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文章來源:Money錢
隨著人口高齡化越來越嚴重
「長照」已經成為每個家庭都將面對的問題
功能完備、服務周全的養生宅
是目前理想的解決方案之一。
究竟該如何為長輩,或是來年後的自己
挑選適合的養生宅呢?
下面有幾個挑選該注意的小考量
一起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6 考量,挑選適合自己的「養生宅」
1.先召集家庭會議溝通觀念
2.蒐集資料
3.初步篩選
4.實地參觀
5.審閱契約內容
6.考量經濟能力
高齡者住宅 經過轉型
現今多以「精品飯店」
或「度假村型態」營運
過去很多人把老人群聚的住宅通稱為
「老人院」或「養老院」
帶有歧視或異樣眼光看待入住的長輩
將他們貼上「孤獨老人」、「病殘窮」
「被不孝子女遺棄」等標籤。
但是,現代的「老人院」
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光線明亮、
設備講究、科技管理的精品飯店
或是度假村型態的優質養生住宅
是有經濟能力的長輩才能入住的安老住所
現代的養生宅又稱為「銀髮住宅」或「高齡者住宅」
入住條件必須是沒有失智、
無法定傳染病、無精神疾病的健康長者
住宅名稱包括老人公寓、
老人住宅、養生村、自費安養中心
其中,安養中心最容易被一般民眾誤以為是失能、
臥床等必須受人照顧的生病老人入住的照護機構
安養中心 與 一般高齡者住宅不同
受法規管理,需注意手否「通過評鑑」
《高齡者居住空間規畫與設計》強調
高齡者住宅並不包括養護機構(部分失能者入住)
長期照護機構(長期臥床者入住)
以及護理之家(插管治療者入住)
不過隨著人體機能老化
現在也有一些高齡住宅出現「併設型」
也就是一棟建築內分為 4 大區塊
包括健康老人入住的
安養區、養護區、長照區、失智或安寧照護區
入住長者從健康到衰老、生病
都可以在同一棟住宅內「移居」
比較沒有重新適應的問題。
由於養老住宅型態不同
受限的法律規範也不同。
一般所謂的安養中心
是依照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
屬於衛生福利部管轄範圍
入居規模在 49 人以內稱為小型機構
每3年要接受當地縣市政府社會局評鑑1次;
入住人數超過 50 人以上則稱為大型機構
必須每 3 年接受當地縣市政府社會局及衛生福利部各評鑑 1 次
評鑑分數為甲等、優等
代表各方面條件都符合規定,適合老人居住
選宅 第 1 考量: 就像租房子
適合自己最重要!
至於養生村、銀髮住宅、老人公寓的興建
則必須符合內政部營建署的高齡者住宅設計規範
這類型的養生住宅就沒有所謂的評鑑分數
只能靠民眾自己親自參觀了解
到底該如何挑選適合的養生住宅?
「其實就用租房子的概念去挑選就對了」
中山老人住宅主任李梅英給了最簡單又實用的挑選方式
由於養生住宅是健康老人才能入住
而健康老人除了基本吃、住外
還會有交友、學習、醫療、宗教信仰等需求
因此交通便利、鄰近醫院
子女探視方便、和原有生活圈可以連結等
都要納入篩選的條件
「研究顯示
最好與子女住所相距車程約 30 分鐘以內最適合」
畢竟人都離不開親情。
像入住中山老人住宅的年長者社交需求相當強
這類自主性高、行動力強、不喜歡受約束的銀髮族
就比較適合住在市中心的老人公寓
如果是喜歡住在環境清幽、課程包羅萬象、有步道森林
外出有交通車定時接送的銀髮族
就比較適合入住郊區度假飯店型的養老住宅
選宅 第 2 考量:長者入住後
遇到不健康的時候 該怎麼辦?
但不管是度假飯店型或市中心老人公寓
當身體功能退化
部分失能需要專人照顧時
就必須遷出
或是由養生住宅轉介到別的養護或長照機構
「選擇入住環境時
一定要去思考萬一不健康的時候該怎麼辦?」
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 13 年來從照顧老人得到最大的體會
就是如何支持老人
尤其是老人家在面對時間、
金錢、親情、親人過世的焦慮感,
入住機構是否可以協助他們做心靈療癒非常重要。
選宅 第 3 考量:押金差異大
須考量經濟能力
如果不想生病了還得換地方住
重新調適身心靈
不妨一開始就入住附有照顧型的安養中心
以便獲得連續性的照顧
當然,環境再好
更重要的是,必須付得起費用才能入住
不管是哪一類的養生住宅
入住前都要先繳一筆押金
從 4 萬到 1300 萬元不等
退住時會無息退還
繳了押金後,每個月還要付「租金」
每月管理費從 1 萬 3,000 元到 4 萬元不等
伙食費、電費、陪同就醫、住房內部清潔費
自助洗衣、市內電話費等另外計算。
若是選擇住單人房
每月租金加上電費、
包月伙食費大約 1 萬 7 千元~3 萬 5 千元。
「有經濟能力,才能決定要住哪裡
享受相對應的服務品質,」
悠然山莊主任郭姵伶發現
15 年前入住長輩每個月的費用
有 9 成都是子女幫忙繳付
但是現在有一半的長輩是自己付租金。
第 4 考量:確認期待的服務
與機構提供的 是否一致
「更重要的是
一定要在入住前問清楚自己的期待
與機構人員提供的服務是否一致
因為安養跟照顧型的養護、
長期照護完全不一樣。」
正因為需求不同
退休後適合入住的養生住宅類型也不相同
經過實地查訪
詳細了解周遭環境、生活機能、入住條件、
費用、細膩服務、差異化
在做退休居住規畫時
有多元化的資訊可以參考
每個人都會變老
而退休後還有大把時間
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家
更是重要!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加入Line好友,即時追蹤更多理財好文!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6年10月號第110期 給你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