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投資型保單爭議大
目前保險 (保費) 爭議性最大的
就算是投資型保單。
原因是很保戶買了這種保單後,
自己都搞不清楚買的是
「投資」還是「保險」
我針對投資型保單保戶
所繳的保費流向作一個說明
大家應該就會更清楚!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其實投資型保單本身的結構沒有太大的問題,
有投資、又有保險,
但它的問題是行政費太高。
(如果行政費降為一般申購基金
費用的 1%~3% 就屬尚可)
投資型保單除了行政費不合理,
還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
1.保險業務員專業程度
保險業務員在銷售投資型保單的時候,
他本身對投資的這部份 (基金) 專業程度
如果跟 (投信、投顧) 公司的理專來做比較的話,
是有待加強的。
2.投資型保單
大部分連結公司喜歡基金
一般壽險公司它所銷售的投資型保單,
大部分是連結自己公司所喜歡的一些基金,
大概也只有 10~50 幾檔基金可選擇。
如果我們自己去選擇一家投信
或投顧公司所推薦的基金,
多者會到上千支,
少的也有幾百支基金可以選擇。
所以投資型保單在選擇的內容
及項目上也是非常的有所缺失。
3. 保費流向問題
就是保費流向的問題。
下面這張【表 1】就可以看得出來,
購買 100 萬的壽險
(此壽險是指一年期的壽險【詳表 2】,
並非我們認為的終身壽險)。
每年還要另扣管理費 1200 元。
如果我們年繳 6 萬元,扣除 600 元的壽險成本,
再扣 1200 元的管理費,剩下 58200 元。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 58200 元會馬上拿去投資。
大錯特錯!在早期的投資型保單
第一年的 58200 元幾乎變成行政費用。
投資型保單金錢流向 【表 1-30 歲女生年繳 6 萬,保額 100 萬壽險】
第二年一樣繳了六萬元,
一樣再扣 100 萬的壽險成本 600 元
加管理費 1200 元。也是剩下 58200 元,
大家會想第一年的 58200 元已經拿去作為行政費用,
第二年總該用來投資了吧?
對不起!它們還會從第二年的 58200 元裡面
再扣除 1/2 當作第 2 年的行政費用,
只剩下另一半 29100 元拿去投資。
上述例子: 前兩年實際繳的總保費是 12 萬,
一般人以投資角度來看,會以為 12 萬都拿去投資了。
可是沒有!實際上用來投資的部分
大約只有前 2 年所繳費用的 25%
( 29100/120000 ) 而已。
一定要等到第三年之後,
才會真的把扣除成本後的餘錢拿去投資。
投資型保險投資基金的部份
是賺是賠先不討論
一般人去買投資型保單的時候
如果業務員解釋不清楚 (大部份是解釋不清楚的),
聰明的讀者看到上面的說明
應該就了解它的結構了吧。
早期費用結構
明顯有瑕疵
早期費用結構明顯有瑕疵,
所以說近年來的投資型保單,
在行政費用上作了少許的更動。
改成第一年扣 60 % 行政費,
第 2 年扣 40% 行政費,
第三年 30%,第四年 10%,
第五年 10%(每家公司約略會有所不同)。
但 5 年加起來,總和仍是年繳費用的 150%。
舊的制度是前兩年就扣掉年繳費用的 150%,
現在是分 5 年扣掉年繳費用的 150%。
其實結果也差不到哪裡。
投資歸投資!
保險歸保險!
如果我們自己向投顧公司買基金的話,
大部分的手續費是 1~3%。一年繳的 6 萬元,
它也只有 600~1800 元左右
(但目前台灣已陸續出現 E 化基金平台的投顧公司,
它的手續費早已降為千分之 4 左右),
可是投資型保單第 1、2 年
大部分所繳的錢幾乎都變成行政費用了!
【表 2】 一年期壽險費率表 -- 自然保費 (參考用 -- 每家公司會有少許差異)
我再次建議「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
二者應可以分開處理。
但業務員仍會說,
因為投資型保單裡的壽險成本是非常的便宜。
但如果再追問「那我只買壽險的部份就好了,
投資的部份我自己會處理,是不是可以?」
我相信有 100 位業務員大概 99 位都說不行。
(其實早就可以了)
很久以前就有一年期的壽險可以單獨購買了。
一個 30 歲的女生要買 1 年期的一百萬壽險
年繳只要 600 元【表 2 - 男生要 1600 元】,
剩下的錢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拿去做其它的投資,
股票、基金、ETF、權證、投資自己、投資家庭……
甚至於也可以慢慢累積去購買房地產。
投資歸投資
保險歸保險
選擇一位良好的投資顧問
會讓基金投資變得非常專業及順利。
如果也很喜歡一年期的壽險,
它也是可以單獨購買的
(優點是低保費、高保障、理賠定義又清楚)!
當各位了解到投資型保單它的保費流向之後,
我相信你們應該不會再去買這種投資型保單。
記得一年期的壽險是可以單獨買的,
投資的部分也可以單獨找自己屬意的投顧公司購買。
還是那句話:「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
分開來處理是最恰當不過的!
CMoney推出免費APP
> 【保險對夠好】
我們從保戶的立場成立保險資訊媒合平台,
希望幫助消費者保險買對不買貴,
也讓專業的業務員有機會服務更多消費者!
立刻掃描 QR code!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