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債券就是可以在 "市場交易" 的放款憑證
股票是很平易近人的,
開戶很容易,投資資訊也很容易取得,
大部分的股票成交也很活絡,
急需用錢時把它賣掉,很快就可以成交,
也不會承受太大的買賣價差損失。
債券本質上接近借錢給別人,
而這個放款證明,是可以在市場上交易的。
定存是把錢給銀行,銀行當中間人,再把這筆錢轉介給需要錢的人,
這個存款的行為,無法在市場上交易(但債券可以)。
借錢給別人時,如果對方不倒債,我們便能拿回事先約定的利率,
這個利率會受到總體經濟資金緊俏情形,與對方倒債機率的影響。
下表是台灣政府發行的十年期公債過去20年的利率:
表 台灣歷年公債利率
資料來源:CMoney。
債券的風險很低,所以報酬率也很低
公債就是「政府」發行的債券,
公司債就是「公司」發行的債券。
公債利率比公司債低很多,主要是因為政府倒債的機率比公司低很多。
而且就算政府沒錢了,也還可以靠加稅 跟 多印鈔票來融通,
因此 投資界一般把公債 視為跟定存一樣,是幾乎不會倒債的投資工具。
而且 由於債券不像定存有存款的保障,它還多了一個利率風險:
如果市場上新發行的債券利率往上走,我們手上的債券價格會往下掉,
因此 債券利率比定存還要高一點,以彌補它的風險。
切記,
金融市場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原理:
報酬跟風險 永遠是同向的
報酬越高的投資,風險也會越高;
風險很低的投資,也不會有太好的報酬。
例如一支天天大漲的股票,跟著進去買 也許很快就賺到錢,
但股價反轉殺下來時 也會賠得很快。
全世界都知道 經營很穩定的中鋼,買進持有後 會獲得穩定的報酬,
但它不會像小型股一樣很快的飆漲大賺。
2008年的金融海嘯,就是因為華爾街以房貸市場為基礎,
包裝出許多收益率很高,但表面上風險很低的證券。
事實證明,世界上並不存在這樣的東西,
等到房屋價格一反轉,那些包裝過度的證券照樣崩盤,
並且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造成景氣大衰退。
從台灣公債利率的表格,
我們可以觀察到幾件事情:
(一) 債券以往的報酬率還可以,現在掉到很低,
2014年大約 1.6 %,扣完通貨膨脹後幾乎沒有報酬。
(二) 債券報酬率有長期走低的趨勢。
(三) 以往景氣轉好時,利率還會往上彈一點,而在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
債券與貨幣市場發揮結構性的改變 ─ 不管景氣起伏如何,利率始終非常低。
如果利率漲,債券就會跌價(現在利率在谷底)
由於債券可以在市場上交易,所以價格會跳動。
基本上,債券價格與市場利率會呈現反向關係。
亦即,如果新發行的債券,利率一直越來越高,我們手上的債券,就會跌價。
由於目前利率超低,而且利率走高,債券還會跌價,
我們可以很容易得知,在利率回到正常水準之前(2% ~ 3%),
債券都不是很好的投資工具。
債券投資還有一個問題:它的進入門檻很高。
一般來說,債券的面額很高,買一個單位動不動就是數十萬、甚至百萬台幣。
買台灣的中央公債,一個最小的單位也要10萬元台幣,
買進以後要賣掉也沒有股票那麼容易,
因此對年輕人來說,
股票是比債券更適合的投資工具,
等到將來投資資金越來越大,
年紀也接近退休以後,
才適合提撥部分資金到債券投資上。
《 本文作者簡介 》
陳金瑩 老師,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研究所
歷任大型法人投資機構數年
現為自由投資人
老師經常在網路上分享他的投資方法
目的是幫助別人:
〝少走冤枉路、直接登堂入室穩穩賺!〞
所以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歡迎幫老師的 粉絲專頁 按個讚 ↓↓
下次有新文章時 ~ 您才會收到喔!
歡迎加 ↓ 陳金瑩 的 Line 為好友
《 順手「按」讚 ↓ 以後都能收到最新文章唷 》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