金就會出現帳面損失,不像債券持有到期可以拿回本金(除非發生違約)。
景氣會不斷循環,上市櫃公司股價會起起落落,每年配息也不固定,因此在挑選存股標的時,絕對不能只因為今年或明年的股息殖利率很高,就被吸引,至少要了解它近 5 年、甚至近 10 年的平均股息殖利率,這樣的平均值才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存股最好避開掛牌不久的上市櫃公司
盡量挑選歷史較悠久(歷經完整的景氣循環,通過了不景氣、金融海嘯的考驗)的產業(或次產業)龍頭股,中長期而言,這類公司的獲利相對穩健,相對有能力穩定配發股息。
高股息殖利率 可能隱含危機
以台股上市櫃公司而言,近幾年平均股息殖利率大致維持在 4%上下,若某些公司的股息殖利率明顯高出此一平均水準,通常要更謹慎看待,因為這可能暗示公司營運前景展望不佳,使得公司股價偏低(股息殖利率跟股價呈反向關係),即市場給予較低的本益比。
高股息 有時候有其他目的
另外,有些公司營運已走下坡,股價也低迷,但公司派為炒作股價,或基於其他特殊考量,宣布高配息,其配息資金來源可能是過去累積的未分配盈餘、資本公積(歷年現金增資所累積),或一次性業外收益(例如處分廠房、土地、轉投資事業),甚至是向銀行借錢,存股族一定要避開這類公司,以免得不償失。
另一方面,如果某些公司的股息殖利率低於大盤平均水準,但公司近 3 年 EPS 穩健成長,配發的股息也穩定,甚至小幅增加,這可能暗示公司具備中長期成長潛力,可能是很好的存股標的,值得進一步研究。
理想的存股標的不在於殖利率高低,而應滿足以下條件:
①投資人每年都能賺到股息;
②除息後都能填息;
③中長期股價或市值不斷創新高(賺資本利得);
國內上市的台積電(2330)就是一個典範。台積電是晶圓代工龍頭,技術遙遙領先,建立了很高的競爭門檻,近 5 年平均股息殖利率不到 4%,在台股上市櫃公司中並不算高,但近 5 年(2014∼2018 年)配發的股息依序為 3、4.5、6、7、8 元,所增加的股息來自獲利成長,給長期投資的股東帶來高報酬率。
投資人存股的最高境界,就是去發掘像台積電這樣的公司。不過,台積電的營運模式較獨特,競爭對手不多,進入門檻高,國內多數科技(電子)股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傳產金融股 配息相對穩定
相較於科技產品,傳產、原物料、金融服務的生命週期較長,因此傳產、金融股的中長期獲利、配息相對穩健,相對適合做為存股標的。如果是短線參與「除權息行情」,高股息殖利率個股可能有短暫的吸引力,但如果是為了退休而存股,首先要評估公司的長期獲利狀況是否穩定,以及是否具備成長動能、股價本益比是否合理或便宜,股息殖利率的高低 反而不是關鍵。
更多存股觀念,這些好文推薦你:
- 存股族最愛的金融股,該一次重壓還是分批買進?財經作家:做錯了,報酬就少了 50% ...
- 小資族、退休族都愛的「定存股」該如何選? 4 步驟帶你挑出優秀定存股!
- 【定存選股學】他用這 3 指標,篩出 長線定存股!台積電 就是其中一檔 ...
- 績優股遲早會「加倍奉還」... 4 招克服恐懼,碰上股災 也能抱住定存股不亂賣
- 買了定存股 你可以不管它...但也可以 活化它!多做 這一步,就能每年多拿 5% 利息!
本文由 Money 錢 135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非本人僅供示意 / 責任編輯:Andy;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