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黃惠姍
盛夏炙熱,大口咬下清涼多汁的西瓜,
消暑又暢快!
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中,
有網友提問:
「紅肉西瓜、黃肉西瓜有什麼差異呢?」
形狀橢圓巨大的紅肉西瓜跟
渾圓嬌小的黃肉西瓜,
營養上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讓營養師來解答。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每年4至8月是西瓜的盛產季,
水分含量高達90%的西瓜,
不僅清爽解渴、香甜多汁,
其營養價值也不容小覷。
營養師孫語霙表示,
西瓜屬於寒涼性水果類,
主要富含醣類、維生素A、維生素B1、
維生素B2、維生素B12、C、鉀、鎂、磷
等豐富的營養素。
紅肉西瓜富含
β-胡蘿蔔素、茄紅素
顧目睭又降膽固醇
相較於黃肉西瓜,
紅肉西瓜含有較多的β-胡蘿蔔素,
β-胡蘿蔔素可以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
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視力、預防乾眼,
還能修護肌膚組織,
使皮膚保持水潤,對抗皮膚老化。
此外,紅肉西瓜鮮紅的顏色
來自於所含的茄紅素,
其茄紅素含量竟然比番茄還高,
茄紅素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物,
適度攝取有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
還能預防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及攝護腺癌。
黃肉西瓜瓜胺酸含量多
有助於放鬆血管
屬於小玉西瓜品種的黃肉西瓜,
雖然營養素沒有紅肉西瓜豐富,
不過黃肉西瓜含有更多的瓜胺酸,
在體內能夠轉換成精胺酸,
精胺酸有擴張、放鬆血管的作用,
對於高血壓的預防及心血管保養,
都有不錯的效果。
西瓜籽吐出來麻煩通通吃進肚?
小心便泌、腸阻塞上身
不管是吃紅肉、黃肉西瓜,
各有各的益處,
不過吃西瓜時總是會吃到一顆顆的西瓜籽,
有些人覺得吐出來麻煩,
就會直接吞進肚。
對此,營養師孫語霙指出,
西瓜籽外殼雖然質地堅硬難消化,
不過在吃進量不多的狀態下,
通常可隨大便排出。
但是當吃進大量西瓜籽時,
西瓜籽會隨著腸蠕動逐漸集聚成團,
進而導致便祕、腹脹,
甚至造成腸阻塞、闌尾炎等疾病。
因此,腸胃不佳的朋友,
建議吃西瓜時將西瓜籽吐出來較佳。
夏天吃西瓜清涼解渴
這4族群碰不得
營養師孫語霙指出,
夏天吃西瓜雖然清涼解渴,
但以下4個族群的民眾,最好少吃西瓜,
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族群1/糖尿病患者:
西瓜屬於高GI食物(GI值60以上),
且纖維量較少(膳食纖維1g/100g以下),
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所以建議糖尿病友食用西瓜時,
一次食用一份為限,
一份約是一碗水果的量,
盡量直接吃水果而非打成果汁,
以免攝取過多糖分。
族群2/腎臟病患者:
西瓜的鉀含量高,腎臟病患者應謹慎攝取,
以免造成體內鉀離子蓄積,
反而造成心律不整,重者可危急生命。
族群3/腸胃功能不佳者:
西瓜屬於寒涼性食物,
容易拉肚子的人吃西瓜容易腹瀉,
建議腸胃功能不佳者最好少吃西瓜。
族群4/女性生理期間:
生理期間吃過多西瓜
容易造成子宮收縮不良、
經血排不乾淨或引起經痛,
月經期間最好避免食用。
【營養師小叮嚀】:
西瓜利尿作用強,
晚餐後或睡前建議少吃,
以免夜裡頻尿。
西瓜屬於寒涼性食物且有大量水分,
晚上吃大量西瓜容易使腸道蠕動減緩,
造成腹瀉。
建議西瓜白天食用較佳,
也搭配薑或辣椒等溫熱食材,
有助於降低西瓜的寒涼性。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Luke)
【健康勝過財富,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運動、減肥、飲食新知、身心成長、醫學保健
各式各樣的「健康加分」文章 都在這!
馬上按讚 >> 健康勝過財富粉絲團,
一起健康好生活~
和「健康勝過財富」成為 LINE好友
讓我們為你提供健康養生、瘦身小撇步
一起健康快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