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在過去一年半裡,
投信發行了 6 檔特別股基金,
至6月底共吸金新台幣約436億元
(1檔新成立者尚未列入統計);
其中,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逾 287 億元,
成為台灣最大的股票型基金。
特別股基金先行者柏瑞投信,
在這類型基金的市占率近 66%,
柏瑞投信總經理楊智雅表示,
特別股基金的獨特之處在於,
可彌補台灣投資人資產配置上的缺口,
避免過度集中某類資產,
讓投資組合更趨多元化。
過去10年來,台灣零售基金市場蓬勃發展,
資產規模從不到新台幣4兆,
到上半年已來到7.9 兆,
2018年底很有機會上看8兆,台灣人投資基金存量翻1倍,
但投資基金卻以債券為主,台股基金長不大,
境內外股票型基金只要績效好,投資人就贖回,
只有高收益債基金才賣得動。
產品創新差異化
股債基金雙冠軍
柏瑞投信副總經理張靈靈分析,
柏瑞投信早在2012年即醞釀要發行特別股基金,
持續不斷地與主管單位溝通,加上天時和地利的配合,
終於在2017年發行了台灣第1檔特別股基金。
推出後基金規模一路增加,3個月閉鎖期後,
基金規模不減反增,到去年12月底突破新台幣300億元,
不僅是去年境內募集金額最多,也是境內最大的股票型基金。
柏瑞投信的資產管理不是以量取勝,
而是以產品創新和友善投資人著稱,
管理資產規模雖然不是前五大,
但是產品創新和差異化為其贏得股債基金「雙料冠軍」。
柏瑞投信洞見台灣邁入老年社會、
對追求收益的需求不斷升高,
基金產品在創新和發行上堅持以「固定收益產品為核心策略」。
2008年柏瑞投信發行了台灣第 1 檔高收益債券基金,
在先行者的效應之下,
這檔基金的規模是投信高收益債基金規模最大者,
最新規模達到新台幣313億元;
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也是台灣第1檔特別股基金,
目前也是台灣第1大股票基金。
收益型產品研發
專注完美近乎苛求
柏瑞投信的母集團柏瑞投資
在日本已有多年發展特別股基金的經驗,
依據日本市場經驗及對產品深入研究後,
柏瑞投信認為,特別股是非常適合台灣投資人的產品,
尤其國人偏好高收益債,
張靈靈指出,提高投資組合的防禦力,
增加多元化投資資產,
降低重押單一資產類別的風險,
這就是特別股基金發行的初衷。
高收益債基金的投資標的屬於非投資等級,
而特別股基金則是以投資等級為主,
在產業分布上,與高收益債具有強烈的互補性,
包括多集中在大型金融股、多數為投資等級、
配發接近高收益債的股息、信評高又兼具較低波動性等特色,
從上可見特別股既是出色主角,也是百搭綠葉,
適合當做核心資產。柏瑞特別股基金熱賣的旋風
不但席捲全台,甚至更吹向全球,
連歐洲、美國和其他亞洲當地投資人皆透過管道來詢問
是否能夠跨海申購,更加奠定柏瑞投信為固定收益核心產品
策略領導品牌的定位。
特別股震盪走高
靜待金融利多發酵
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
特別股指數今年上半年走勢較為震盪,
主要係受到美債殖利率彈升拖累,
但是近來隨著美中貿易大戰不確定性增加,
義大利組閣和新興市場動盪,
國際資金風險趨避,
資金紛紛擁入美債和特別股,
5月中旬以來美債殖利率再度滑落3%,
特別股指數漲勢再起,
6月中旬已全數收復年初的跌幅。
馬治雲分析,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性恐怕會延燒到明年,
風險趨避下,資金下半年可能會持續流入美債和優質的資
產,美債殖利率走高,特別股指數也將震盪走高。
儘管升息將壓縮特別股與美債的利差,
但是從技術面來看,目前兩者利差在 285 基點,
而利差的歷史低點曾經來到 100 基點,
預期美國經濟持續好轉的能見度直至 2020年,
良好的經濟基本面有利特別股,
利差也將持續地收斂,
近來特別股指數殖利率彈升來到5.8∼6%,
都是承接特別股的時機點。
馬治雲指出,美國金融業是特別股的主要發行商,
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造成全球金融危機,
美國國會陶德法案限制華爾街金融業者放貸和業務拓展,
金融業者每年需做壓力測試,
因應「巴塞爾協定III」的新資本適足率規定等,
如今美國總統川普將鬆綁金融業,加上降稅、升息等效應,
市場尚未反應這些利多,這是他看好特別股的關鍵。
柏瑞特別股基金
主動 4 大優勢
特別股基金有主動式與被動ETF 2種,
該如何挑選?馬治雲建議,
特別股ETF有低費用率的優點,
而主動式基金在追求收益上則有4大優勢:
①主動挑選標的擁有更好的收益,
降低美國稅負吃掉報酬
② 主動參與特別股的IPO
③是降低被買回風險
④ 交易執行套利
馬治雲以美國對收益課稅認定為例進一步解釋,
特別股的配息有Interest和Dividend兩種區分,
按字面都是利息、收益,
但Interest是稅前列為支出項目,
Dividend則是淨利後配發的股息,
被動式投資無法幫助投資人區分與挑選,
但主動式操作可以。
例如柏瑞投資特別股顧問與投資團隊成員逾20人,
平均年資逾12年,在特別股領域裡有長期研究,
懂得如何運用景氣循環投資不同特別股、
選擇次順位債或特別股,利率是採固定或浮動,
辨別不同特別股的稅負,
透過主動式操作的基金,
能為投資人創造更好的報酬。
對於下半年特別股的表現,
馬治雲預期特別股指數應有機會持續震盪上行,
不過仍須留意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
特別股屬於收益型資產,就算短線價格疲弱,
但伴隨著股息持續滾入下,
將有利於價格的回升,
因此馬治雲建議投資人布局特別股時,
不妨採取定期定額、逢低進場與中長期布局的策略。
詳細資訊請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