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Ryan
雖然政府每個月都給予弱勢族群社會救濟,
但對很多低收入戶來講,
那只能維持家中生計,無法存錢,
以致死後無法好好安葬...
因此,立委張麗善提案增訂
《殯葬管理條例第 21條之 1》,
要求內政部訂定「艱苦人條款」,
希望未來能透過中央政府編列預算支應,
讓死者能安心走完最後一程。
繼續看下去…
雲林夜市小販 向立院陳情修法
讓弱勢家庭 死後有安身之地
雲林夜市攤販自主成立雲林夜市慈愛會,
6年來長期透過募款,
每年幫助 21人下葬,
受助的人大多為獨居老人與外配家庭,
曾在 2014年向立法院陳情遊說
修改《殯葬管理條例》
要求政府訂定「艱苦人條款」,
讓中央補助低收入戶者塔位與火化費用,
希望至少能減少一半費用的負擔。
在上一屆立法院會期,
已經將此條例進入一讀,
但最終沒有結果,
因此,近期雲林夜市再次向立法院陳情,
希望能盡早完成立法,
不要讓弱勢家庭「死無葬身之地」。
全台33萬人 生前有社會救濟
死後 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張麗善在記者會中表示,
全台列冊低收入戶約有 14萬戶,
共有 33萬人需要政府在生活等各層面給予幫助,
雖然政府都有給予弱勢社會救濟,
但身後事卻不常被關注,
容易讓弱勢族群為「錢」煩惱。
目前遺體火化約 6千,
骨灰存放最便宜 也要 1萬5,
若非屬當地縣市籍人士,
或跨縣市處理,費用更高達 2倍以上,
這價格對於弱勢族群,
恐是難以負荷的一筆開銷。
各地方政府 有喪葬補助
但因財政不均 導致標準不一
儘管現在有《社會救濟法》,
訂有喪葬補助規定,
由中央政府交由地方政府補助
低收入戶的身後事,
但各地方政府的財政不均,
導致標準也不一。
有的是「全免」,
有的是「一半價格」,
有的則是部分補助,
甚至有些縣市沒有公立火化場。
因此,張麗善認為,
中央政府應立法統一補助,
讓低收入戶族群「免費」使用
公有的火化、納骨塔等設施。
內政部:若改由中央編列預算
需進一步估算
對此,內政部民政司專委劉立方表示,
目前殯葬設施的使用及預算編列
是地方政府自治權責,
內政部在修法前會先了解哪些地方政府
在弱勢補助方面上有漏洞,
並積極協助;
未來若預算要改由中央編列,
也需要近一步估算。
每個人死後,
都希望有個安穩的地方能住,
但卻有少部分的人,
因為經濟的關係,
而造成「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希望政府能關注到弱勢死後的權益,
盼能盡快三讀通過此條例,
讓弱勢族群在死後,
能安心走完 他們的最後一程。
本文為CMoney官方編輯整理新聞撰寫
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