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統計一下跟站長喝咖啡的朋友
第三名是保單健診 (站長在保經執業)
第二名是財務健診 (站長是財務規劃師)
第一名是討論投資
正確來說,是想聽明牌啊啊啊!
但很遺憾,站長什麼都沒有
只有一張嘴,一張實話實說的嘴
站長投資心法至始至終只有一個
【不要輸就贏了!】
(贊助商連結)
閱歷無數投資經驗
你必須體會 1 件事
「別人能成功,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也就是說,成功方法非常難複製
你用一樣的技術分析
但政策、環境跟籌碼都不同
結果往往都不同!
可是,失敗的原因都大同小異
【你無法複製成功,但可以避開失敗】
這個站長奉為投資圭臬
失敗到底多危險?我們來看看:
兩位 30 歲、資產 100 萬
A 君波段操作,平均年獲利 12 %
B 君長期投資,平均年獲利 4 %
9 年後
A 君資產 277 萬
B 君資產 142 萬
第 10 年遭遇金融海嘯(市場風險)
A 君資產減少 50 % = 139 萬
B 君資產不變 = 142 萬
又過 9 年
A 君資產 385 萬
B 君資產 202 萬
第20年遭遇金融海嘯(市場風險)
A 君資產減少 50 % = 193 萬
B 君資產不變 = 202 萬
最後 9 年
A 君資產 535 萬
B 君資產2 87 萬
第 30 年遭遇金融海嘯(市場風險)
A 君資產減少 50 % = 268 萬
B 君資產不變 = 287 萬
所以 A 君與 B 君
60 歲時資產相當
而且 B 君長期投資
策略上不太需要花時間操作
A 君除了要反覆操作
更要承受巨額虧損時的壓力
(有歷經 2007 或 2000 爆炸的朋友
應該有Fu!)
雖然 A 君可能年化報酬率超過 12 %
也意味著面臨熊市時
虧損可能大於 50 %
這就是為何投資市場
走到最後,能笑著退出市場的人少之又少的原因
多少名師、前輩風光一時,卻又銷聲匿跡?
今天最後站長就來
分享自己避險方法:
【儲蓄險】
風險:繳不出保費 (人為風險)
確保財力健全,切勿聽取業務話術
購買過高保費或是過長年期
【基金】
風險:買了亂七八糟的東西 (市場風險)
買基金其實需要很多研究,特別是全球觀
絕不是聽從理專或是保險業務就購買
2007賠死的都是買基金的人
結果理專跟業務還不是領獎金領到爽?
2018到19,小心配息基金喔
【股票】
風險:未設停損 (市場風險)
站長從頭到尾就是一個策略
KD+MACD
紅紅買進、綠綠賣出
這樣的策略雖然手數繁雜
而且平常進出都是小賺小賠
運氣好乘上多頭,大賺一點
但重點是絕對可以避開大賠風險!
【槓桿商品】
風險:未嚴格停損 (市場風險)
跟股票類似,但更要嚴格設定停損
如果策略正確,賺大錢都不是問題
但未嚴格停損,一次就會賠到脫褲子!
【房地產】
風險:政策打房、天災人禍 (人為風險)
房子一直都是高槓桿商品
如果政府要打房,你就準備住套房住很久
小心地震火災,甚至房客自殺或他殺
所以務必要確保資金周轉率跟房客品質
看完這篇,記得...
投資路上要盡可能
減少風險發生率
只要不大輸,時間久了,你就贏了
你也不希望退休前夕
資產減半甚至破滅吧?
如果還有想跟站長討論的
投資、保險、財務健診
隨時歡迎加入站長Line:ynhcat
祝福各位 2018 都安安全全
基金哥 不藏私
讓你省下聽課的錢、找資料的時間,
一起成為投資界的「哥」
本文授權自:快樂der乃皇包 撰文者:乃皇包
原文標題:投資,不要輸就贏了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蔡誠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