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理財

檢視模式:
  • 發佈日期
  • 文章標題
  • 瀏覽人次
  • 收藏
  • 分享

【我們想讓你知道】
還在工作的,總殷切期盼退休生活,但已離開職場的,卻總想回去工作崗位。我們似乎都陷入達賴喇嘛說的:「人類,為了賺錢,他犧牲健康,為了修復身體,他犧牲錢財,然後,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死時,他才發現他未曾好好地活著。」

文 /

繼續閱讀...

【我們想讓你知道】
夫妻財產怎麼分比較好?家用支出又該如何分配?美滿的婚姻生活從來都不能只靠一方或所謂的愛情維持,如果在財務關係上沒達成共識,例如:要買房還是租屋、子女教育金要存多少,怎麼存?如果覺得談錢尷尬而避而不談,還怎麼有閒情逸致去說愛?

文 / 廖義榮 Taylor

繼續閱讀...
3月 2021年29

想抗通膨,退休族該買多少股票?全球低利環境下,只要一公式 算出合適比重!

【我們想讓你知道】
一般人在屆齡退休之時,究竟還該不該碰波動高的股票呢?根據「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發現,為了對抗通膨,退休後繼續持有股票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但究竟該持有多少比例的股票就是一門學問了。同時在全球低利率的環境下,不該因為股票上漲機會大就只持有股票,在金融市場中有著各式各樣的金融商品

繼續閱讀...

【我們想讓你知道】
每個人在剛出社會的初期都當過小資族!究竟有沒有辦法從小本金滾出大財富呢?主要可以從3個步驟和1個禁忌探討起。現在有許多證券商都打著3000元輕鬆開始投資的服務,但究竟這樣靠不靠譜呢?事實上,這概念並沒有錯誤,但身為本金小的奈米戶,必須先認知到,想靠著飆股在短時間翻身,那個可

繼續閱讀...
3月 2021年26

拒成為下流老人!財務專家的存錢秘訣:建立「存錢的節奏」

【我們想讓你知道】
20、30、40、65歲,人生邁入不同階段,存錢與投資策略也應該有所調整,因為人生變幻莫測,總有你無法賺錢的時候…想要一輩子不愁吃穿,請先建立「存錢的節奏」,把握存錢的黃金時機!

文 / 横山光昭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人力資本」

繼續閱讀...

【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想像過退休生活的模樣嗎?如果你心中有了美好畫面卻還沒開始計算自己需要的退休金並執行規劃,那麼首先請先停止想像,讀完這5件事,靜下心思考一番吧!

文 / 阿爾發理財機器人

你是否即將進入退休生活呢?那麼你已經做好退休準備了嗎?退休前5年的規劃

繼續閱讀...

【我們想讓你知道】
衛福部統計數據顯示,腦血管疾病名列國人 10 大死因第 4 位,而一旦腦中風病發,患者在中風 1 個月後,每 5 人中有 3 人失能、過了半年後每 2 人中有 1 人失能…這對病患及家人來說,無疑是沉重的經濟負擔,早早規劃保險,做好風險規劃、補足保障缺口,別等

繼續閱讀...
3月 2021年23

低薪族「隱性負債」住家裡、吃家裡,半數開銷靠父母...專家警告:和啃老族沒差別!

【我們想讓你知道】
和父母同住、三餐在家吃、生活物品也用父母買來的,這樣的生活或許讓低薪族以為自己每個月存下不少錢,但若因此喪失提升薪水的抱負,恐怕會窮一輩子!因為眼前生活的安逸全是靠父母打造,一旦失去父母的金援,逼近基本工資的薪水根本養不起你自己!

文 / 狄驤

繼續閱讀...

【我們想讓你知道】
「少年得志」是透過高薪給予工作能力上的肯定,這部分相信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真正的問題卻是工作上的成就,卻常伴隨著過於優渥的生活品質。簡單地說,就是其人生的歷練似乎尚無法掌握當下的財務狀況。這造成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努力工作以換取高薪,而伴隨高薪所帶來的工作壓力,卻又需透過消費所

繼續閱讀...
3月 2021年23

擔心「傳家」後被子女棄養?分房產給子孫 律師解析 3 方法避糾紛!

【我們想讓你知道】
分家產常常是最容易引起家人反目成仇的契機,若未生前規劃留下遺囑,可能會造成家庭戰爭,因此專家建議不要怕忌諱,盡量在生前完成規劃。本文介紹3種讓子女繼承房產的生前規劃,助你「家」和萬事興!

文 / 陳佑寰

一宅三生,雖然每個人只有一回生命,

繼續閱讀...
我們每天都會在專頁發佈精選的文章!
按個讚吧,保證不會令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