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除權息」是公司會根據過一年的獲利狀況,將盈餘以股利的方式回饋給股東,而投資人只要在除權息前一日持有股票,就能獲得現金、股票股利,但你知道還有「價差」能賺嗎?看看是怎麼回事!
文 / Money錢
想篩選出基本面佳、殖利率高且營運穩健的標的,本刊提供 3 個選股指標供讀者參考,俾使投資人不再與「兆元除息秀」擦身而過,把握住自己的百分百除權息好股。
把握除權息行情 3 指標挑出好股
指標 1:ROE 達 15% 以上
一般專業投資機構相當重視產業景氣與企業的盈餘品質,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就是評價的核心指標,ROE 在 10% 以上是基本要求,在 15% 甚至 20% 以上則是表現相當優異,而能夠長線維持高 ROE 的公司,通常都在機構法人關注的口袋名單上。
指標 2 :股息殖利率 3.5% 以上
台股近年來殖利率約在 3%、4% 以上水準,一般來說,殖利率越高越好,但必須留意,殖利率長期持穩在一定水準才是好標的,這樣的公司通常獲利與股價波動都不大,投資人也容易判斷進場時機,甚至直接定期分批買進,風險也有限。
指標 3 :公司近 5 年營收與獲利未曾衰退 2 成以上(溫和成長者尤佳)
成長股投資人經常把營收、獲利成長性視為最重要指標。這種選股方式的難度較高,投資人必須深入研究並持續追蹤,才有機會賺取「超額報酬」。對於想要穩穩領息且填息的投資人而言,營收與獲利的穩定性會比成長性更重要,因為這類投資人追求的是低波動的穩健報酬。
如何判斷是否能填權息?
投資人在除權(息)之前就持有股票的話,除權(息)後股價若能夠填權(息),就可以同時賺到股利與價差;若是貼權(息),則會發生「領了股利、賠掉價差」的情況。既然除權( 息) 後的股價有可能填權(息) , 也有可能貼權(息),有什麼方法可以判斷是否要在除權(息)前買進股票、參與除權(息)呢?
不妨先從大趨勢做判斷
投資人不妨先從大趨勢做判斷,再來做個股的選擇。先觀察整體股市環境的狀況,如果股市行情好,股票在短時間內填權(息)的機率自然較高,尤其是前景好的強勢股,甚至在除權息日當天就會完全權填(息);但如果行情不好,股價很可能在除完權(息)後一路下跌,就算是買到好股票,也要抱著長期持有的打算。
大家看完後有比較了解,如何挑選除權息好股了嗎?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