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 愛麗安.德.波瓦詹
不過,人最大的問題在於老愛跟同類在一起——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
撥不出時間運動、老愛抱怨家人和朋友、
總有一堆理由解釋,
為什麼現在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因為,跟這些人在一起,
讓人感到安心又自在,
不必振作、不必改變想法或行為。
看得出來,這些人會讓我繼續困住,
會導致我的事業無法起飛,
這不是個健康的應援團。
我該直接把這些人趕出我的生命嗎?
不用,不過我會刻意多接觸一些
能督促我、幫助我成長的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當你積極想改變 生命的某部分,
請換掉 最常跟你在一起的 那些人。
你可能心想:
「他們是好人,不會阻礙我,
不會讓我的改變變得更難熬。」
但是,他們的信仰、行為、價值觀、
語言、作為或不作為,都會影響你,
因此請務必留意常常在你身邊的人,
有時候他們可能就是令你退縮不前的原因。
如果真的想改變,
請看看自己最常在一起的人,
因為他們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命。
有些朋友,會讓你快速成長!
我在努力瘦身以及解決財務問題時,
便深刻體會到朋友的影響力。
那時,我認識了一些朋友,
他們正過著我所嚮往的生活,
有些人每天運動、有些人則是百萬富豪。
光是跟這些人相處,我就學到不少東西,
也被激勵,要自己達到、維持在某種水準。
有時候,跟你共處的人
如果都是你望塵莫及的人,
會容易感到不自在,
不過正因為如此,
你才會成長、更快趕上他們。
在美國念書時,我覺得自己 很邊緣
我的老朋友 拉了我一把
我記得在念美國史丹佛大學的MBA課程時,
彷彿自己是一條離水的魚,找不到歸屬感,
因為我在亞洲長大、在英國念書,
不曾在美國生活過,
所以我的口音不一樣、
念書方法和在課堂上發表意見的方法也不一樣,
再加上當時我只有二十二歲、
是班上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
而我並非財務或商學出身,
種種因素看來,
我在班上的表現一定會大幅落後。
當時我覺得非常孤單,
但是不安全感一直阻止我開口求助、向外求援。
後來,我跟老朋友阿喬重新聯絡上,
他固定一天撥一次電話給我。
在電話中,我跟他坦白
自己遇到考試就恐懼焦慮、功課堆積如山。
他和我念不同學校,
但也因這點幫了大忙,
有時候,最佳援助不是你身旁的朋友。
那段期間,他並沒有幫我做課業輔導,
只是一直鼓勵著我,
不斷幫我重振自信,
沒有他,我想我是熬不過那段日子的。
我才慢慢拿回
人生的主導權
慢慢的,我開始向父母、朋友、
甚至班上的同學坦承我過得很糟。
短短幾個星期內,我身邊就出現一群支援者,
他們打電話關心我、寄來鼓勵的卡片和禮物,
盡自己所能的幫助我,
也有幾個朋友特地來看我。
等到情況逐漸好轉,
我才發現其他同學其實跟我一樣
無助、負荷不了,我並不孤單。
不久我就找到立足點,開始感到開心。
問問自己,以前面對大改變時,
誰一直陪伴在你身邊、誰伸出援手、
誰一直督促你向前?
請花點時間打電話、或寫個簡訊感謝他。
本文摘自:你要的幸福,藏在你不要的改變裡
作者: 愛麗安.德.波瓦詹
出版社:大是文化
本文由 大是文化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Alodia)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