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台股大盤漲跌往往是由外資買賣超決定,
內資力量趨於弱化。
不過,每年到了外資要過耶誕節的 12 月,
內資就趁機抬頭,主導集團股年終作帳行情,
想搭順風車該注意什麼?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國喬 (1312):產品利差擴大
今年獲利超越去年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在今年上半年落底反彈
跟油價走勢高度連動的塑化景氣也明顯改善
塑化股營運紛紛脫離谷底,波段漲幅可觀
在台塑集團所屬的一線塑化股大漲拉開比價空間之後
二線塑化股近期也落後補漲
其中國喬可以特別留意
國喬生產的苯乙烯(SM)為石化業重要的中間原料
用以生產 ABS 塑膠、PS 塑膠、
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等
近期國際油價壓回,乙烯、丁二烯等原料
因供應面趨於寬鬆報價下跌
SM、ABS、PS 報價卻大漲,使得國喬利差擴大。
國喬今年前 3 季稅後每股盈餘(EPS)1.63 元
已超越去年全年,法人持續看好第 4 季獲利
預估 2016 年稅後 EPS 超過 2 元
但截至 11 月 24 日收盤,股價漲幅、本益比相對較低,
可望向上比價。
華新 (2492):今年獲利大躍進
受惠不鏽鋼及銅價上漲
「焦師父」焦家經營的華新
主要生產不鏽鋼材及銅纜線,
經過近 5 年的體質調整及改造後,
不再追求以量為優先,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加強布局行銷通路, 成果已逐漸展現,
除了以中國為布局重心,
本業版圖也從台灣擴展至印尼、馬來西亞與美國,
並跨足兩岸商辦及住宅的興建與銷售或租賃。
華新所屬的鋼鐵產業已低迷多年,
今年在中國政府強打「供給側結構改革」之下,
嚴重供過於求的情況已大幅改善,
近期報價明顯回升,本業營運轉機浮現
今年前3季營收僅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
但受惠於銅及鎳等國際行情從低檔反彈回升
享有低價庫存利益,使得營業利益增加
截至 11 月 24 日, 華新股價收盤為 13.30 元
與 18.57 元的每股淨值仍有相當大的距離
兩者可望進一步拉近。
中鴻 (2014):今年浴火重生
擺脫連年大虧損
中鋼(2002)集團旗下鋼鐵廠中鴻
今年浴火重生
隨著國際燃煤、鐵礦砂價格大漲
成本推升效應帶動鋼價走高
中鴻受惠於低價原料庫存及產品漲價
前 3 季稅後 EPS 高達 1.05 元
擺脫連年大虧的夢魘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及消費國
其鋼材報價向來是先行指標
雖然中國鋼價近期開始下修,但仍高於台灣
而台灣鋼鐵龍頭中鋼已明確釋出
2017 年第 1 季國內鋼價將走高的訊息
法人因此預估中鴻營運榮景
將延續到明年第1季
萬海 (2615):營運遠優於同業
貨櫃海運苦盡甘來
象徵散裝航運(運輸鋼鐵、燃煤等原物料)景氣
的波羅的海綜合指數 (BDI) 近期大漲
挑戰去年8月中旬創下的前波高點 1222 點
不僅帶動散裝航運公司股價大漲
貨櫃海運業股價也受到激勵
業者指出,韓國重要貨櫃海運業者韓進宣告破產之後
市場供需改善, 貨櫃海運報價隨即大漲
使得今年第 4 季營運大幅優於預期
而萬海(2615)的營運績效
更遠優於國內外同業
過去幾年,萬海都維持相對穩健的獲利
今年前 3 季,國內外許多同業陷入巨額虧損
但萬海本業仍維持獲利
且近期營運已從谷底翻揚
其競爭優勢明顯
時時關注趨勢,錢財自然滾滾來!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4 月號第115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