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保險公司不倒不該是天條
年初朝陽人壽無預警遭金管會接管
10 月底標售,結果以流標收場
有人說是因為朝陽人壽的「嫁妝」不夠看
但反正主管機關會再接再厲進行第二次標售
或許這是「台灣保險公司不會倒」的神話由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問題保險公司一再重演
幾年來,問題保險公司紛紛被接管
從國華開始,國寶、幸福人壽,到現在的朝陽人壽
還記得 2014 年金管會於 8 月宣布
接管國寶、幸福兩家人壽保險公司時
主管機關曾經提出一個願景
希望那是使用公帑接管的最後一次
只是沒想到這會是一場連續劇
很多人問,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一再發生?
講白一點,就是公司亂搞。但為什麼公司敢亂搞?
因為就算出了什麼事,也不會面臨太嚴重的後果
從每次保險公司出大紕漏都是賠錢了事來看
「後果」確實不太讓人感到恐懼
這筆龐大的錢是從哪裡來?答案是安定基金給付
那麼安定基金的錢誰給的,是你、我繳付的保費來的
因為按照法規的規範,保戶繳交保費的同時
必須提撥 0.1% 的金額至安定基金
保險公司不能倒?
業者、消費者、政府三輸
這樣大家應該清楚,保險公司出問題
出手救它們的可不是別人,正是我們每一個曾繳交保費的保戶
只是因為這筆進到安定基金的
錢是跟隨保費繳出,所以一般人根本無痛無感
大家一致認為,台灣保險公司不會倒、不能倒
試問有哪條法律白紙黑字這樣明定?
相對存款戶的存款保險保障上限為 300 萬元
為什麼保險公司要被無限上綱地保護
讓「不會倒」成為大家心中的天條?
而且為什麼安定基金的錢要被挪用至問題保險公司呢?
嚴格來說,這怪象是業者、消費者與政府共同打造而來的
由於過往主管機關對不良保險公司的處理經驗
讓保險業者老神在在,認為就算惡搞、亂搞
也不會有什麼大不了的懲處;
來到消費者端,消費者只願買「俗又大碗」的保單
因為心中認為保險公司不會倒,出了問題
一定會有相關單位出面善後;至於政府則以安定基金當護身符
盤算著有事搬出安定基金就能安定一切
未及時糾正小問題
變成大麻煩後由全民買單
其實保險公司高層恣意挪用資金他用
進而導致公司財務出現大黑洞
這絕對不是三兩天可形塑的
主管機關有權力在見到保險公司財務結構出現「小」問題時
就及時提出糾正,但該管不管、或者說管不動
小問題當然會演變成大麻煩,最後只好由全民買單,以安定基金搞定
所以台灣保險公司不會倒這件事,真的應該要打破
否則投資人也可以要求政府介入股市,讓股市只漲不跌
買股票一定賺錢啊!何以投資要自負盈虧,買保險卻完全不用承擔風險呢?
正是這種扭曲的狀況,才讓意圖不良善的保險公司有上下其手的機會
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推出預定利率高一點的產品
保戶會不管三七二十一馬上搶進,這反應的正是人的自私自利心態
因此,如果能換個態度面對,讓該倒的保險公司倒閉
讓消費者知道保險公司確實會倒,或者訂定出被接管的保險公司
保單不再全額理賠,這樣一來,相信所有人都會謹慎因應
保險公司不是不會倒
千萬別有這種錯誤的觀念!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4 月號第 115 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CMoney推出免費APP
> 【保險對夠好】
我們從保戶的立場成立保險資訊媒合平台,
希望幫助消費者保險買對不買貴,
也讓專業的業務員有機會服務更多消費者!
立刻掃描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