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份的日本藥品必買清單,真的安全嗎?藥師帶你破解常見迷思!(附實用表格)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 2017-09-29 15:54
  • 更新:2019-03-15 19:25

人手一份的日本藥品必買清單,真的安全嗎?藥師帶你破解常見迷思!(附實用表格)

(圖/shutterstock)

 

 

日本藥妝要買哪些?

網路上瘋傳多份日本藥妝必買清單

到日本就要去藥妝品店掃貨

幾乎已經是國人赴日旅遊的必備行程了

有關美白藥妝的部分

大家可以參考美白錠這篇文章

今天我們會針對藥品部份詳細說明

 

許多日本熱門藥品

被遊客加入採購清單中

一些部落客的文章裡

都有許多推薦清單

甚至是原本在台灣

都會遵守服藥指示的民眾

也可能抱持著多買多賺的心情

在國外殺了個眼紅屯貨

秉持著吃好道相報的心態

一起分享採購清單或是

替親友代買藥物回國等等

我們並非建議出國不買藥品

而是希望大家能

避免常見迷思,能夠正確用藥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日本藥妝品到底怎麼買?

開架就都能買嗎?

日本藥妝品的相關法令大家可能不熟悉

其實在 2009 年與 2014 年

皆有修正藥事法及藥劑師法

其中目前醫藥品販售制度

簡單製表如下(大家可先瞄過

看底下的文字搭配再回來檢索即可)

 

 

 

從表中可以看出醫療用醫藥品

(處方藥)以及要指導醫藥品都

必須由藥師親自交付

而第 1 類藥品須置於

顧客不可直接取得之處

其他第 2 類醫藥品與第 3 類醫藥品

都可以分類放在開放式陳列架上

其中第 2 類醫藥品中的

「指定第 2 類醫藥品」

(標示上 2 會被圈或框起來)

有特殊陳列規定因須要由藥師

確認禁忌症或是有特殊副作用

得放在距離櫃台 7m 以內的範圍

其實最直覺的規則就是

第 2 類醫藥品與

第 3 類醫藥品都是藥品啊

只要是藥品就有作用

以及潛在副作用

絕對不是有病治病

沒病強身這麼簡單

總結來看,開放陳列架上的藥品

絕對不是讓大家任意買、任意用

而是必要時需要用藥指導與確認

在藥品說明是日文或者是在

語言可能不通的狀況下

實際做到用藥指導以及

接受指導的人實在有限

在未確認的狀況下

也很有可能產生用藥安全的問題

 

 

 

舉例來說,常見的綜合感冒藥

新ルル-A 屬於指定第 2 類醫藥品

不過有多少外國人購買時

接受過藥師或登錄販買業者的指導?

大家知道裡面含有 codeine 的止咳成份

各國都已經不建議使用於 12 歲以下兒童嗎?

再舉一個熱門藥品

キャベジンコーワ(克潰精)

裡面有俗稱高麗菜精

( Methyl-Methionine Sulfonium Chloride, MMSC )

的成分,有保護胃黏膜

改善胃酸過多,改善胃痛的效果

高麗菜精聽起來總安全了吧!

常常被誤認為「保養」健康食品

但其實還是屬於第 2 類醫藥品

理由是胃痛有很多理由

如果只針對症狀治療

改善短時間胃痛的狀況

長期下來反而可能忽略

真正的胃痛原因而延誤治療

再加上為了達到中和胃酸的效果

成分裡有三種鹽類

腎臟病的人也建議與醫療人員

確認後再使用,也不可長期

服用避免鹽類無法排除惡化疾病

再舉一個例子,許多國人也愛採購的

 EVE止痛藥也是指定第 2 類醫藥品

其成份是 ibuprofen

屬於 NSAID 類消炎止痛藥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腸胃不適

一般來說胃食道逆流或

胃潰瘍患者不建議使用

也有一些人其實對這類藥品過敏

(不是只有單一成份而是可能

同類藥品都有交叉過敏的情況)

在未經過醫療人員的確認之下

不建議大家私自使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萬一發生藥品副作用的時候

日本雖有「医薬品副作用被害救済制度」

與台灣的藥害救濟制度相仿

不過非日本國籍不適用此制度

(當然日本自購的藥品

也不符合台灣的藥害救濟制度)

事實上台灣的指示藥或成藥

也可能放在藥局陳列架上

不過民眾比較不會有掃貨的問題

 

(贊助商連結)

 

日本藥妝品質比台灣好?

一定是這樣嗎?

日本藥妝不一定比台灣的好

外國月亮也不一定比較圓

台灣於 2013 年加入

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

該組織的會員為各國之

「西藥 GMP 稽查權責機關」

該組織之使命為透過會員間的交流

而達到稽查品質系統的一致性

並持續致力於促進西藥 GMP 之國際協合

及標準一致化及推動國際合作

也利於藥品的國際流通

自 2015 年起,衛生福利部規定

未取得 PIC/S 資格的優良製造標準藥廠

不得製藥。換句話說

目前市面上 made in Taiwan 的藥品

都是經過國際品質認證的

日本也於 2014 年加入 PIC/S

因此,台灣製與日本製的藥品

採用同樣的查核基準

原則上品質差異不大

 

 

 

有人可能會說,上一題的

製藥品質相似不代表效果相似

因為療效會受許多因素影響

例如配方、打錠技術等

沒錯,效果的比較其實是

一個有賴更多實證才能回答的問題

通常需要有良好的實驗設計

舉例來說,想直接比較同成份同劑量

的日廠止痛藥與台廠止痛藥

( head to head study )

需要將同一種症狀的病人隨機分組

一組服用日本藥,一組服用台廠藥

一段時間後分析兩組的治療成效

不過,如果你是廠商

產品在台灣賣的好好的

你願意再花錢花力氣做這樣的研究嗎?

因此產品間的互相比較其實不容易

另外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

是日本藥品的外觀包裝或者

週邊附加價值的精緻化,往往非常吸引人

以第一段談過的 EVE 來說

主打顆粒小女性容易服用

(深得姐妹的心啊!)

還有時候會出期間限定版包裝

(其實不建議這樣有推銷藥品之虞!)

另外最近劑型也推陳出新

推出了口溶錠,主打一時之間

找不到水仍然可以立刻服用止痛藥

(看得團隊藥師都心動想來用用看了!)

當民眾對產品的信心越強時

效果也會感到比較好

這就是著名的安慰劑效應

相信的程度越高,效果就越強

即使是完全一樣的產品

一個使用傳統台灣藥廠的包裝

一個選用流行日藥包裝風格

怎麼看都會覺得日藥的比較強吧 XD

在這要特別強調,我們並不是說

日藥跟台廠藥是完全一樣等級的

事實上是缺乏有意義的比較實驗

所以無從得知。這部分我們

會尊重所有人的主觀感受

大家自己評估即可。其實

縱使沒有實證,日本藥廠的用心細緻

或許也是加成民眾心裡的藥品效果上吧!

 

 

 

日本藥妝品可以買多少?

別人都說好,我也要跟風

還要幫媽媽叔叔阿姨都買一些?

疾病都講求對症下藥

每個人的體質也可能不一樣

媽媽適用的藥品阿姨不一定適用

特別是大家容易忽略的

第 2 類藥品,需要更謹慎

另外,台灣海關對於藥物

是有嚴格限制的,如下表

(出國請務必注意):

 

 

 

最後要整理日本藥妝品的

選購五大重點回顧:

1、清楚知道藥品分級

大概可以得知用藥風險

外盒上有「第X類醫藥品」字樣

2、知道藥品用途與使用時機

若有任何不確定,可以

詢問現場藥師或登錄販賣者

3、若有任何藥物過敏史

建議諮詢藥師後再購買使用

4、不要大量囤貨

除了海關有數量限制之外

藥品也有保存期限

過超過保存期限效果遞減及變質風險

5、如果家裡現有的藥品

不確定能不能用或適不適合用

可以拿去諮詢醫師或藥師喔

 

 

 

再次強調,不是不能買日本藥品

而是希望大家能

多一分了解,少一分迷思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準備好

更完整的藥妝品相關知識

不要花錢傷身喔!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還請在底下幫我們留下一個讚

並分享給身邊的所有朋友

台灣人赴日旅遊比率高

準備好這篇文章的表格作為參考

下次出國就不用擔心買錯東西囉!

 

 

健康勝過財富,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運動、減肥、飲食新知、身心成長、醫學保健

各式各樣的「健康加分」文章 都在這!

 

馬上按讚 >> 健康勝過財富粉絲團,

一起健康好生活~

 

 

和「健康勝過財富」成為 LINE好友

讓我們為你提供健康養生、瘦身小撇步

一起健康快活每一天!

 

 

 

 

 

本文授權自 美的好朋友 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Sandy

 

美的好朋友臉書粉絲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MedPartnerTW/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Medpartner是由一位一位醫師用一年時間和100萬, 夢想用正確醫美和保養知識扭轉亂象的過程。 Med,是Medicine,醫學的縮解。 Med 唸起來也是「美的」。 我們希望用醫學專業,分享更多美的知識。 Partner則是我們對彼此關係的想像。 我們認為醫師和求診者不只是醫病關係,更應該是夥伴關係。 如果您也認同我們的理想, 歡迎和我們一起傳播更多正確的醫美知識。 我們的內容製作, 完全由MedPartner專業醫療團隊負責, 拒絕任何業配。

Medpartner是由一位一位醫師用一年時間和100萬, 夢想用正確醫美和保養知識扭轉亂象的過程。 Med,是Medicine,醫學的縮解。 Med 唸起來也是「美的」。 我們希望用醫學專業,分享更多美的知識。 Partner則是我們對彼此關係的想像。 我們認為醫師和求診者不只是醫病關係,更應該是夥伴關係。 如果您也認同我們的理想, 歡迎和我們一起傳播更多正確的醫美知識。 我們的內容製作, 完全由MedPartner專業醫療團隊負責, 拒絕任何業配。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