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入侵!蘭嶼人的未來決定在誰手上?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4-07-16 22:03
  • 更新:2018-07-17 15:02

7-11入侵!蘭嶼人的未來決定在誰手上?

(圖/shutterstock)

7-11即將登陸蘭嶼

連日來引起各種正反討論

有藝文界人士擔心,

蘭嶼的傳統會被破壞,

達悟族人的生活將無以為繼

作家劉克襄甚至以「穿著丁字褲的老人,無助地走過廿四小時營業的店面」

描述超商將帶給蘭嶼的荒謬景象

 

更有人舉發超商將進駐的建物沒有建照。

但也有人支持該聽聽蘭嶼人的聲音

讓蘭嶼人自己決定才符合台灣民主精神。

以下兩篇文章是近來此議題討論最熱烈的文章

各位讀者可以用不同角度思考看看,到底7-11適不適合蘭嶼居民。

 


7-11不能進蘭嶼的原因/宥勝

我支持「7-11不要進入蘭嶼」。

 

但不是為了保護雜貨店的阿公阿嬤、

也不是擔心蘭嶼會有更多垃圾,

而是因為,

一旦蘭嶼有了便利商店,台灣就毀了。

 

對,台灣就毀了。怎麼說?

 

請大家設想一下7-11登嶼後的情況,

其實就是建立在人性軟弱下的強迫同化:

冷氣、方便、舒適、美味、便宜

 

當這些元素入侵後,

蘭嶼年輕人就會開始越來越「文明」,

而蘭嶼的傳統文化也會慢慢被「遺棄」,

畢竟,

可以用這麼舒適的方式過生活,我為何要去捕魚?

 

這就是台灣本島「如何陷入文明病」的故事再度重現,

而且是由台灣最有力量的統一集團來割這一刀,

是痛心、是自殘,

更是在示範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摧毀自己的靈魂!

 

台灣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以前的台灣,跟現在的蘭嶼一樣,

有文化、有想法、有人情味,

每一個去過蘭嶼的人,忘不了的都是他們的熱情,

拍攝的都是他們的服裝建築,

錄製的都是他們的音樂語言,

這就是他們最自我的生活方式,

雖然辛苦、卻不心苦,

雖然不富、卻不喊窮,

雖然封閉、卻有自信,

這也是最讓大家流連忘返、

也是以觀光角度來說最有價值的地方。

 

但我們卻要親手摧毀它,

就像我們自己摧毀台灣一樣。

 

猜猜現在外國人怎麼形容台灣?

 

「有點像日本、又不太像

「想要學韓星、又不到位

「想跟中國拼、又不夠本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忘了自己是誰,

還會去聯合別人來摧毀自己的文化,

而這一切都只為了一個字:錢。

 

從小到大,

我們的訓練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卻沒有人告訴我們,

君子愛財,是取之有道的。

 

如果我們是用添加毒澱粉來取財、

如果是用排廢料來取財、

用挖土石來取財、用炒地皮來取財、

操縱股票、官商勾結、財團壟斷、摧毀文化,

請問,

我請問,

這些錢財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

 

帶給我們的,就是現在的台灣,以及未來的蘭嶼,

 

一個沒有自信、沒有文化、沒有力量的大島、

和一個本來什麼都有,卻即將消失殆盡的小島。

 

如果將這個主題延伸到「個人」,

那就是當我們的行為是以「賺錢」為目的的時候,

通常都會導致失敗。

 

除了金錢上的失敗,

更嚴重的是精神上的失敗、以及靈魂上的失敗。

 

因為,

真正賺大錢的人,

剛開始都不是從「賺錢」出發的,

而是他們知道自己「渴望」什麼,然後努力去拼。

 

而這個「渴望」,

通常是建立在對人類的情感上,

例如我們父母那一輩,

不是為了妻兒拼、就是為了總統、不然就是為民族,

但現在,

卻有很多人只為了名氣、權力、金錢就耗盡全力,

以致於到最後,徒留空虛,

因為在他心裡,並沒有任何「人」。

 

如果把這個主題延伸到「企業」,

我只能脆弱的懇求,

所有有金錢有力量的台灣成功者們,

請你們把餘生的「渴望」建立一些在台灣人身上,

如果你們已經沒有在台灣生活的話,那沒關係,

但是如果你們還在,

難道我們不是在同一片土地上呼吸著、生活著嗎?

為什麼要用殘害自己同胞的方式來圖利?

難道在自己家人吃的飽飽、路上卻有人在乞討的時候,

這頓飯還依然美味?

請問你們的真心呢?請問你們的靈魂呢?

究竟是什麼讓你們失去這些的?

 

如果是資本主義,請你們手下留情,

因為台灣目前還有一塊淨土,叫做蘭嶼,

如果是功利主義,也請你們高抬貴手,

因為台灣目前還有20萬個乾淨靈魂,叫做嬰兒

 

 

 

 

這世界上沒有壞人,

只是被那些不可抗力的漩渦攪動著而已,

而所謂的漩渦,就是「現代化」。

 

「現代化」本身無罪,它是個時代趨勢,

相對於「原始」,它就叫「文明」,

是一股伴隨「工業化」和「企業化」的潮流,

是一種讓人無法自拔的內心嚮往:

乾淨、舒適、便捷、享樂、生活無虞。

 

但在「文明」之下,也是可以有「文化」的,

所謂的文化,就是長久以來大家的「生活方式」,

其中包含了生活智慧、自我肯定、後輩傳承,

而這一切全都建立在「人與人的互動之上」。

 

可是台灣的都會區,卻漸漸沒有文化了,

因為它沒有生活智慧,只有美國和韓國的智慧型手機,

因為它沒有自我肯定,只有看著國際強大的唉聲嘆氣,

因為它沒有後輩傳承,只有放大金錢渴望的耳提面命,

人與人的互動少了,LineLine的互動多了,

甚至連自己,對自己的了解都漸漸不夠了。

 

與「原始文化」相較,我們少了與天、地、人的連結,

失去的,

是那份自然的心靈力量,

這跟冷氣、飲料、電器、和汽車都無關,

因為我們本來就可以使用這些東西,

但是千萬,不能忘了自己是誰,

更不能忘了,我們到底是在為誰而努力的,

是為了父母?還是為了恐懼?

是為了兒女?還是為了面子?

是為了生存?還是為了奢侈?

 

如果當父母、兒女都健在,而且生存不受威脅,

那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在煩惱?

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感到憤怒、而感到不滿足?

 

 

統一集團,

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也最具貢獻的本土企業,

他們創造了非常多改善台灣人生活的體系,

沒有他們,沒有台灣。

但正因為如此,

如果統一堅持要做出這樣令人難過的事,

是會讓所有想努力保住自我靈魂的台灣人心碎的。

 

如果沒有教蘭嶼人「如何在文明下繼續保有原始靈魂」,

就直接把現代文明快速的推給他們,

那打擊的不只是小小的蘭嶼,

而是間接向台灣的晚輩證明了:

 

台灣人,你們就是不需要靈魂,只要錢就好,

所以想辦法去賺錢吧!

去中國發展吧!去抄襲韓國吧!

然後再回頭用嘴巴上大喊我愛台灣、台灣最棒,

卻繼續讓自己的戶頭用十位甚至十一位數的規模出現,

然後為後代留下了更多的不解。

 

一件事一件事的打擊,雖然會讓人對島內失去信心,

但領導者、或媒體傳播所身體力行的「業績至上」哲學,

才是真正會讓台灣人的心靈徹底崩潰

 

我們,絕對會有更忠於自我、及更尊重人類的新作法,

而我們,也絕對會是最優秀、也最有情感的民族。

 

請不要問我懂什麼,我什麼都不懂,

我只是一個到過世界各地、

看到很多地方都被現代文明摧毀而失去靈魂的人,

但,

我就是個活在現代文明人,

這沒辦法改變,也沒有錯,

我甚至沒有辦法代表蘭嶼人說任何話,

因為我根本連蘭嶼都沒去過。

 

但我想說的是,人類一定要保有自己的文化,

不管是台灣文化、蘭嶼文化、家庭文化,

一定要知道自己是誰,一定要知道自己渴望什麼,

一定要知道自己為了誰在努力。

 

我也曾經迷失過,但我醒了,

雖然我不是企業家,

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文字創作者,

但我知道,我渴望把大家的靈魂喚醒,

就算被罵,就算被笑,

我也會繼續傻傻的做下去。

 

很多事我都不懂,

但是我唯一確定的是,我是個台灣人,

而且我知道,

我的名字叫做宥勝。

(來源 宥勝blog)

 


讓達悟人自己決定/公視「有話要說」前主持人陳信聰

有點訝異,7-11要在蘭嶼拓點,會引起那麼大的反彈。

宥勝跟劉克襄提出了幾個反對理由:

1.小7會讓雜貨店倒閉,達悟阿嬤會失業

2.很多人會跑去吹冷氣,然後就不捕魚了,然後生活就會很墮落,然後文化就沒了

3.很多具在地特色濃厚人情的商店都會倒,達悟人買東西再也不能賒帳了

4.小7是次於核廢料的惡靈,是漢人的惡毒詭計,

從此蘭嶼將遭資本主義大軍入侵,物質思維、貨幣經濟將徹底瓦解達悟傳統文化

 

有沒那麼誇張?一間小7,就會摧毀達悟文化?

以台灣經驗,包括小7在內的四大超商,

確實導致傳統雜貨店的大量快速滅絕,

也讓小型平價咖啡店無法經營,

而隨著經營策略的改變,

連帶著影印店、文具店、便當店、甚至洗衣店都受到衝擊,

超商像是宇宙黑洞,試圖把所有的零售服務業全部吞噬進去。

而絕對強勢的總部也不允許加盟者隨意販售在地特色商品,當然,更不可能賒帳。

但是,超商真的那麼不好嗎?

價格穩定品質OK的商品、上網影印傳真、各種代收繳費、

書報雜誌、買書郵購、寄貨收件、免費冷氣...

最重要得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提供服務。

在蘭嶼,許多東西賣得甚至比台灣貴,而且常常買不到。

要繳水費電費電話費,達悟人只能準時去郵局農會排隊,

錯過了上班時間,明天再來,但是六日不開。

如果逾期,2、3百元的帳單竟然必須花2、3千元飛到台東去處理。

影印個資料,恐怕只能到公家機關或基金會借機器,要領錢買東西,整個蘭嶼只有一台ATM......

難道,達悟人完全沒有這些需求?又或是,達悟人就必須活該忍受生活上的各種不便?

達悟傳統文化當然絕對重要,但貨幣經濟早已進入達悟社會,

租車、民宿、餐廳、浮潛、紀念品、超市、大量的觀光客...

經濟型態恐怕也早跟台灣觀光景點相去不多。

況且文化從來不是一個封閉停滯的「古蹟建築」,而是一個隨時變動,

隨時有新需求新元素的有機體,

因此要說一間小7就會瓦解達悟文化,恐怕也太看輕文化的韌性與強度。

那就讓小7隨便開嗎?當然也不是,連鎖超商確實還是很邪惡的,

除了對相關產業的磁吸效應,對達悟在地的農漁產也不會有絲毫幫助,

或許可以有幾個打工機會,但卻無助達悟青年發展成長。

24小時商店一開,觀光客深夜聚眾飲酒、四處遊蕩的問題恐怕也會大幅增加。

但問題在於,達悟人自己到底想不想要小7?

小7提供的服務是否是現在蘭嶼所欠缺的?而這些需求有沒有其他服務型態可以取代?

如果要小7,那些負面效應如何面對?....

要不要小7,讓達悟人自己決定吧!

(來源陳信璁臉書)

 

喜歡的話請按讚 分享給您的朋友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