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台股的現金殖利率比國際股市還高,
因此年年吸引外資湧入。
目前外資的市值占比已近 4 成,
每年大領台股數千億元股息,
口袋滿滿,今年也不例外,
預估外資將領走台股逾 4,000 億元股息,
反倒是散戶交投低迷、投資比重節節敗退,
與每年兆元除息行情擦肩而過,漸行漸遠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種錯過行情的遺憾,
一如連續 7 年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又年年與大獎擦肩而過的村上春樹,
他在著名短篇《遇見100% 女孩》中的結尾:
「這兩位百分百男孩、
百分百女孩一語不發地擦肩而過,
就這樣消失到人群裡去了。」
你不覺得很悲哀嗎?
今年整體台股股息
可創新高突破 1.15 兆
「台股今年股息有機會突破 1.15 兆元,
再創歷史新高紀錄!」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指出,
目前已公布股利政策的台灣上市櫃公司
已有 1,400 家,
總計已有 9,300 多億元股息,
剩下 200 多家上市櫃公司包括鴻海(2317)、
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等
重量級權值股尚未宣布股利,
預期今年整體台股股息應該可突破 1.15 兆,
甚至上看 1.2 兆元,優於去年的 1.13 兆,
再創新高紀錄。
台股股息可望再創高
外資是最大贏家
隨著台股上市櫃公司股利政策陸續公布,
不少資金也開始往高殖利率概念股布局,
目前台股現金殖利率約在 3.8%∼4% 左右,
若加計股票股利部分,
整體殖利率超過 4%,
不只對一般散戶投資人具有吸引力,
台股的高殖利率也是近幾年外資
持續看好並買進的重要因素,
也讓外資成為這幾年台股多頭行情的
最大贏家。
想了解更多「除權息」的秘訣
↓↓↓↓↓↓↓↓↓↓↓↓↓↓↓↓↓↓↓↓↓↓↓↓↓↓↓↓↓↓↓↓↓↓↓↓↓↓↓↓↓↓
推薦這本《Money錢》12 檔高殖利率好股搶先抱 給你
總價值:NT$ 3189 → 特價:NT$ 168!
(獨家附贈:價值 3189元,除權息高股利紅包股+權證小哥飆股口袋名單、
個股事件行情大解密 只送不賣! 售完為止哦)
本期將介紹:
① 除權息旺季 台股上演兆元除息秀
② 3 招遇見百分百除權息好股
③ 現金減資 發現另類除權息好股
④ 除權息前算清楚 避免賠價差又繳稅
快在除權息前搶先布局...
↑↑↑↑↑↑↑↑↑↑↑↑↑↑↑↑↑↑↑↑↑↑↑↑↑↑↑↑↑↑↑↑↑↑↑↑↑↑↑↑↑
外資加碼台股
超過 1,700 億元
自 2008 年金融海嘯過後,
外資在 2009 年開始對台股轉賣為買,
中間除了 2011 年歐債危機賣超 2,700 多億元,
其餘都是年年加碼,
光是去年就買超台股高達 3,201 億元;
今年至 4 月中旬為止,
繼續加碼台股超過 1,700 億元,
買盤可謂源源不絕,
同期間融資餘額
僅增加百億元來到 1,429 億元,
外資看好並主導台股的態勢未變。
這次台股萬點行情
20 年來難得一見有利
「這次台股攻萬點行情,
可說是近 20 年來難得一見的有利行情。」
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林世彬表示,
台灣經濟隨著全球景氣好轉,
朝復甦前進,
今年上市櫃企業獲利預估在第 1 季見底,
下半年緩步回升,
全年預估將較去年成長 10%。
企業獲利成長與高殖利率兩大優勢,
吸引外資持續加碼,
台股近期在亞洲仍是外資買超首選。
">12 檔高殖利率好股搶先抱》)
台股擁 2 高 1 低優勢
美國升息循環也加持
除了獲利成長、高殖利率題材,
台股還有評價面的優勢。
前 2 次加權指數收盤價
站上萬點時的 PB 值(股價淨值比)
在 2000 年時為 2.8 倍,
1997 年時為 3.4 倍,
當時的數值皆位於歷史區間上緣,
後續欠缺企業獲利的推升,
因此站在萬點以上的天數並不長。
主計總處:
今年 GDP 成長率 1.92%
從法人最關心的基本面來看,
主計總處率先上調今年 GDP 成長率至 1.92%
而近期行政院拍板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將編列 8,824 億元特別預算經費投入基礎建設,
預估第 1 年可貢獻 GDP 約 0.2%,
後續逐年遞增,
經濟基本面利多有利於台灣景氣持續復甦。
當沖交易稅率
降至千分之 1.5
此外,美國經濟穩健成長並啟動升息循環,
也有助於連動台灣經濟持續好轉,
成為台股下檔重要支撐。
政策面部分,
當沖交易稅率
將由千分之 3 降至千分之 1.5,
施行 1 年,預期也有利提升台股成交量,
股市資金動能仍然偏向正面。
選擇成長型公司
避免領股息賠價差
整體而言,
如果公司能夠維持營運穩定或溫和成長,
同時產業具備一定程度的進入門檻、
公司可維持穩定營業利益率,
每年穩健配發現金股利的機率就越高。
挑選除權息個股的另一種方式是,
選擇具備成長性的產業與公司,
以避開「領了股息、賠了價差」的風險,
雖然短中期該公司的現金殖利率
可能只有 2%、3%,
但隨著營運逐步向上、獲利增加,
配息自然也會增加,
有機會股息、價差兩頭都賺。
只是選出這種成長股的難度較高,
投資人必須深入研究並持續追蹤,
才有機會賺取「超額報酬」。
更多除權息小撇步...
推薦這本《Money錢》
12 檔高殖利率好股搶先抱 給你
延伸閱讀: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