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作者:慶哥,
轉載自:哪梁爽哪喜慶(ID:zheliangshuang)
之前有個熱貼引來了大眾討伐,
起因是貼主說
「她專科,我名校畢業,我們合適嗎?」
貼主是浙江某知名高校畢業,優越感超標。
他相過一次親,女方條件很好,
但就嫌棄人家學歷低。
在他根深蒂固的潛意識裡,
覺得學霸配學渣有點不門當戶對。
雖然很多人 diss 他,
但也覺得情有可原,
畢竟每個人都有選物件的尺度,
可能文憑對他而言就是相親裡的硬指標,
沒有商量餘地。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學歷在很多人心裡
都是自己過不去的坎
文憑對某些人而言在相親裡是一道過不去的坎,
在找工作裡,文憑何嘗不是很多人心裡最後一道防線。
我也曾因為自己不是名牌大學畢業而深深自卑過。
我不是一線大學畢業,在找工作的路上戰戰兢兢,
好擔心自己的簡歷會被大公司翻白眼。
連很多大公司的第一輪海投都沒膽嘗試,
不知白白流失了多少機會。
直到有一天發現,
我的同屆校友居然能被我心儀的單位招聘,
莫名的悔恨湧上心頭。
是否是名牌大學畢業限制了我對未來前途的想像力,
在人才濟濟的簡歷面前,我情不自禁地低下頭來。
但是,學歷背景
真的就是用人單位看中你的唯一標準嗎?
其實在職場上,
實力才是真正重要的
在職場混得越久越發現,
企業雖然很欣賞名牌大學生,
但這不是選人的最重要指標,
爆屏的實力才是他們最關心的點。
一位 HR 朋友曾告訴我,
每次他應聘新人最喜歡問:
「你在學校裡或上一家公司
做過的最成功的項目或者案例是什麼?」
不管新人畢業於什麼學校,
只要他曾經做過的項目足夠體現他的實踐能力,
HR朋友就會對他刮目想看。
他招聘過非名牌大學但是工作素質一流的員工,
也招納過名牌大學但只會紙上談兵的秀才。
別以為自己是名牌大學就沾沾自喜,
也別覺得自己是普通大學就自暴自棄。
你能否找到滿意的工作,
能否突破學歷的門檻偏見,
不在運氣,在爭氣。
累積的工作經驗
會淡化學歷的光環
以前我們部門招人時,
曾在一堆萬丈光芒的簡歷裡
翻牌了一位不那麼耀眼的候選者B。
參與面試的老大說,只有她做的準備最充足。
她來面試前
就用了兩個星期研究我們公司的網站,
還做了一份同行網站與我們網站的優劣對比分析。
有些細節連資深員工也未曾發現,
這種發現問題並研究分析的能力令人震驚。
一個人的才華不是一張不夠出色的文憑能夠掩蓋,
是金子一定會發亮
這句話雖然有點雞湯,但千真萬確。
同事B憑著鐵錚錚的實力在公司發展不俗,
一點不比名牌大學畢業的人差。
一個人經常在職場上的發展潛力如何,
不是由你畢業於哪家大學說了算,
這是一件路遙知馬力,日久見實力的事。
一位企業管理者說,
一個員工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
學歷的光環會越來越淡化,
他的職場背景會越來越值錢。
履歷上,輸的不是學歷
而是連寫簡歷的能力
有些人海投了很多份簡歷石沉大海後,
都會開始埋冤自己的學歷背景:
「人家有名牌大學傍身,
而自己的學歷太寒磣了,哪會被選上。「
但實際上,
我們大多時候沒被看上不是因為學歷不夠好,
而是寫簡歷的能力就輸了人家一大截。
真正的高手的簡歷特點:
一般能成功進入海選的高手
寫簡歷的方法就比一般人好,
他們的簡歷有以下特點:
1 .條理清晰,用總分的形式,
先總結後分析;
2 .具有針對性,
他所寫的經驗和能力
是和招聘職位所要求標準一一對應;
3 .排版簡約,方便閱讀;
4 .關鍵的個人資訊比如電話、郵箱、
年齡、學歷背景等都一目了然。
很多人抱怨自己學歷不如
其實根本不到拚學歷的地步
曾做過 HR 的我閱過無數簡歷,
那些第一關就被淘汰的人,
很多都是連簡歷都沒認真琢磨的人。
比如他們的簡歷毫無重點,
滿頁跟競爭崗位沒關係的文字,
有些連自己的聯繫方式都沒寫清楚,
還有些大段大段的文字,讓閱讀者心煩氣躁。
很多人都抱怨自己不是名牌大學,
拼不過別人,
但事實上大多數人認真程度之低,
還沒達到拼學歷的地步。
【享下班】粉絲團
按個讚,品味好文章!
我高中同學是二流大學畢業
她加倍努力 達到自己的目標
我們都曾以為五百強公司只會對名牌大學生拋媚眼,
但也有普通學子拿到了入門券。
我一位高中同學只是二流大學畢業,
但最後卻進入了知名雜誌社,
她打敗了很多國內名牌大學甚至眾多海歸。
做雜誌編輯是她的理想,
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學校而怨天尤人,
相反她更加努力和刻苦。
她注意文字積累,
經常給大報社投稿,
大二時,學校有記者實習機會,
她做足準備拼盡全力去面試。
經過重重難關,最後拿到了兩個月的實習機會。
大學四年,
她一直在為自己思的職業規劃做準備,
後來畢業能成功進入雜誌社,
這跟她在大學的積累有關。
而當時我跟她有一樣的理想,
但是自卑於自己不是名牌大學,
連第一輪的海投簡歷都沒有勇氣參加,
想想也後悔。
那些能在職場上如願以償的人,
他們不會因為任何理由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在激烈競爭面前,永遠選擇全力以赴。
學歷不是重點
重點是自己做了什麼事
有位網友說,
她跟室友兩人都因為高考發揮失常
考入一所不太滿意的大學。
她在大學時自暴自棄,
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喝玩樂一樣沒少。
而室友天天泡在宿舍看美劇學英文,做試題。
四年後畢業,這位網友找工作四處碰壁,
最後只找到一份 4000 塊(人民幣)的工作,
而室友一畢業就進入了某知名培訓機構,
一個月就兩萬起跳。
原來室友在大學期間雖然沒能進入喜歡的英文專業,
但卻見縫插針地學習英文,
日積月累,四年下來英文水準突飛猛進。
在職場的身價高低,
並不完全由你是否名牌大學決定,
而是很大程度由你的努力程度決定。
既然名牌大學不是你職場命運的決定要素,
那麼,不是名牌出身的你,
還有很多轉彎的餘地。
很多人被自己的學歷限制
不敢邁出第一步
之前在網路上很多人被 3 萬塊一件大衣
只穿一次的事件震驚,
很多網友紛紛說被自己貧困的思維限制了想像力。
但其實我們很多人也會被自己的學歷限制了想像力。
因為自己的學歷不夠好,
在職場裡連第一步也不敢邁出,
因為學歷比不上別人,
連努力都還沒付出,就覺得前途一片暗淡。
但其實厲害的人,
從來都不是拼學歷,而是拼實力。
決定你的前途的要素有很多,
能有名牌大學加持當然更錦上添花,
但如果沒有,先讓自己努力增值再自怨自艾。
畢竟世界上很多事我們控制不了,
但努力至少是我們在人生裡唯一能握住的一張牌。
在職場裡,
學歷不決定一切,
但實力能讓你力挽狂瀾。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
作者資訊:慶哥, 獨立水瓶女,變美乾貨總結癖,娛樂中深扒人情冷暖 。
公眾號:哪梁爽哪喜慶(ID:zheliangshuang),微博:@獨一無二的慶哥。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S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