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攤平策略
很多人每當股票套牢時就想到最簡單的一招,
低點時再買進將成本攤平一點,結果往往是愈攤愈平,
到最後公司也下市了,真的是躺平了。
事實本來就是這樣,當一個公司股價滑落時,
如果不是經濟景氣低迷,那就是該公司經營層面有問題了。
一個公司營運或競爭力出現問題時,
未來股價是不一定會爬起來的,所以攤平策略並不適用於每個個股。
系統性風險:大環境的問題 而非個股問題
個別風險:個股問題 而非大環境問題
股價的波動風險是由兩種風險組成,
一種稱為系統風險,另一種叫做個別風險。
系統風險簡單說就是整體經濟因素所造成的股價波動,
例如景氣循環問題,或者央行升息及降息等因素,
而且系統風險會影響每支股票的。
個別風險就是因為每個公司營運因素所造成的波動,
例如大客戶訂單被競爭者搶走、重要經理人離職、甚至於經理人將公司掏空等情事,
這類事件只會影響該公司股價。
那麼當一個公司股價下跌時,
如果有辦法判斷只是因系統風險的影響而下跌,
而不是因為某些隱藏的理由的話,
投資者可以預期當景氣回穩後,股價就會回升的。
這時就可以大膽使用攤平策略,
但問題是一個散戶如何判斷股價下跌是系統因素或個別因素呢?
坦白說~~很難的。
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 只有系統風險
投資相對安心!
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尤其是指數型基金就是有這優點,
擁有大量的股票可以相互抵銷每檔股票的個別風險,
只留下系統風險。
白話一點說就是一組基金的漲跌跟某個公司的營運狀態沒太多關係,
只跟總體因素有關。這樣投資者就比較容易判斷了,
只要知道總體因素就可以了。
以台股來說好了,只要台灣經濟沒惡化,甚至於體質比以往更好,
如果台灣加權指數下跌,一定是系統風險所造成,
因為台灣加權指數是所有股票之組合。
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指數就一定會爬起來喔,
至少身為台灣人可以有這信心吧。
講了那麼多,結論就是買個別股票是不適用於攤平策略的,
只有基金尤其是ETF才可以使用攤平的方式。
買入台灣50,如果使用攤平策略來分批買進,整個策略更為穩健。
CMoney小編後記
除了ETF以外,甚麼樣的股票適合攤平呢?
當然是財報穩健的好股!
怪老子精選財報好股►►https://cmy.tw/004OEO
另一位財報達人 羅會計師
3/28要來教大家看財報囉~►►會計師教你用財報挑好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