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水果好養生?記住把握「乾濕分離」原則!

夏天吃水果好養生?記住把握「乾濕分離」原則!

(圖/shutterstock)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夏天熱到沒食慾,

來一些爽口多汁的水果或清涼的水果汁,

看似是消暑養生的好選擇,但中醫師提醒,

人的體質有乾性和濕性之分,

並非所有水果都適合,下次在吃水果之前,

別忘了先掌握「乾濕分離」的養生秘訣!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台灣人多濕性體質?乾性體質也不少!

台灣的夏日潮濕又悶熱,

加上受到梅雨季節下雨的影響,

中醫門診湧現許多濕性體質的患者,

網路上也出現多篇如何去除體內濕氣的保健文章。

然而,雖然國人有相當高的比例屬於濕性體質,

但實際上,乾性體質者也不少,

想要快樂又舒適地度過夏天,應先學會怎麼吃!

 

身體好乾~少吃芒果,

多吃葡萄和櫻桃補水!

賴睿昕中醫師表示,

乾性體質在中醫就是指「陰虛」,

這種人因缺乏水分,

平時皮膚看起來薄而脆弱、表面乾燥有很多細紋。

到了夏天,如果一直反覆進出冷氣房,

又沒有適當地補充水分,

就會讓原本津液不足的情況變得更嚴重,

皮膚也會因為來不及適應冷熱交替的溫度變化,

更容易出現乾燥、粗糙、脫皮的受損現象。

 

要改善乾性體質,

平時除了要避免熬夜、抽菸(菸屬於燥邪)、

久坐、不愛運動等習慣之外,

在飲食上也要有所控制,

不可以吃太多傷陰化燥的燥熱食物,

例如:油炸食品、胡椒、沙茶醬、辣椒

及辣味重的調味品、花生和巧克力等零食,

以及榴槤、芒果、荔枝、龍眼等熱性水果。

吃多了會消耗體內津液,導致燥熱。

 

乾性體質者平時多攝取潤燥水果,例如:桃子、李子、葡萄、櫻桃等,有助改善乾燥的症狀。

 

那麼,乾性體質適合吃什麼呢?

建議時常補充水分,攝取潤燥水果,

例如:桃子、李子、葡萄、櫻桃等。

另外,也可以多吃白木耳、黑木耳、山藥、珊瑚草、

海帶等富含植物膠質的食物;

桑椹和酸梅則有助於生津止渴。

 

濕性體質少吃點水果

就連利尿西瓜也要控制量

至於濕性體質,通常代表水分代謝出現了問題。

體內水分過多,無法被身體良好地吸收和運用,

即使水喝得再多,也常常有不容易解渴的感覺,

且患者平時容易有水腫、

腦袋昏沉像戴了帽子或裹了濕毛巾、

提不起勁、四肢沈重無力、大便軟黏,

甚至排不乾淨、常常腸胃炎拉肚子、

女生私密處分泌物多、

皮膚濕疹發作或搔癢加重的情況。

更麻煩的是,一旦體內濕氣與外來的濕氣裡外相合,

濕濁阻遏氣機與清陽,前述的不適症狀將會更嚴重。

 

西瓜有清熱解暑和利小便之效,適合濕性體質者食用,但食用時也要注意不過量的原則。

 

賴睿昕中醫師表示,調理濕性體質,

最重要的就是讓身體調節水分的功能恢復正常,

原則上,運動是最好的辦法。

而飲食部分,水果多為聚濕生痰之物,

尤其是很多熱帶特有的水果,

譬如菠蘿蜜、榴槤和芒果,

都屬於助濕之物,濕氣重的人千萬不要多吃。

 

 

相較之下,較適合濕性體質者

食用的蔬果以利水為主

包括:有清熱解暑和利小便之效的冬瓜、西瓜;

有健脾胃和助消化之功的木瓜,

但賴睿昕中醫師提醒,

即使如此,吃的量也不宜過多。

另外,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

會讓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停滯,

也不宜無限量食用;如果要吃,

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以降低寒涼性質。

 

本文授權自 華人健康網,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Luke

 

健康勝過財富,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運動、減肥、飲食新知、身心成長、醫學保健

各式各樣的「健康加分」文章 都在這!

 

馬上按讚 >> 健康勝過財富粉絲團,

一起健康好生活~

 

 

和「健康勝過財富」成為 LINE好友

讓我們為你提供健康養生、瘦身小撇步

一起健康快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