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房價飆漲 就是賺到!將因此引發 這個後果,以後更難以生活...

Money錢

Money錢

  • 2018-11-30 13:10
  • 更新:2018-12-07 18:02

別以為房價飆漲 就是賺到!將因此引發 這個後果,以後更難以生活...

(圖/shutterstock)

 

撰文:胡偉良

 

房子兼具居住和投資屬性,

然而投資功能卻被過分放大。

當房子變成投資工具時,

它已經成為一種賭博遊戲,

只要買房,你就能賺錢,

但反過來看,大家都在賺錢,

那到底是誰虧了?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財富分配不均 越有錢的人越買房

買了房的人一般都被當成是成功人士,

因為畢竟在當今的大都會裡,

那麼高的房價並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

能夠在像台北市這樣的城市裡

買房有其值得驕傲之處。

世俗的眼光也的確是這麼看的。

 

所以買不起房的人經常會覺得自卑,

不過在我看來,大都市、高房價、低收入,

年輕人買不起房真的沒什麼,更沒必要自卑。

別說年輕人了,即使中年人

能在大都會裡混一間像樣的房子也實屬不易。

所以,買不起房並非是你不努力或是不夠優秀,

非要怪的話,

可能就要怪你投錯了胎,誰叫你不是個富二代?

看看有幾個年輕人

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買得起房的?

有,但那只是少數,買不起房並非你的錯。

 

你為什麼買不起房?

客觀來說,是因為高房價。

不過我還是懇切地認為,

房價並不是

應該低到讓年輕人都能買得起才算合理。

房價固然高,但更大的問題是,

如果房價高上了天,

或者當大多數人

都認為已經高到真的遙不可及,

你還會覺得與你有關嗎?

一定會想辦法不買房了。

 

 

房價上漲是良性競爭

買不起房的關鍵在低薪

人人都在賺錢,那就一定有人要賠錢,

或許是其他行業。

資訊不對稱,造成人們買房的衝動。

財富不均造成房子短缺;

而教育、配套資源的不均,

也造成不同地區之間的房價不均等。

房價越來越高,

這又是人們居住結構的不均造成,

租賃市場沒能健全和完善。

所以,一切都是「不均衡」造成的。

世間萬物的不和諧都可歸結為分配不均,

高房價也是因為不均衡所造成,

這個論點大家都明瞭,

但卻又很難去打破現實社會的種種不均衡。

 

房子總量會缺嗎?

其實不缺,但大城市缺,

有錢人不缺,窮人缺。

這又是財富分配不均。

無論是房價還是房租,

其實隨著經濟的發展本就應該是上漲的,

天天下跌反倒是問題。

但是問題在於哪裡呢?

好像房價、房租隨時都在漲,

而收入卻「凍漲」,

事實的確如此。

 

 

所以,上漲雖是一種良性趨勢,

但已經遠遠超過人們的承受力,

使良性轉成了惡性。

最後再回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越有錢的人越買房,

經過市場炒作,越買房的人又更有錢。

而其實房子總量也不缺,

有錢人想買多少間都可以買得起,

但他買了,窮人就更買不起,

這又是財富不均造成的最佳實例。

炒房的人覺得自己很聰明,

從來不認為自己搶占了別人的資源。

 

房價上漲看似人人都賺

實則潛藏社會隱憂

房地產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大家都好的行業,

但事實也許不盡然如此。

有人說,在房價上漲中,

除了沒參與的人,竟然找不到受害者,

幾乎和房地產有關的人都在發財。

也就是說買了房的人,

以及房地產相關的參與者都是受益者。

我們常提到零和遊戲,

即一場遊戲中,參與者有輸有贏,

一方所贏的正是另一方所輸的,

遊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

房地產既然都是贏家,那麼誰是輸家呢?

難道房地產不是一個零和遊戲?

 

 

就購房者而言,

實際上買得起房的人

已經在掠奪買不起房之人的財富,

尤其是炒房者。

買房的人因為房價上漲,認為自己賺到,

其實除了心理上的安慰,對自己的生活並無改善,

依然坐擁千萬房產卻過著如乞丐般的生活。

銀行也沒虧,建商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麼多賺錢的人,到底誰虧了?

賺的是誰的錢呢?沒買房的?還是實體經濟?

房價上漲從表面上看,

所有買房的人似乎都賺了,

但實際上影響深遠,

當大家都沉浸在紙上富貴的當下,

物價漲了,除了極少數人,

整個社會的生產和消費力卻都在逐漸減弱。

 

 

本文由 Money 錢 134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Eating)

 

想看更多,歡迎詳閱

《Money 錢》2018 年 11 月號第 134 期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