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知名品牌「阿原手工肥皂」
昨天因為在未登記的工廠生產,
且在產品上貼出工廠字號等不實標籤上了新聞。
業者違法以及造假的部分,沒什麼特別好提的,
但從阿原手工肥皂的爆紅,
其實反映出了另外一個大問題:
台灣人對「手工」、
「天然」這兩個字的迷思。
以下我們要討論的,都非針對「阿原手工肥皂」,
而是希望大家好好思考自己需要以及追求的是什麼目標。
在工業化大量生產、甚至過度生產的年代,
大家開始懷念以前手工生產的那種「人的溫度」,
不少廠商也會訴求「手工」這個行銷點來拉抬產品的價值。
而在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充斥的市場,
以及種種食安、毒物問題,
也讓大家開始追求「天然」。
「手工」跟「天然」這件事情沒有一定的好或不好,
但大家一樣必須從根本去思考,
到底我們追求的是什麼?想清楚這點,
你才會真的明白,你追求的到底是實際有意義的,
還是另外一個商品銷售者的話術?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手工」的肥皂真的
比「工廠」做的肥皂好嗎?
你有想過,要怎麼認定一個產品是不是「純手工」製造嗎?
即便是現在主打「手工」的許多產品,
其實很多部分都已經有「自動化設備」
或「工具」加入生產流程中,
到底怎麼樣認定是「純手工」,就是個複雜的議題。
而製作過程中使用自動化的設備,
常常不光是降低人工成本的問題,
有時候反而是要確保品質穩定性或者是避免汙染。
舉個例子好了,大家都熟知的台積電,
它們做的產品就是「晶圓」。
在晶圓製造的過程中,
很多步驟都是需要非常「精準」而且「無塵」的,
因此許多步驟都是自動化。
人的手只要稍微抖動一下,大概這片晶圓就不能用了。
如果你不小心對這晶圓打個噴嚏,
甚至是不小心吹了一口氣,都有可能導致良率的問題。
回過頭,我們來想想
我們製造「肥皂」的目的是什麼?
不就是希望生產一個「安全」、「有足夠清潔力」、
「不會過度傷害肌膚」的清潔產品嗎?
那在這樣的前提下,使用「全手工」生產,
到底有沒有明確的必要性?
如果今天是在製造藝術品,
那麼全手工跟機器製造,
可能就有非常大的藝術差異,這大家都難以否認。
但你今天買的是肥皂啊,
除非你對這塊肥皂賦予了「藝術」
或「人性」等等特別的價值。
我們不是要說藝術或人性這些價值是「無價值」的,
而是消費者必須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如果能夠純手工製造出一塊安全性高、清潔力足
但不至於傷害皮膚的肥皂,
你要花幾百塊甚至上千塊買,我們也沒什麼意見。
純天然的肥皂就比化學性的肥皂好嗎?
再來談第二個問題
到底「天然」的有沒有比較好?
答案一樣是不一定。許多被驗證有效的成分,
往往都是從天然物質中被萃取出來的。
例如檸檬裡面有維生素C成分,
就是一個很好的抗氧化劑,很多保養品都會使用
這個成分來達到抗氧化以及美白的效果。
但是你很少見到醫師直接要你在臉上放檸檬片,
因為除了維生素C以外,
檸檬汁內還含有許多光敏感性的物質,
如果你在臉上敷完檸檬片,跑出去曬了太陽,
可能接下來臉就會因為光敏感性皮膚炎
紅了一大片跑來找醫生了。在這樣的狀況下,
你覺得保養品中純化的維生素C比較好?
還是你要堅持純天然檸檬片擺臉上呢?
另外,到底怎麼樣去驗證「天然」?
在製做肥皂的過程中,
標準的做法是將油脂加上強鹼,產生皂化反應,
得到肥皂以及甘油。
使用的油脂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
使用的強鹼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
有些產品會說,他使用的都是天然的油,
使用的鹼都是草木灰燒出來的鹼,
不是人工合成的氫氧化鈉,
但是他得出來的「皂」真的就一定比較好嗎?
肥皂適不適合用來清潔,
其實關鍵不在於它是否「天然」,
而在於最後產品的酸鹼度、清潔力適不適合你的皮膚,
跟它是否「天然」關係實在不大。
有關這部分,建議可以回去複習一下這篇
再例如,夏天要到了,很多人會挑選防曬產品。
很多天然動植物中,
其實也可萃取出一些化學性防曬成分,
但是因為防曬力實在太弱了,
所以市面上你買得到的化學性防曬品,
基本上都是用人工合成的。事實上,
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類似這樣的產品,
都是人工合成的,但重點不應該是放在
它到底是「天然」還是「人工」,
而應該在於這個成分是否「安全」、
「穩定」、「能達到你期待的效果」,
甚至可以兼顧考量許多環保以及倫理的議題都沒問題啊!
製作手工皂必須面對的幾個問題
除非是使用界面活性劑製成的肥皂(這裡面就未必有含皂了),
不然正常狀態下製造出來的塊狀肥皂,通常會是偏鹼性的。
雖然沒有說偏鹼性就一定不好,
但如果是過強的鹼,那對皮膚還是會產生傷害。
有關這個部分,建議再看一下這篇文章
了解清潔產品的 pH 值議題。但實務上,
你買到的這塊肥皂,
到底在實際使用的時候,酸鹼值是多少?
這通常很少被廠商揭露,或者被第三方檢驗過。
你有想過,你買到的一塊肥皂,
最外面的部分,以及最裡面的皂心,
成分組成跟 pH 值會不會是一樣的嗎?
實際上,在皂化反應沈澱的過程,多少都會產生一些不一致。
很多產品為了噱頭,會加入
各種號稱「天然」的精油或香料
另外很多這類產品,
為了增加行銷上的噱頭,
會加入各種號稱「天然」的精油或香料,
但是這些成分的濃度、安全性、穩定性到底如何?
其實也缺乏驗證。
臨床上也常見到患者使用了這類號稱「天然」的產品,
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
邱品齊醫師就曾經多次指出這些問題,
甚至也提出了一些優秀手工皂應該可以遵循的標準,
希望能有廠商朝著這些方向去做研發,
但實際上能不能做出這樣的產品,就有待努力了。
消費者常常會被「天然」
「手工」這類的行銷點迷惑
但只有透過系統性的知識學習,才能讓你冷靜思考,
了解選購產品的「本質」,
擺脫花了高價,但未必買到好貨的困境啊!
在台灣常常被污名化的「防腐劑」也是類似的狀況,
大家如果有一點時間,
應該也該看看這篇文章了解防腐劑的議題。
也歡迎大家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
讓更多朋友都能重新理性思考,
只有在廠商都在競爭「技術」而非「話術」的時候,
消費者才有機會買到更好的產品,
而這一切都取決於你的大腦了。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Luke
美的好朋友臉書粉絲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MedPartnerTW/
【健康勝過財富,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運動、減肥、飲食新知、身心成長、醫學保健
各式各樣的「健康加分」文章 都在這!
馬上按讚 >> 健康勝過財富粉絲團,
一起健康好生活~
和「健康勝過財富」成為 LINE好友
讓我們為你提供健康養生、瘦身小撇步
一起健康快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