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傾我們所能去生活(ID:wanqingdepingtai)
年前我和先生宴請我娘家人,
席間一位親戚問我新買的房子
裝修好了沒,什麼時候請大家去看看。
我說有些細節沒弄好,還沒搬進去呢!
我媽想也不想地接口道:
快好了,我去過,數了數房間有十幾個呢,
等她弄好,你就帶著孩子過去玩,晚上就睡在那。
先生一聽,頓時愣了,一臉驚恐地看著我。
我壓抑住心裡的怒氣,笑得很溫和,
但語氣是不容商量的堅決:
我們家從來沒有留宿客人的習慣,
一般有客人來就住隔壁的喜來登酒店,
走過去不到五分鐘。
於是,換我媽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了,我沒有理她。
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我早已再三表明:
在我們家,必然是我和先生做主,
任何人想越過我們做我們的主,
我絕不可能答應。
回到酒店,先生擔心地問我,我媽會不會生氣。
我反問他:“那你願意以後我們家變成招待所?”
先生說那當然不願意了,想想都覺得恐怖。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在當時的場合下,
我若不吭聲,那就是默許,
代價就是以後的生活
和自由都被嚴重破壞,
直到我自己再也不願承受為止。
遲早要拒絕的事,不如一開始就說清楚。
我的大姑姑,便是最好的前車之鑑。
八十年代時,我出生的小縣城
基本上沒什麼人種地了,
大多數人或者上班或者自己開始做小生意,
但在風俗上,其實更接近農村。
我大姑姑屬於吃苦耐勞,頭腦靈活的人,
我在七歲時,她就在市中心買了一套商品房,
全家都搬到市裡去住了。
當時周圍好多人都羨慕她,
因為她們家是我們那裡第一個買商品房的人。
但是,麻煩隨之而來,
幾乎所有親戚以及平時關係比較好的鄰居
都把她家當成了據點。
當時,大家去市裡逛街,中飯肯定去她那裡吃,
遇到生病、高考或者其他事,就會自然而然地留宿。
在我的印像中,她們家的次臥,
基本上隔三岔五就會有人來睡,
小我四歲的表弟,永遠只能跟著父母睡在主臥裡。
那時候,也是我大姑姑事業最忙的時候,
每天一大早就要過去看店,
晚上也要忙到很晚,
記憶中,她們家很少開伙,
都是在外面買快餐解決的,因為沒時間做飯。
但每次有人來時,這個規律就要打破,
總不能叫客人吃快餐。
於是,買菜、做飯,那時候還不是很流行去飯館,
何況來客的頻率太高,
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姑姑捨不得。
但凡自己從小到大做生意的人,
都捨不得這樣花錢,時間長了,
我姑姑自然不樂意了,
有客人來,她都會想盡辦法推託。
不是說要去進貨,就是說自己病了,
但這樣的藉口也無法常用,
所以她還是得繼續招待親戚朋友。
但心裡有了抵觸,
便不可能再有太多的熱情,
往往就是不得已應付一下,
也絕不會很熱情真誠地挽留客人吃下一頓飯或者留宿。
於是,那些親戚對她漸漸就有了意見。
在她沒結婚時,她幾乎每天都和我在一起,
那時候我只有幾歲,
我的數學和詩詞幾乎都是她未嫁時教的。
每到暑假,她就會來接我過去住,
因為我去了,她就有藉口告訴其他親戚:
我侄女在,家裡住不下了。
也是那段時間,我親眼看著她每天有多忙、有多累,
有時候幾乎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我也是跟著她吃快餐的。
沒人的時候,她就會跟我抱怨:
你看見姑姑有多忙了吧?
她們總覺得我天天都閒著,就等著她們來,
不是今天這個來,就是明天那個來,
我真的快煩死了。
(贊助商連結)
而我平時大部分時間住在小縣城裡,
所以那些親戚和鄰居的反應,
自然聽得更多。
我不止一次聽到她們對我說:
你姑姑這個人太自私,太顧己,
你長大了可千萬別像她哦。
也經常聽見親戚們聚會時,毫無顧忌地譴責她:
前幾天我兒子生病,
我住在阿鳳(大姑姑的名字)家裡了,
他們兩口子都不太熱情,話也不多,
說實話,要不是我兒子生病,
就算請我去,我都不願意去呢!
另一個接口道:
上次我去逛街,中飯也在她家吃的,
她也沒說吃完晚飯再走,我就自己回來了,
阿鳳她們家確實不太熱情,尤其她老公,
悶聲不吭的,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然後會有人總結:
哎呀,你們呀,人家現在是城里人,是老闆,
忙著賺錢,忙著和有錢人打交道呢,
我們這些窮親戚人家哪看在眼裡啊,
今天你要是市長局長的過去,
保證人家無比熱情地招待你。
當時我年紀雖小,
但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表情。
有時候,我看不過去,會說:
既然你們這麼不滿,那就別去了啊!
但,她們不滿是一回事,不去打擾那是不可能的。
我媽警告我別胡說八道,
因為連她對大姑姑也很不滿,
覺得她照顧娘家人太少了。
小時候的我,從不兩邊傳話,
但我會在大姑姑抱怨時,對她說:
那你就索性不管啊,管自己就好了。
她會看我一眼,鬱悶地說:
“怎麼不管?又不能斷絕往來。”
所以,她一邊不滿,
一邊繼續做著自己不願意做的事;
而親戚們,一邊不滿,一邊繼續打擾著她。
二十年下來,她視對方為累贅,
而對方也視她為無情無義之人。
那時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我媽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很乾脆地說:
我會在一開始就拒絕。
當時她很生氣地說:
“你也是個斷六親的人,和你大姑姑一樣。”
我冷笑一聲:
我就是真斷了六親,你們又能奈我何?
我可不像大姑姑,一邊抱怨一邊繼續,
我不會抱怨,但我絕不允許別人打擾我的生活。
我很清楚,當時大姑姑不敢拒絕
是因為怕親戚們的不滿和指責,
所以即使她再不願意,也強迫自己去做,
但結果是相互嫌棄。
如果她現在開始拒絕會怎麼樣呢?
結局不外乎如此:
讓原先對她不滿的人,更加不滿。
可以說,她這二十幾年來的周旋,
除了得到不滿外,什麼都沒有。
但如果當時她在最初就拒絕的話,
和親戚們的關係並不會比現在差,
而且,她能保住自己的生活。
飯局結束的第二天,她打電話給我:
還是你有魄力,敢當面就拒絕,你就不怕她們說你?
我笑得無比爽朗:
以你對我的了解,你覺得我會在意嗎?
電話那頭,她久久沒有言語,
不知道是否在想這二十年來的點點滴滴。
(贊助商連結)
前幾天,有位四十五歲的讀者
給我講了她的故事。
她說父母從小就管她很嚴,非常強勢,
後來,她考上了重點大學,
畢業後進入外企,收入不錯。
一年後,就遇到了一個各方面條件
都不錯的男人,順利戀愛結婚。
由於老公的收入更高,
兩人按揭買了一幢別墅,日子充滿希望。
但自從他們買了別墅後,
父母就很想搬來一起住,她不敢拒絕,
她老公不好意思拒絕,
於是,她爸媽就住下了。
這一住,就是十年,由於她爸媽強勢慣了,
自從搬到她家後,
這個家的主人就變成了他們,
他們夫妻的行為必須符合他們的要求。
比如大夏天不准開空調,因為老人不怕熱。
家裡的大小事情都必須由他們做主,
包括孩子的教育,家庭財產的開支。
她老公非常鬱悶,幾次提出希望她父母搬走,
但她不敢跟父母提,一直拖著。
她父母見女婿不像以前熱情,
對他也很有意見,家裡一直充滿了冷暴力。
在第七年的時候,她老公很嚴肅地提出,
希望她父母搬回自己家,否則婚姻不保。
她試探著跟父母提了一下,結果被罵得狗血淋頭,
大罵她忘恩負義,拋棄自己的父母,
並且以最快的速度把老家的房子賣了,
向她表明:現在我們沒房子住了,
如果你要讓我們流落街頭,你就看著辦吧!
到了這個地步,她自然不能再要求父母搬走,
只能安撫老公,但家裡的氛圍越來越冰。
在第十年時,
她老公非常堅決地提出離婚,
表示什麼都不要,只求離婚。
她大驚,拼命挽回,
表示只要老公不離婚,她一定送走父母。
她老公說太遲了,就算你現在送走了,
我們的感情也回不去了,
這些年,我心裡已經積累了太多的怨氣,
以後的日子,我想過得舒心一點。
不管她如何挽回,對方都堅決離婚,
並說如果三年前,你就肯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的婚姻還有救,現在已經太遲了。
男人離婚的決心無比堅定,
她不得已離了婚。
憑心而論,她也清楚這些年,
老公實在受了太多的委屈,
連自己賺的錢如何花,都要被她父母干涉,
能忍十年,已經不是一般男人能夠做到的。
離婚後,她父母對男人破口大罵,她悲憤不已:
如果不是你們,我們會走到今天嗎?
她媽甩了她一耳光,對她大罵:
你個沒腦子的東西,跟你離婚的是他,
只有我們才不會拋棄你。
她對父母充滿了怨恨,三人大吵一場,
父母一氣之下搬到酒店去住了。
她問我,她到底做錯了什麼,
為什麼會落到兩邊都不討好的下場。
這世上,有很多人認為:
只要拒絕了父母的要求,就是不孝,
從來不去辨別父母的要求是否合理;
也有很多人認為:
只要拒絕了朋友的要求,就是不講情誼,
從來不去思考這個要求
是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
於是,違心地答應,逼自己去履行,
犧牲了自己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耐心,
原本想維護的關係不但沒有因此保住,
反而快速消亡。
任何一種關係的維繫,
一定是你情我願,相互體諒,
所有勉強自己的行為,都堅持不了太久。
請記住:會令你為難的人,
本身也不見得有多在乎你,
如果一件事,一開始就令你不舒服,
那麼,越早拒絕越好,
拖到必須解決的那一刻,也許你就只能斷尾求生。
現在加入好友 🔥🔥🔥
上班族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職場上、生活中的各種煩惱!
晚情:作家,編劇
雲意軒翡翠創始人, 著有《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不攀附,不將就》,
新書《做一個有風骨的女子:不迎合、不媚俗》、《純真如你》正在熱賣中。
微博@晚情的小窩,個人公眾平臺:傾我們所能去生活(wanqingdeping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