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對眼前的事「全力以赴」
因為害怕被嘲笑,害怕錯誤,害怕失敗
所以寧可抱怨大環境
因為不盡全力的失敗還有話說
全力以赴的失敗,不就沒話可說了?
許多人會討論如何「離開舒適圈」
好比壯遊、去做一百件沒做過的事… 等等…但是
離開舒適圈不是目標本身
最重要的是跳到「勇氣區」
開始一路闖關,完成你的目標。
–Wondero
當然這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只有優點沒有缺點
但大體上來說,「實習」是一個優點遠大過缺點的事情
尤其當你選對公司的話。
我的第一次創業是從實習開始的
那時候,幾位台大的學長剛開始創辦哈酷網
要複製戴爾電腦的成功模式
在網路上販售客製化的個人電腦。
主要的創辦人 Louis 是我台大男籃的學長
他記得幾年前我去他家幫他修過電腦
知道我對 PC 組裝很在行,既然要賣客製化電腦
他就索性就找我來一起幫忙 — 當然是沒薪水的。
那是 1999 年,全世界最厲害的人都在創業
學長給我這麼好的機會
雖然我才大三,什麼都不懂
而且還有很久才會畢業 (那時候已經確定會延畢了)
但我二話不說的答應了。
進入哈酷之後我首先幫忙正在開發電子商務平台的技術團隊
優化使用流程、抓抓臭蟲。
後來平台做好了,我就開始負責產品上架的工作。
我永遠都記得第一張訂單進來的那一刻
大概是辛苦了半年多之後吧
你發現這麼小的年紀,做這麼多看似虛幻的事情
最後居然真的可以在這個世界上造成一些影響 — 別忘了那是 1999
絕大多數人從來沒有在網路上買過東西
甚至根本不知道在網路上可以買東西
那種感覺是非常非常奇妙的
從此也讓我愛上了「網路」這個產業。
不久之後我們聽說世貿要辦一場電子商務大展
這麼好的活動我們當然不可以錯過
但一問之下沒有人有任何參展經驗
這下好了,趕緊分配任務
大家快去研究我們要怎麼好好善用這次的機會。
我被分配到的工作是「行銷」
也就是當場要跟消費者如何的推廣、互動。
我想了一下自己去看展的經驗,走到每個攤位
廠商不是發給我一張 DM,就是夾帶一些贈品
回到家後贈品還可能會拿出來看一下
但 DM 往往只有被丟到垃圾桶的份。
我們是小公司,大概沒辦法每個消費者送贈品
發 DM 基本上只會把錢浪費掉。
想了很久,突然在電視上看到廠商辦抽獎活動
靈機一動
我們假借抽獎的名義,叫消費者現場註冊會員
留下聯絡資料,這樣他們一定會留下正確的資料
而算一算買一個好獎品的錢,也遠遠小過發 DM 或送贈品的預算。
最後這個行銷活動相當成功
為我們帶來了好幾百個新會員
後我們發會員電子報給他們,也產生出了不少的訂單。
Louis 覺得我有行銷的天份,所以公司成立後
我得到了「行銷副理」的這個職銜,進入了核心的團隊裡面。
不久之後,我們向威盛、台灣工銀等投資人募得了好幾億的資金
而我也被 Louis 拉進總經理室,成了他的特別助理。
這是哈酷網轉型成為碩網的時候,我們發現電子商務雖然有營業額
但要成長到可以支撐一家公司的規模
還要很久很久的時間。
所以在創投的建議之下
我們轉型成為一家賣軟體的科技公司
要賣軟體,需要業務,而且需要了解軟體的業務
所以 Louis 又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的活棋,沒錯,又是我。
當然我也沒做過業務,所以接下來的兩年
我努力的學習這個很難的事情。
過程中我們攻下了台積電、聯電、廣達等等大客戶
公司的營運也逐漸上了軌道。到了 2002 年
公司認為我們在台灣市場地位已經穩固,是時候嘗試「西進」
我們需要一組人馬去建立在中國的灘頭堡
沒錯,又是我
於是身掛「碩網資訊大中國區總經理」的職銜,我又去上海住了兩年。
如果你問我在答應 Louis 要幫忙他的那一刻
我有沒有想到後來會發生這麼多事情,當然沒有。
如果人生再來 100 次
我永遠都會選擇跟 Louis 一起走這一遭。
在我身上,當初去哈酷「實習」,是目前為止發生過最美好的一件事情。
所以年輕的學生們
與其抱怨社會不給你機會
我鼓勵你不如
大膽的跳進勇氣圈
去找到你的哈酷,你的 Louis
CMoney小編後記
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抱怨
用了太少的勇氣去實踐
預先設想了失敗的結果
所以不敢拚盡全力,只是為了給自己台階
台階並不是那麼重要的
重要的是
你失敗的時候
要能說服自己
而最棒的理由就是
『我已經盡全力了,我不後悔』
而你的勇敢,會給你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