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抱怨油價太貴!每天早上喝 1 杯牛奶,竟比加滿 1 臺機車還要貴...想存錢必知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17-09-21 15:41
  • 更新:2017-09-21 17:31

別再抱怨油價太貴!每天早上喝 1 杯牛奶,竟比加滿 1 臺機車還要貴...想存錢必知

(圖/shutterstock)

.                                                                                                                                                    

 

「本週國際油價上漲,週均價為每桶 113.10 美元,

…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 1.21 %,

汽、柴油價格每公升各調漲 0.3 元及 0.4 元…

油價連 4 漲,除 92 無鉛汽油外,

全創歷史新高,民眾叫苦連天!」

~ XXX報

 

自從台灣的成品油價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浮動調整後,

我們就常看到只要國際油價漲,

記者大人就會說民眾叫苦連天之類的話。

事實上,雖然對於機車族與汽車族而言,

油價上揚就表示交通支出必定增加,

但是除了像飛機、公車、計程車等行業外,

其實很難到「叫苦連天」的概念。

為什麼這麼說呢?

讓我們來談談大宗商品的國際報價單位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原油交易市場買賣雙方在計算油價格時,

通常都用 barrel(每桶)為單位。

我們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如西德州原油 50 美元,

其實它的意思是,西德州原油一桶(美制)50 美元。

 

一桶油是多大桶:158.9834 公升

那麼,「每桶」到底是多少呢? 

按照定義,它是指在華氏 60 度氣溫下,

美制 42 加侖的量,

而 1 美制加侖約等於 3.78533 公升。

因此,一桶油約是 158.9834 公升。

 

油市場不平衡並非因為需求不足,

而是非 OPEC 國家量產所致!

2014 年 10 月,北美因油頁岩開採達到高峰,

全球原油供給過剩,

市場原先寄望 OPEC 能相對應減產來平衡油市。

但後來OPEC 會後發言,

認為油市場不平衡並非因為需求不足,

而是其他非 OPEC 國家量產所致,

若 OPEC 減產,反而會損及自身的市占率。

因此,OPEC 為保持或增加自身市占率,

不僅沒有減產,反而計畫增產壓低油價,

企圖以超低油價趕跑那些北美的競爭者。

消息一出,布蘭特油價

應聲由 90 多美元掉到 35 美元,跌幅達 6 成之多。

 

 

油價 35 美元是個甚麼概念?

我們來計算一下。

一桶原油約 159 公升值 35 美元,

以台幣 1:33 計算,1 公升油等於 7.26 元台幣。

雖然經過中油或台塑油處理過,

成為汽油或柴油等成品油,價格會貴些,

95 汽油來說,1 公升也不到20 元台幣。

而即使沒有發生油頁岩量產導致 OPEC 也增產的事件,

油價在暴跌前,

1 桶油 90 美元,1 公升原油也只值 18.7 元台幣。

我們每天早上習慣喝一杯拿鐵咖啡提神,

使用的一瓶 930 毫升的瑞穗鮮乳,

要價 83 元台幣,相當於 1 公升接近 90 元。

是的! 若仔細算一下,就會發現,

鮮奶比原油貴好幾倍!!

 

一些重要的商品是以甚麼為單位呢?

說到原油的報價是以每桶/美元為單位,

那麼一些重要的商品又是以甚麼為單位呢?

貴金屬如黃金、白銀,

因為其稀有性,每噸礦石提煉出的貴金屬相當稀少,

因此國際交易所一般用每單位盎司/美元來報價,

也有用公克為單位。

其他大部分的基礎金屬,如鐵礦砂、銅、鋅、鎳等,

都是以公噸/美元為單位報價。

農產品的報價單位相較起來就琳瑯滿目。

「黃小玉」中的黃豆,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報價單位

是英斗(但黃豆油是以磅作單位);

小麥、玉米報價單位也是英斗(bushel)。

咖啡以「磅」為單位,可可卻以「噸」為單位。

 

 

美元計價的世界,

很難不受美元幣值影響

這邊大家可以發現一點:

大部分的商品原物料報價單位都是以「美元」為主,

因此,美元本身的升值與貶值,

會影響商品原物料的報價。

當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升值時,

假設商品原物料本身「價值」不變的前提下,

報價就會較便宜;

相反,若美元貶值,

基於商品原物料「價值」不變前提下,

報價應該就會較高。

當然,商品的報價,

每天都隨著基本供給需求、

市場投資氣氛與美元高高低低地變動。
但美元走勢,的確是影響商品報價的主因之一。

其中又以貴金屬最為敏感。

 

原油開採人力成本高

價格卻比你喝牛奶還便宜

先不談美元影響。

想想,一個原田的開採,

必須先經過幾年的探勘、租地、

前適性調查(Pre-feasibility study)、

適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

確定可以量產有經濟效益後,

還需與當地政府協商取得開採權、

向設備服務商買或租設備、挖井、完井、鑽油、

最後還有輸送。

種種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

法律人才、金融人才和昂貴的鑽探設備。

但挖出來的物品,

價格卻較你我喝的牛媽媽鮮奶還便宜。

標題寫的是「當牛奶比油貴的時候」,

其實牛奶一直都比油還貴呢!

所以,與其抱怨油價太貴,

是否想過,少喝點鮮奶或礦泉水,

就可以湊足相關的資金了呢?

 

別再抱怨油價漲

喝牛奶

才會吃掉你的錢

 

本文摘自:

《黃金公主的原物料筆記》

作者:蕭若梅  出版社:財經傳訊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

↓↓按個讚,與您一起「閱讀」更多好文章↓↓

 

本文由 財經傳訊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TSAI)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