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 有話直說!

我是肯小姐

我是肯小姐

  • 2018-02-05 18:51
  • 更新:2018-07-17 15:20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 有話直說!

(圖/shutterstock)

 

有個男性讀者曾向作家連岳投稿:

說他無意間得知妻子背著他給娘家 3000 元,

此外,每月還給她媽媽 200 元。

他覺得事不大,就是心裡不爽。

給家里人錢,無可厚非,

也應該給,但不想說破,怕傷感情。

後來他發現,妻子的爸爸有精神分裂症,

妻子一直瞞著他,

他開始擔心自己以後的小孩會遺傳到這個病。

但他從來不和妻子明說,

懷疑妻子騙他,難免在生活中起一些爭執。

連岳點明說: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人際溝通裡,

有時候比矛盾更可怕的是猜忌

連岳建議他有話直說,

不要繞來繞去,互相耽誤對方時間。

從心理學上來說,

有話不直說的行為是一種心理防御手段。

因為害怕承擔傷害對方的責任,

於是選擇繞著彎說話,去逃避問題。

但人際溝通裡,有時候比矛盾更可怕的是猜忌。

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不說,

反而還容易心生嫌隙,帶來不必要的情緒消耗。

 

從一場飯局就能看出,

一段友誼的長短!

前段時間朋友小 C 和我說了這麼一件事:

同事約她週末吃飯,

到了商場小 C 問她吃什麼,她說:隨便,都可以。

又問她有沒有什麼忌口的,她回:不要太辣就行。

最後,小 C 選了一家韓國烤肉店。

結果,吃飯的途中,同事一直表現的很不開心:

哎,這個烤肉太油膩了,我有點吃不慣,

其實我本來想吃壽司的。

小 C 也很無奈:

想吃什麼直說不就好了,為什麼要讓我去猜測她的口味?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們害怕有話直說,

而是習慣性地通過猜測來維持一段關係。

 

CMoney投資誌】粉絲團

按個讚,投資自己的腦袋!

 

沒有人有義務記得你的喜好

多做了,不過是一種「貼心」罷了!

我想起前段時間,看社群軟體時:

說的是一個男生問她的女朋友,

剛買的洗面奶是不是生薑味的。

妹子聽後,開始覺得男友蠢,

連青檸和生薑都分不清。

後來又想起男友不喜歡吃生薑,

每次為他做菜都沒放姜,

但自己不愛吃青椒這件事,

男友卻每次都不記得。

最後又想起男友上次居然記得前女友不喜歡吃豆芽……

妹子覺得男友根本不夠愛他,於是生氣了,

留下一句:你自己一個人過吧。然後收拾東西要走。

留下男生一個人風中凌亂。

情侶之間,這種情況非常常見。

女生希望,男生能通過一個眼神就明白她的心意。

猜對了,皆大歡喜;

猜錯了,一段關係可能就因此破裂。

 

多數人說話常以含蓄為美,

但真正高效的溝通是:

有話直說,凡事不用猜。

今年大四的表妹,在一家外企做管培生的實習,

經常在不同部門之間輪崗。

原本鬥志滿滿的她,

近期卻產生了非常多的負面情緒。

做好的方案報告上交給領導,

領導看了一眼,說:好,這個方案我再看一看。

表妹以為方案差不多已經通過了,

便開始做其他的工作。

但是臨下班的時候,領導突然找她:

哎,你的那個方案改好了沒?

表妹欲哭無淚,只好留下來加班改方案。

最後上交方案的時候,領導的表情明顯是不滿意。

但又不直接點出問題所在,

只說:我覺得你可能還要再想想。

 

 

真正的高效溝通,需要自己觀察,

感受和願望,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

表妹說她很懷念在其他部門實習的日子,

有不足的地方其他的領導都直接點出,

也不需要猜,那段日子不僅工作高效,而且成長很快。

我相信大部分人,在生活或者職場中,

最害怕聽到的話就是:你再回去想想吧。

這樣模糊化的溝通,常常會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明明可以直接說明的事情,

就不要花費額外的時間,讓對方暗自揣度,

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有話直說並不是讓思想裸奔,

而是準確表達自己的意圖。

一次真正高效的溝通,

需要坦誠相待,有話直說。

有話直說並不是讓思想裸奔,

不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而是準確表達自己的意圖。

作家韋斯託說:

有話直說是一種直面問題的積極態度。

希望我們都能遠離太極式的溝通方式,

認真處理每次對話,變得收放自如, 得心應手。

 

現在加入好友 🔥🔥🔥

上班族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職場上、生活中的各種煩惱!



 

 

(文章來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肯小姐

我是肯小姐

各種網路好文,為上班族補充能量! 蒐集了網路上 各種有趣、有用、有能量的文章 適合所有 忙碌現代人 不管是 肯生活、啃美食、硍工作、懇心聲... 「你需要的,姐 都幫你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