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難道只是垃圾? 他嘆:外國有 14歲自學程式的天才,台灣卻在推崇「不上網、苦讀上榜首」

義務教育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資訊化的時代,

只要有心,就能透過網路學習任何技能。

跳舞、調酒、寫程式,

這些都不是義務教育裡被列為必考的項目,

但因為有了這樣的能力,

孩子才能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

這篇文章,將帶大家看看國內外義務教育的差別,

進而思考:為什麼國外小孩

能上網自學寫程式,造出無人機,

而台灣人卻還在推崇考第一志願,

將成績放在第一順位?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周布雅

 

今天才跟人講到,

我學生時期一個學期在學校

跟公立圖書館的借書總量固定都破百本,

而這完全沒有妨礙我閱讀每周的漫畫周刊,

以及古龍金庸小說等等,

當然這些漫畫書店的借閱

是沒有算進前面的百本裡面的。

而我現在的紙本閱讀量,

就算把娛樂刊物也算進去,

連我學生時代的十分之一都沒有。

 

學校的義務教育

難道只是垃圾?

一個人一生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是在學生時代,

而一個人一生所學知識公認最垃圾最沒有用,

就是義務教育的課本。我要強調,

我不是說義務教育沒用,

而是義務教育內容的知識

其實沒有用,

義務教育的作用在於

用最基本難度的知識

循序漸進鍛鍊效率跟邏輯,

如果我們把社會上的競爭類比成運動比賽,

比如籃球、馬拉松、網球,

那麼義務教育就是如啞鈴、

跳繩等等的肌肉訓練。

在進行針對性的運動訓練之前,

這些對於肌力與耐力的訓練是不可少的,

就如同在學習深度的理工知識之前

把義務教育程度的數學訓練好是必備的,

可是也就這樣而已,

它只是最基礎的基礎訓練,

或說入場券而已,

沒有專業運動員在比啞鈴能舉幾下、

開合跳能跳幾下的,

那種比較太低等級了。

 

只要有求知慾的人

都能隨時隨地開始學習

Google 與維基百科本身的理想

就是把知識免費化、網路化,

讓原本必須先付出高額學費的知識免費化,

以及只在特定時間才能學習

(也就意味為了學習必須浪費大量時間)

的知識變成任何時間都可以學習,

以打破窮人與錯過學生生涯的人

沒有重新開始機會的社會現象,

讓只要有求知慾的人,

可以免費的、隨時隨地的,

得到任何想要的知識。

對於懂得使用網路的人來說,

你必須付出高額學費

以及花費一個學期才能取得的知識,

他可能不用一毛錢只用一星期就能得到,

網路的資訊免費化一方面會抹平

以金錢跟階級建立的差距,

可是另外一方面會極大的強化天分

跟求知慾造成的差距。

對於一個聰明又有求知慾的人來說,

你的三年學習如果是

學校六個學期規定的三十幾本課本,

而他三年的學習依靠網路,

他吸收的知識隨便都能超過你的二十倍、三十倍,

那二三十倍的知識差距這場仗還怎麼打?

在知識免費化時代,

任何一個有主動求知慾的人,

面對只會被動學習的對手,

其知識儲備量都相當全副武裝的現代軍人

吊打原始人一般,

這種差距會拉大到一生都無法弭補。

 

在學習力最強的時候

別只浪費時間學習基礎

好了,結語就是:

一個是利用網路無盡的知識庫,

在一個人學習能力最強大的時候,

有毫無止盡的知識做後盾輕易的學習

超過老師進度幾十倍的知識。

一個是把人生學習能力最強大的學習黃金時期,

卻把所有時間都浪費在

一生能接觸的知識中最垃圾的部分,

等到出社會以後,學習能力

只剩下學生時代十分之一都不到,

才發現那些知識在職場根本毫無用處的時候,

再用十倍的努力去彌補完全空白的應用知識。

 

技術、知識五年翻新一次

別讓你的小孩只是學習的奴隸

一群農業時代出生、工人時代成長的人,

在小孩要面對每隔五年技術就翻新一次、

以前技術就被淘汰無用,

這種知識恐慌的時代,

居然傲慢到以為自己有本事指導

哪些知識需要學、哪些知識不用學?

然後居然以為,

把小孩一生學習能力最強的人生精華,

都浪費在最垃圾最沒用的基礎上面,

是對小孩好,

腦殘程度簡直就跟

把他們打斷腳之後再教他們賽跑有得拚了。

 

二十年前

沒有人知道電腦可以裝手機裡

醒醒吧!你們根本沒有本事

預測未來的世界需要什麼知識,

就如同二十年前你們原始的腦袋根本想像不到

現在電腦可以裝在手機裡,

你們只會懷念沒有抽水馬桶的時代,

這就是為什麼你們只會毀掉小孩的競爭力,

因為你們以為鑽木取火是偉大的發明,

當然無法理解為什麼有國中生

可以靠手機學會作無人機,

只知道手機好可怕,

可是醒醒吧,

人類早就上太空了。

 

教養孩子,是最值得的投資:

 

文由 報橘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ㄆㄆ)

(圖/shutterstock)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為自己活,為自己讀。我們不打造你的 Life Style,是你的 Life Style 打造我們的報導 Style。食衣住行育樂,蔥花香菜小情小愛,再加一些書畫音浪,你的生活瑣事就是我們的新聞大事。我們是 VidaOrange──Viva La 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