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每月存 3000 元還是做不到?
每月 1000 元總做得到吧?
不管如何,趕快開始定時定額投資就對了。
只要養成理財好習慣,同時長期觀察市場,
你就可以培養投資能力,
成為下一個理財高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廣告)
投資基金只要 1000 元?
台股站上萬點,
可是投資台股基金的資金卻大縮水。
2007 年 10 月,前一波台股指數高峰 9859 點,
台股基金 181 檔,基金總規模 5251 億元。
相隔十年 2017 年 10 月,台股指數 10723 點,
截至 8 月台股基金 141 檔,
台股基金規模僅有 1778 億元。
跟 10 年前相比僅剩 34%,超過六成資金不見了。
為了推動投資人重返台股基金,
投信投顧公會結合某家基金平台,
把定時定額投資門檻,
從 3000 元降至 1000 元,
結果竟然吸引了不少首次投資族參與,
讓定時定額投資人數大成長。
4 個 1000 元投資的好處
對多數薪水族來說,3000 元的門檻應該不高,
但投資金額降低還是吸引了首次投資族的目光。
從這個現象來看,建議各大銀行、
基金平台可以考慮降低投資門檻,
讓投資人毫不猶豫地開始投資。
我認為,投資門檻從 3000 元降至 1000 元,
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參與族群可大幅增加。
每月 3000 元雖然不多,
但必須有固定收入的上班族才可能進行,
還在唸書的學生相對較難。
以我近期在大學校園演講的經驗,
要讓大學生每月投資 3000 元,
是不可能的事。
但若投資門檻降至 1000 元,
不管是大學生、高中生,
都可以開始定時定額投資,
及早養成強迫儲蓄的好習慣。
二,提早練習投資理財。
每個人開始投資時都是戰戰兢兢,
不只是對投資市場非常陌生,
對於如何挑選基金更是沒有概念。
我常常建議首次投資族,從台股基金開始,
一方面對台股最熟悉、最容易了解,
另一方面,其實台股基金的投資績效大多不錯,
獲利相對較高。
用投資關心台灣經濟
雖然每個月只投入 1000 元,
但可藉此開始參與市場,
關心自己手上基金漲跌,
也開始關心台灣經濟、台灣上市企業,
同時也開始去了解,那些基金表現相對較好,
或有哪些可參考的網站或文章。
透過小錢參與,啟動投資經驗,
才是更重要的事。
三,定時定額投資
不怕市場波動。
新手進入市場,最怕買在高點,
特別是目前台股或是很多股市,
都在歷史相對高檔區,投資難度高。
但是若用定時定額投資就沒有這個困擾。
高點少買一點 低點多買單位
因為定時定額可降低擇時進場的難題,
強調紀律投資,高點購買單位減少,
低點購買單位增加,透過這樣的平衡機制,
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時間拉長就可以提高獲利。
即使是新手,採取定時定額也可以簡單上手。
四,從 1000 元到 10000 元
展開循環投資之路。
每月 1000 元只是一個投資起點,
只要投資一段時間後,累積一筆資金,
就可提高未來每個月投資金額。
例如每月 1000 元投資 12 個月後,
賣出基金,手上有 12000 元,
第二年開始除了每月投入 1000 元,
還有原先資金可加碼 1000 元,
就可以變成每月 2000 元投資。
而且定時定額門檻降為 1000 元,
即使只是少少的 3000 元,
也可以分散買進三支基金,增加投資多元性。
透過資金賣出後,循環再投資,
未來每月 5000 元、10000 元投資,
也不是遙不可及的事。
1000 元唱 KTV 還是理財?
商品市場常常用 199 元、299 元等低消費門檻,
讓消費者不知不覺就買進。
若降低定時定額投資門檻,應該也有同樣效果。
每個月 1000 元,比吃一頓飯、
唱一場 KTV 多不了多少錢,怎麼會做不到呢?
但透過這個行動,不知不覺每個月就留下了 1000 元,
從學生時期開始,到大學畢業可以存多少錢呢?
雖然只是小錢,但在這個漫長傻存錢的過程中,
你也看懂了股市漲跌的脈動,
你也看懂了基金挑選的眉角。
等到有大錢在身邊時,
就是你快速增加財富的時候了。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林奇芬相關著作新書
「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投資前你一定要懂的10個指標」
本文由 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