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或脹氣 卻找不出原因? 腸道健康的 隱藏殺手 居然是 「空氣汙染」

書摘

書摘

  • 2017-10-05 12:24
  • 更新:2019-03-15 19:35

腹痛或脹氣 卻找不出原因? 腸道健康的 隱藏殺手 居然是 「空氣汙染」

(圖/shutterstock)

 

 

二○一七年四月,頂尖醫學期刊《刺絡針》

登載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

空氣中 PM 2.5 的汙染

在二○一五年造成全球死亡人數

的各項致病危險因子中高居第五位

估計約造成全球共四百二十萬人死亡

而其中近六成(約兩百五十萬人)

在南亞與東亞 135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空氣汙染對人體帶來的影響

不只你以為的那樣

空氣汙染是近來的熱門議題

愈來愈多民眾重視空汙

許多人的手機裡都會下載

空氣品質通報 App,隨時掌握

目前所在地的空氣品質,PM 2.5 程度

霾害嚴重度、空氣汙染指標等

也可以知道哪些地區紫爆

或紅爆,空氣品質極差

要是空氣品質下降,App 還會

提醒外出時應特別注意

呼吸道敏感者甚至應該避免外出

 

直觀來想,當我們吸入遭受汙染的空氣時

會影響呼吸道的健康,導致咳嗽

氣管分泌物、誘發過敏氣喘

影響肺功能等,長久下來

將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

空氣汙染也會造成眼睛不適或過敏

但如果你以為空氣汙染只會影響

呼吸道、鼻子、眼睛

那可是大錯特錯

 

(贊助商連結)

 

許多研究顯示,空氣汙染

對健康的影響廣泛且深遠

除了呼吸道之外,還會增加

冠狀動脈硬化、心臟衰竭

中風、胰島素阻抗性

糖尿病及肥胖的風險

著名的美國心臟醫學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

曾經發表聲明,表示空氣中的懸浮顆粒

(particular matter,PM)會增加

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死亡率

短期暴露在 PM 2.5 的環境中

數小時到數星期可能

就會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甚至引發死亡,長期暴露更是會減少餘命

另一份《刺絡針》的研究報告分析了

歐洲長期追蹤空氣汙染影響的

二十二個世代研究計畫

(European Study of Cohorts for

Air Pollution Effects,ESCAPE)

結果發現,即使 PM 2.5 濃度

在歐洲允許的濃度範圍內

但在長期暴露之下

依舊會增加死亡的風險

除此之外,我們更難想像的是

空氣汙染還會影響腸道的健康

「什麼?怎麼可能?空氣跟腸子?

應該八竿子打不著吧?」

 

 

空氣汙染與腸道的關係

空氣汙染當中的懸浮顆粒和化學物質

除了被我們吸入呼吸道

也可能被我們吃進去,因為它們

可能會汙染我們平常吃的食物與水源

這些化學物質一旦進入腸胃道

就會改變腸道菌叢的組成

腸道菌也會利用這些化學物質

產生有害健康的物質,造成腸道發炎

 

懸浮顆粒在腸道會增加氧化壓力

(oxidative stress)、引起發炎

改變腸道菌叢生態、影響

緊密連結的結構、導致腸道屏蔽的受損

增加腸道通透性而形成腸漏

一旦造成腸漏,就更容易讓腸道菌

產生的有害物質進入我們體內的循環

造成身體慢性發炎,身體的慢性發炎

又進一步影響腸道健康,形成惡性循環

我們已經知道,慢性發炎與現代

許多慢性疾病密切相關,所以我們

更應該盡量減少可能的發炎來源

 

 

研究報告指出,以發炎性腸道疾病為例

在過去二十多年裡,發生率不斷提高

雖然科學家已經找到跟發炎性

腸道疾病相關的一百六十多個基因

但學者認為,基因只是扮演一部分角色

後天環境才是影響疾病發作與否的關鍵

其中,空氣汙染正是危險因子之一

此外,空氣汙染不只跟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關

也跟腸燥症、腸道感染疾病、腹痛有關

影響腸道健康甚鉅。國內也有學者研究發現

空氣汙染的程度與成人異位性皮膚炎

的發病有顯著的相關性

 

新的研究還發現

居住在空氣汙染嚴重地區

青少年體內維生素 D

的濃度明顯偏低

因為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與汙染物

會阻擋陽光裡紫外線 UVB

照射到地表的量

當人體接受 UVB 照射的量不足

就會影響體內維生素 D 的製造

再加上人們因為空氣汙染會減少戶外活動

暴露在陽光中的機會也就更少了

種種原因相加,終將導致

體內維生素 D 的不足。然而

維生素 D 對健康極為重要

除了與骨骼生長發育有關

也跟體內其他各種生理反應有關

更是維持腸道屏蔽完整

避免腸漏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

 

 

總之,空氣汙染對於健康造成的

負面影響可謂深遠而巨大

臺灣城市的空氣品質

已是全球排行的後段班

為了下一代,也為了我們

這一代人的健康,大家應該

一同做好空氣汙染防制工作

不要任由我們的肺成為

空氣汙染的清淨機,賠上所有人的健康

其他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與環境中

可能會影響腸道健康

改變腸道通透性的因素還包括:

食物或水源中的重金屬汙染

可能用於塑膠製品的雙酚 A

(Bisphenol A,BPA),以及各種殺蟲劑

化學用藥、環境毒素等等

我們也都應該盡可能地避開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摘自:

腸漏,發炎的關鍵

作者: 吳佳鴻

出版社: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Sandy

書摘

書摘

各個出版社的書摘好文!

各個出版社的書摘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