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一樣名叫「木耳」,
膚色卻一黑一白,保健功效也一樣嗎?
木耳的熱量低,又富含纖維和膠質,
這幾年常被當作減重和幫助排便的必備食物,
但除此之外,黑木耳和白木耳各有一身絕技,
想知道保健擂臺上,誰技高一籌嗎?
請看以下戰力的分析!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第1關:減重力PK
大千醫院營養師江仕峰表示,
黑木耳和白木耳同屬於蔬菜類,
二者都是脂肪含量不高、
水分占比達 9成的低熱量食材,
且都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
有助胃腸蠕動和減少脂肪吸收的膳食纖維,
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膠原,
成分相似,減重力在伯仲之間,難分勝負。
但從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數據分析,
在一般成分及礦物質含量部分,
黑木耳的營養價值略高於白木耳!
根據資料庫紀錄,每100克新鮮黑木耳中,
含蛋白質1.09克、碳水化合物9.0克、脂肪0.15克、
纖維素7.7克、鈣26.8毫克、磷24.8毫克。
而每100克新鮮白木耳(銀耳),含蛋白質0.5克、
碳水化合物4.8克、脂肪0.2克、
纖維素5.1克、鈣16毫克、磷27毫克。
第2關:護心力PK
在傳統中醫觀點中,黑木耳性平味甘,
有活血、益氣、潤肺的食療功效;
現代西方醫學觀點裡,黑木耳含有抗凝血物質,
能減少血小板凝結,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江仕峰營養師表示,曾有一份實驗發現,
黑木耳對於長期攝取 2%膽固醇飼料的雄性倉鼠,
具有降低血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
降低體重之作用,可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
至於白木耳,中醫認為白木耳性平、味甘淡,
具有潤肺、生津、滋陰、降火等功能,
是傳統的美容保健食品;
西方營養學則認為白木耳含有很多的礦物質和生物鹼,
食用白木耳能達到治療氣管炎、
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的效果。
由此可知,雖然黑木耳和白木耳
對於心臟血管健康的照護出發點略有不同,
但同樣都能發揮不錯的保健效果,
預防三高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此局平手。
第3關:防癌力PK
無論是黑木耳或白木耳,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其中的可溶性纖維能減緩醣類吸收、
調節血糖濃度、預防身體發炎;
非水溶性纖維則能增加糞便量、
促進腸道蠕動、擔任腸道清道夫,
同時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此外,黑木耳、白木耳與其他菇菌類食物一樣,
也含有豐富的特殊多醣體,可以增強身體免疫系統,
阻止致癌物質在人體內的硝化反應,
對於預防癌症有顯著的效果。
木耳黑白配,營養更全面!2道料理示範
俗話說:「不管黑貓、白貓,捉得到老鼠就是好貓!」
木耳也是相同的情況,雖然顏色有黑、白的差異,
但只要對健康有幫助,就是好的食物。
江仕峰營養師表示,
黑木耳和白木耳的營養組成相似,卻各有擅長之處,
建議攝取時相互搭配,營養更全面。
以下推薦 2道以黑木耳、白木耳共同料理的食譜:
【木耳彩椒炒蝦仁】
-
材料:乾白木耳15公克、濕黑木耳40公克、蝦仁120公克、紅甜椒片50公克、黃甜椒片50公克、薑片10公克、蒜片10公克。
-
調味料:鹽1/4小匙、米酒1小匙、細砂糖1/4小匙、柴魚醬油少許、水3大匙。
-
醃料:鹽少許、米酒少許、胡椒粉少許、太白粉少許。
-
作法:
-
乾白木耳泡水漲發後,洗淨再剪除蒂頭,用手撕成小朵狀,放入滾水中稍微汆燙,撈起瀝乾;濕黑木耳切成料理需要的塊狀大小,放入滾水中汆燙1分鐘,即可撈起。
-
蝦仁洗淨,在背部劃一刀,去除腸泥,再放入混合醃料中醃約15分鐘。
-
取出作法2的蝦仁,放入滾水中汆燙,撈起泡入冰水中。
-
另取鍋,加入2大匙油,放入薑片和蒜片爆香後,加入作法1的白木耳、黑木耳、紅甜椒片和黃甜椒片拌炒後,再加入蝦仁和全部調味料,拌炒至入味即可。
-
【麻油雙耳】
-
材料:泡發白木耳40公克、泡發黑木耳60公克、紅辣椒絲5公克、蒜末10公克、薑絲10克。
-
調味料:鹽1/6小匙、細砂糖1小匙、烏醋2小匙、麻油適量。
-
作法:
-
將泡發的黑、白木耳瀝乾水分,切去蒂頭後切小塊,放入滾水中汆燙後冰鎮備用。
-
取1個碗,加入紅辣椒絲、蒜末、薑絲及所有調味料拌勻後,拌入黑白木耳即可。
-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Luke
【健康勝過財富,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運動、減肥、飲食新知、身心成長、醫學保健
各式各樣的「健康加分」文章 都在這!
馬上按讚 >> 健康勝過財富粉絲團,
一起健康好生活~
和「健康勝過財富」成為 LINE好友
讓我們為你提供健康養生、瘦身小撇步
一起健康快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