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 1小時 值多少錢?」不想再用時間換錢…你得學有錢人,用「流量」思考!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的身邊也有這種人嗎?每天都在抱怨錢不夠用,明明已經勒緊褲帶省吃儉用,卻總是存不了錢…其實,這就是有錢人和窮人最大的差異!理財達人市場先生用流量存量的思考方式分析,有錢人到底哪裡想的跟你不一樣!

 

 

文 / 市場先生

 

「流量 vs 存量」

富人 VS 窮人 思考上的差異

身邊是否常有人覺得錢不夠用、存款很少的感覺,但卻不知原因出在哪,或是如何解決這問題,市場先生跟你分享,如何運用流量存量的思考方式來解決!這也是富人窮人的最大差別!

 

「存量與流量」一般人容易忽略的關鍵

「你的一小時值多少錢?」

這個問題看似無聊,但其中大有玄機!我們先來說段小故事,就可從中理解流量和存量的概念。看完後我們可以檢視自己想法是否會有改變!昨天市場先生在健身房運動完,吃了一點宵夜。

女友說:「你把剛剛消耗的卡路里都吃回來了。」

我說:「這餐增加卡路里,但健身基礎代謝會增加,長期來說流出的會比今天流入的多。」

每個人都會有個基礎代謝,舉例來說我基礎代謝是1700大卡,這是每天都會消耗掉的基本熱量,而運動員基礎代謝可能是2200大卡,但他們肌群比較發達,即使都不運動也能消耗能量,在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裡,卻有個很容易忽略的思考關鍵,那就是「 存量與流量 」的概念。

什麼是存量,什麼是流量?

會隨時間有穩定改變的就是「流量」,不隨時間改變的就是「存量」

最典型的例子:你銀行的存款不會隨著時間改變,存款的多寡就是「存量」。而銀行的利息,利息會隨時間不斷流入,就是「流量」。同理,薪水收入、生活開支這些現金流,也是「流量」的概念。投資股票,每年領的股利是流量,而股票本身則是存量。至於股價價差的賺賠,屬於存量的交易獲利或損失,並非流量。簡單比喻:「從水龍頭中流出的水是流量,而水桶中的水則是存量。」同樣的原理不僅用在金錢,還可以用在別的地方。一個人一天的精力,是個存量的概念,睡一覺就恢復。一個人一天的時間,則是流量的概念,過去就沒了。一個人每天的生產力,是屬於流量的概念。而生產出來的成果,比方說工程師生產的程式碼,則是存量的概念。而程式碼若能持續產生價值,又是一種流量的概念。企業的損益表是流量,資產負債表則是存量。談到這裡,應該已經可以區分什麼是流量、什麼是存量。關鍵是,如何運用流量和存量的概念,幫自己帶來好處?

 

流量、存量有3個原則

時間是最貴的資產!流量比起存量重要許多!流量、存量,是可彼此交換的!在理解怎麼運用流量和存量獲利前,我們首要了解的就是下列三大點原則:

原則1. 大多流量、存量之間可彼此對換

1. 交易:用一頭牛(減少存量),換3頭羊(增加存量)

2. 投資:買股票(減少金錢存量)賺取股利收入(增加金錢流量)

3. 套利:消耗電力(減少低價值流量)販售網路軟體服務(賺取高價值流量)

4. 借貸:借一筆錢(增加金錢存量)持續還貸款(減少金錢流量)

大致分為上述 4 種,沒有好壞差別,並不是投資比較好或借貸比較差,因為你可能做了一筆很差的投資,也可能是很棒的借貸。永遠不要說自己沒錢沒資源,沒有錢你還可以用自己的時間流量去換取價值。至於自己時間是否值錢,就看個人努力了!

原則2. 永遠把注意力放在流量上

有錢人是「流量」思考,窮人則是「存量」思考。一次一滴水,久而久之也能滴出一個大湖泊,穩定流量隨著時間創造的效益是非常驚人的!為什麼30歲以前沒存款沒關係?金錢只是存量,關鍵在創造流量的能力,就像一個大河川,依然能填滿空的湖泊。因此把注意力放在流量,或者與時間相關的事,別在意口袋裡的錢,是在意你每個月的收入;別在意工作累不累,是在意自己的學習成長;別在意工作犯的錯,是要讓以後不再出錯;別在意某一餐卡路里,是在意自己的基礎代謝;別在意股價上漲多少,是股利是否能持續發放;別只想賺今天業績,是長期能否留住客戶;別只想補齊短缺的人力,是建立長期合作的團隊!注意,我的意思不是要苛刻節儉,而是關注流量!別因為買奢侈品就開心,而是每天額外有2000元花才該開心。

原則3. 時間是最昂貴的流量

時間是只有流量且沒有存量的,當你時間變得越昂貴時,正說明你人生時間是真正屬於你自己所掌握的。回到一開始問的問題:「你的一小時值多少錢?」完整的問法是:別人出價多少,你願意出售的你時間?而你需要思考的是:時間出售以後,你的流量和存量會怎麼變化?這問題我們可以慢慢的想。有非常多的技巧可以讓你增加時間的流量。這些流量最後都可以進一步轉變成價值和資產!

最後市場先生留給大家一個作業,整理一下你現在手上有哪些存量、哪些流量?並且思考一下可以用它們來做哪些交換?希望這篇文章對你的思考有幫助,如果你仔細想過後有問題也可以email和我討論🙂

 

趁早理財,早日財富自由:

 

本文由 Mr. Market 市場先生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Mr.Market 市場先生

Mr.Market 市場先生

目前在軟體業 從事於財金軟體的研發工作, 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 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 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部落格:http://mrmarkettw.blogspot.tw/

目前在軟體業 從事於財金軟體的研發工作, 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 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 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部落格:http://mrmarkettw.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