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和專欄】「投資」or「保險」?爭議性的「投資型保單」

劉鳳和

劉鳳和

  • 2017-08-21 15:58
  • 更新:2018-07-17 09:32

【劉鳳和專欄】「投資」or「保險」?爭議性的「投資型保單」

(圖/shutterstock)

.                                                                                                                                                                                                                                                                                                                                                                                                                                                                                                                                          

 

投資型保單爭議大

目前保險 (保費) 爭議性最大的

就算是投資型保單。

原因是很保戶買了這種保單後,

自己都搞不清楚買的是

「投資」還是「保險」

我針對投資型保單保戶

所繳的保費流向作一個說明

大家應該就會更清楚!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其實投資型保單本身的結構沒有太大的問題,

有投資、又有保險,

但它的問題是行政費太高。

(如果行政費降為一般申購基金

費用的 1%~3% 就屬尚可)

 

投資型保單除了行政費不合理,

還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

1.保險業務員專業程度

保險業務員在銷售投資型保單的時候,

他本身對投資的這部份 (基金) 專業程度

如果跟 (投信、投顧) 公司的理專來做比較的話,

是有待加強的。

 

2.投資型保單

大部分連結公司喜歡基金

一般壽險公司它所銷售的投資型保單,

大部分是連結自己公司所喜歡的一些基金,

大概也只有 10~50 幾檔基金可選擇。

如果我們自己去選擇一家投信

或投顧公司所推薦的基金,

多者會到上千支,

少的也有幾百支基金可以選擇。

所以投資型保單在選擇的內容

及項目上也是非常的有所缺失。

 

3. 保費流向問題

就是保費流向的問題。

下面這張【表 1】就可以看得出來,

購買 100 萬的壽險

(此壽險是指一年期的壽險【詳表 2】,

並非我們認為的終身壽險)。

每年還要另扣管理費 1200 元。

如果我們年繳 6 萬元,扣除 600 元的壽險成本,

再扣 1200 元的管理費,剩下 58200 元。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 58200 元會馬上拿去投資。

大錯特錯!在早期的投資型保單

第一年的 58200 元幾乎變成行政費用。

 

投資型保單金錢流向  【表 1-30 歲女生年繳 6 萬,保額 100 萬壽險】 

 

 第二年一樣繳了六萬元,

一樣再扣 100 萬的壽險成本 600 元

加管理費 1200 元。也是剩下 58200 元,

大家會想第一年的 58200 元已經拿去作為行政費用,

第二年總該用來投資了吧?

對不起!它們還會從第二年的 58200 元裡面

再扣除 1/2 當作第 2 年的行政費用,

只剩下另一半 29100 元拿去投資。

 

上述例子: 前兩年實際繳的總保費是 12 萬,

一般人以投資角度來看,會以為 12 萬都拿去投資了。

可是沒有!實際上用來投資的部分

大約只有前 2 年所繳費用的 25%

( 29100/120000 ) 而已。

一定要等到第三年之後,

才會真的把扣除成本後的餘錢拿去投資。

 

 投資型保險投資基金的部份

是賺是賠先不討論

一般人去買投資型保單的時候

如果業務員解釋不清楚 (大部份是解釋不清楚的),

聰明的讀者看到上面的說明

應該就了解它的結構了吧。

 

早期費用結構

明顯有瑕疵

早期費用結構明顯有瑕疵,

所以說近年來的投資型保單,

在行政費用上作了少許的更動。

改成第一年扣 60 % 行政費,

第 2 年扣 40% 行政費,

第三年 30%,第四年 10%,

第五年 10%(每家公司約略會有所不同)。

但 5 年加起來,總和仍是年繳費用的 150%。

舊的制度是前兩年就扣掉年繳費用的 150%,

現在是分 5 年扣掉年繳費用的 150%。

其實結果也差不到哪裡。

 

投資歸投資!

保險歸保險!

如果我們自己向投顧公司買基金的話,

大部分的手續費是 1~3%。一年繳的 6 萬元,

它也只有 600~1800 元左右

(但目前台灣已陸續出現 E 化基金平台的投顧公司,

它的手續費早已降為千分之 4 左右),

可是投資型保單第 1、2 年

大部分所繳的錢幾乎都變成行政費用了!

 

【表 2】 一年期壽險費率表 -- 自然保費  (參考用 -- 每家公司會有少許差異)

 

我再次建議「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

二者應可以分開處理。

但業務員仍會說,

因為投資型保單裡的壽險成本是非常的便宜。

但如果再追問「那我只買壽險的部份就好了,

投資的部份我自己會處理,是不是可以?」

我相信有 100 位業務員大概 99 位都說不行。

(其實早就可以了)

 

很久以前就有一年期的壽險可以單獨購買了。

一個 30 歲的女生要買 1 年期的一百萬壽險

年繳只要 600 元【表 2 - 男生要 1600 元】,

剩下的錢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拿去做其它的投資,

股票、基金、ETF、權證、投資自己、投資家庭……

甚至於也可以慢慢累積去購買房地產。

 

 

投資歸投資

保險歸保險

選擇一位良好的投資顧問

會讓基金投資變得非常專業及順利。

如果也很喜歡一年期的壽險,

它也是可以單獨購買的

(優點是低保費、高保障、理賠定義又清楚)!

當各位了解到投資型保單它的保費流向之後,

我相信你們應該不會再去買這種投資型保單。

記得一年期的壽險是可以單獨買的,

投資的部分也可以單獨找自己屬意的投顧公司購買。

 還是那句話:「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

分開來處理是最恰當不過的!

 

CMoney推出免費APP

> 【保險對夠好】

我們從保戶的立場成立保險資訊媒合平台,

希望幫助消費者保險買對不買貴,

也讓專業的業務員有機會服務更多消費者!

 

立刻掃描 QR code!

【IOS 系統】

 

【Android 系統】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劉鳳和

劉鳳和

從事保險業務員十多年,認為保險本應該是助人又能自助的商品,只是目前只被金錢、業績掛帥的制度所扭曲,使保戶花大錢卻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因此,他極力推廣「平民保單」、「小資保險」的保險觀念,強調只要花小錢就能買到足夠的保障,這才是保險的真義。 他的保險觀念和做法,因為完全顧及保戶的立場,不以業績為追求目標,深獲消費者和保戶的認同,被譽為「平民保險王」,不僅經常接受電視、雜誌媒體的訪談,也接獲來自各地上萬名讀者的保險諮詢,雖然得罪不少保險同業,仍不改初衷,朝著改善保險環境這個夢想而繼續努力。 著有暢銷書《聰明買保險》、《平民保險王》、《小資保險王》

從事保險業務員十多年,認為保險本應該是助人又能自助的商品,只是目前只被金錢、業績掛帥的制度所扭曲,使保戶花大錢卻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因此,他極力推廣「平民保單」、「小資保險」的保險觀念,強調只要花小錢就能買到足夠的保障,這才是保險的真義。 他的保險觀念和做法,因為完全顧及保戶的立場,不以業績為追求目標,深獲消費者和保戶的認同,被譽為「平民保險王」,不僅經常接受電視、雜誌媒體的訪談,也接獲來自各地上萬名讀者的保險諮詢,雖然得罪不少保險同業,仍不改初衷,朝著改善保險環境這個夢想而繼續努力。 著有暢銷書《聰明買保險》、《平民保險王》、《小資保險王》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