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6 種懲罰,比打罵孩子有效!既能立規矩,又對父母口服心服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8-08-24 10:48
  • 更新:2018-10-18 17:41

這 6 種懲罰,比打罵孩子有效!既能立規矩,又對父母口服心服

(圖/shutterstock)

 

要讓孩子懂規矩,光靠打罵是不行的。

如果因為孩子一犯錯,

父母就大發雷霆打罵孩子,

對親子關係百害無一利。

美國一所教育機構,追蹤了 1000 組家庭,

發現 300 名從小沒受過父母打罵的孩子,

長大後更懂得尊重父母,

跟父母有聊不完的話題、更孝順。

而那 700 名從小經常受到父母打罵,

在成長過程中總是很叛逆,

長大後基本很少會發自內心的尊重父母...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跟大家分享 6 個科學的「懲罰」方法,

轉移注意力懲罰,往往比打罵孩子更有效。

既不傷孩子自尊,

又容易對父母口服心服,長大會更懂事。

6 歲前的孩子,越早教育越好。

 

一、對寶寶進行合理的規勸

假如寶寶愛吵鬧不休或與其他小朋友爭吵時,

父母要對寶寶進行適當的規勸。

‧ 首先放下自己要做的事情,

讓寶寶注意到你是在關注這件事,給孩子發出信號。

 

‧ 詢問孩子吵鬧的理由,

一定要聽孩子講完,了解孩子前因後果,

別無端的給孩子定下罪名。

 

‧ 一定要記得告知原因

當解決孩子的哭鬧的問題後,要告訴孩子,

吵鬧、爭搶這是一種不對的行為。

如果自己有錯在先,

一定要向對方道歉說對不起,

如果對方幫助了你,一定要說謝謝。

孩子好的習慣形成,

往往都來做父母事後的教育。

 

 

二、別打罵、在家裡罰坐孩子

當孩子在家無故吵鬧或在外面跟別人打架了,

心煩氣躁的父母,千萬別動不動的對孩子進行打罵。

換種方式去「懲罰」孩子,說不定效果會更好。

可以放一個墊子或者一把凳子罰孩子在角落靜坐,

罰坐的時間根據孩子犯錯大小的時間而定時間多少。

補充一下,罰完孩子後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罰他的理由是什麼,

只有這樣多次循環,孩子才有可能長記性。

 

三、讓孩子幫忙做家務

當孩子犯錯或無理取鬧時,

罰孩子做家務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罰孩子把地板拖幾遍,或給孩子一塊抹布,

將家裡窗戶擦乾淨。

如果孩子還小不會做,

父母可以在一幫帶著孩子做,

監督他,一定要逼他做完。

最後父母要告訴孩子,

為什麼要這麼罰他,

並問問孩子做完家務的感想。

父母這樣做,

可以鍛煉孩子獨立的能力,

還不會因為影響他的自尊。

 

 

四、給孩子一塊地方讓他畫畫

如果孩子有罵人的舉動,這個方法就比較實用了。

找一個固定的地方,準備本子和各色的彩筆,

讓孩子把罵人的想法畫出來,

父母要耐心告訴孩子,這樣罵人是不對的,

並耐心的詢問孩子為什麼要罵人,

再把孩子把剛剛罵人的情緒發泄出來。

以後想要罵人的時候,

告訴孩子通過畫畫來轉移注意力。

 

五、讓孩子罰站

畫個圈圈給孩子罰站也是一個不錯的懲罰方法。

在家裡某個角落,用一張紙寫上孩子犯錯的原因,

掛在孩子身上站在那罰站,

讓孩子對這次犯錯的印象深刻。

罰完後,父母再將孩子犯錯的原因再告訴孩子一回。

告訴問孩子哪裡做錯了,以後該怎麼做。

 

六、沒收孩子特別喜歡的東西

孩子平時在家亂丟玩具、不收拾自己的東西等。

可以將孩子喜歡的東西或玩具沒收當做懲罰。

懲罰期間,提醒老人別給孩子買新玩具。

並告訴孩子,父母為什麼要這麼懲罰他,

你到底錯在哪裡,如果你下次還這樣,懲罰的力度加倍。

 

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懲罰孩子的方式,只適用小錯誤

如果孩子犯了一些原則性錯誤,父母一定要重視。

比如:偷東西、說謊、屢教不改、抽煙喝酒等,

這些原則性的錯誤,簡單的「懲罰」已不適合孩子,

如果有必要,可以適當打孩子小手

(注意力度、身體其它部位不要打),讓孩子長記性。

以上這些懲罰孩子的方法,

最忌諱父母一邊教育,老人一邊袒護。

如果是這樣,這些方法都可能無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 aboluowang)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