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林讓均
本次《遠見雜誌》與中國信託合作的調查,
設計了三道迷思題,
發現國人的退休理財觀念,
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首先是「開銷迷思」。
在被問到「你同不同意『退休後的生活,
我不需要花很多錢』的說法?」
有半數(50%)的人同意,
但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遠見調查研究中心副總經理任希詩指出,
本調查請民眾自估目前家庭(單身者則估計個人情況)的基本開銷,
發現目前未退休者每月基本開銷為 3萬2025元、
已退休者則是每月為 3萬505元,
兩者相差不到 2000元。
而且,就算退休後可省下 2000元的基本開銷,
也可能不足以應付醫療費用,
更無法負擔旅遊、
提升生活品質的額外支出。
繼續看下去...
第二是「理財迷思」。
被問到「對於退休後的理財規劃,
保本比收入重要?」有近 2/3(66.1%)的民眾同意,
而且 60歲以下有近七成認同此說。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李瑞珠觀察,
這呼應了民眾的退休投資工具偏保守的現象,
就是這樣的理財觀讓民眾在退休後不敢投資,
只能吃老本,
企求完全迴避風險。
補強保障型商品分擔風險...
「然而,『保本心態』可能才是最大的風險!」
她解釋,民眾可能面臨長達 20~30年的退休生活,
若資產只出不進,將很快用盡,
更何況還可能被
通膨提早「吃」掉。
民眾不傾向於退休後繼續投資,
也可能是因為市場上缺乏合適的商品。
她建議,退休後仍要持續投資,
只是風險屬性、報酬期待都要調降,
以能夠創造穩定現金流的商品為核心配置。
第三個,則是「醫療迷思」。
被問到「對於退休後的醫療規劃,
我只要有全民健保和一般醫療險就夠了?」
全體同意者有 53.3%。
而且,年紀愈大者,愈同意此說,
60歲以上者有超過六成(61.6%)認同,
而40~49歲族群只有45.9%。
但事實卻是,健保可能不如你想像的保險。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資料「國民醫療保健支出」,
健保自民國 84年開辦以來,
自費比例不斷上升,85年約 26.4%、
折合每人每年平均自費額為 5694元。
但到了民國103年已上升至34.7%、
平均為1萬4780元。
健保財務破洞還在擴大,
因此老年醫療支出
不宜過度依賴健保。
而從調查看來,儘管多數人認同
「一般醫療險已足」的說法,
但其實不少民眾已透過保障型商品來分攤醫療風險,
例如健康醫療險、癌症險、類長看險與長照險等。
「不是有保就有賠、就賠得夠,
還是要懂得挑選 合適的保險商品!」
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祕書長鄭文逵提醒。
》》更多內容請參考最新一期雜誌
還看不夠>>更多遠見雜誌本期內容在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