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沒錢,容易被社會排擠?有些事別親自嘗試....「下流老人」沒有人想當!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2017-05-24 13:36
  • 更新:2017-06-20 15:45

 退休後沒錢,容易被社會排擠?有些事別親自嘗試....「下流老人」沒有人想當!

(圖/shutterstock)

 

文/滕淑芬

 

想退休!何時可以退休?

想退休與何時可以退休,

一直是許多人處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拉扯。

隨著台灣人口快速老化,

使得退休這個議題,三不五時就會被搬上檯面。

偏偏又碰到全球多年的景氣停滯,

退休金如何籌足、國家財政是否能夠支應給付,

立刻成為新挑戰,

導致喊了多年的台灣年金改革,

這回不再像是「狼來了」,而是步步進逼。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退休金不準備,小心淪為「下流老人」

又窮又孤獨.......

「不分族群、不分身分、所有人,

包含已領(年金)者,都會被改到!」

推動年金改革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

接受《遠見》訪問時,如此形容。

 

而如何讓退休金不變薄?

正是這本專刊的核心關懷。

首先,不論您是軍公教或勞保給付的受保人,

都必須了解,退休不可能單靠政府。因為

政府可能破產或修改現有的退休保障制度,

甚至推翻信賴原則,屆時將無人可靠。

 

不少經濟學家早已警示,

全球經濟將進入冰凍停滯期,

未來一代想好好退休,必須及早準備。

即使現在是收入不錯的中產階級,

若老後生了一場需要高額醫療費的大病,

也可能淪為又窮又孤獨的「下流老人」。

 

 

調查 退休規劃

1.滿意度 2.足夠度 3.信心度 都不及格!

至於退休準備,該從何時開始?

如何盤點手中資產是否足夠?

《遠見》與「中國信託」合作,

進行全台第一份家庭樂活享退指數調查,

訪問全台六都和新竹市等都會區 40歲以上民眾,

區分「已退休」與「未退休」兩大族群,

成功完成 2270人的問卷,

由於這七個都會區涵蓋全台七成人口,十分具代表性。

 

受訪者從滿意度、足夠度和信心度等構面,

自評分數從 0~10分,結果發現,

國人的退休規劃滿意度平均為 5.34分,

準備足夠度 5分,過理想退休生活的信心度為 5.3分,

三大項目完全不及格。

 

 

專家說:

以後大家都要工作到 75歲!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專刊也從專家觀點,建議不同職業的上班族,

如何盤點手中老本,

包括現金流、醫療險、資產投資的合理布局等。

「在已開發國家,新社會的主導因素是老年人口迅速成長,

年輕人口迅速萎縮,……

政客們仍然承諾要挽救現有的退休金制度,

但政客和他們的選民都非常清楚,

只要健康許可,以後大家都必須工作到 75歲左右。」

出自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

2002年的著作《下一個社會》的這段話,

像不像形容台灣的現況?

《遠見》此次採訪澳洲籍金融思想家

達斯(Satyajit Das),也持同樣觀點。

晚退休時代來了!不管你現在幾歲,

最好快點進入你的退休進行式,啟動準備。

 

》》更多內容請參考最新一期雜誌

《遠見 趨勢特刊/預見2017未來大趨勢》

 

還看不夠>>更多遠見雜誌本期內容在此

 

本文由遠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Vickie)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始終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 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 透過嚴謹專業精神和流暢生動的文字, 致力於普及國際知識,提升進取的世界觀。

《遠見》雜誌始終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 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 透過嚴謹專業精神和流暢生動的文字, 致力於普及國際知識,提升進取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